目 录 1
序言 1
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
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
一俄国帝国主义的特点 1
二俄国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 3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 4
四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取 6
得胜利的理论 6
第二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7
一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政局 7
束 12
二革命的发展——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 12
三武装起义方针的制定 15
四武装起义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 17
立 17
第三节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19
一 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 19
措施 19
二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22
三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25
的斗争 25
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27
五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 30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其影响 32
第一节战后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 32
第二章战后初期的世界革命运动和共产国际 32
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革命运动的高 33
涨及其特点 33
第二节德国十一月革命 35
一十一月革命前的社会经济状况 35
二十一月革命的进程 37
三德国共产党的成立 39
四 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40
五十一月革命的性质和经验教训 42
第三节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43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 43
二匈牙利共产党的建立 45
三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46
四苏维埃共和国的失败 48
第四节意大利革命运动的高涨和法西斯专政 50
的建立 50
一战后的经济与政治 50
二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51
第五节共产国际 55
一共产国际的建立 55
二第一次代表大会 56
三第二次代表大会 57
四第三次和第四次代表大会 58
五第五次和第六次代表大会 59
六第七次代表大会 61
争 63
七共产国际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斗 63
第三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6
第一节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66
一战胜国对战后“新秩序”的设想 66
二巴黎和会 68
三赔款问题 73
四道威斯计划 74
五洛迦诺公约 76
六杨格计划 77
七国联的裁军活动和非战公约的签订 78
第二节华盛顿会议 80
一 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 80
争夺 80
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决议 82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86
第四章二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88
第一节德国经济的复兴 88
一魏玛共和国的成立 88
二德国经济的复兴 90
三德国共产党的斗争 95
第二章英国和法国 100
一英帝国的衰落 100
二相对稳定的法国 105
第三节美国 109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 109
二对外政策 111
一短暂“稳定” 112
第四节日本 112
二危机四伏 114
三法西斯的兴起 118
四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120
第五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4
第一节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苏联的建立 124
一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的政治经济状 124
况 124
二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125
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129
四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 134
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论战 135
第二节苏联的社会主义济经建设 135
二工业化方针的确立和实施 138
三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立和实行 141
四苏联的对外政策 144
第三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147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147
二一九三六年宪法 149
三30年代的肃反运动 150
四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53
五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155
第六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民族解放运动 157
第一节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57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57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160
三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历史地位的变化 162
第二节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164
一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164
二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166
三朝鲜“三·一”起义和人民抗日武 171
装日斗争 171
四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76
第三节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182
一埃及独立运动 182
二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185
三 巴西圣保罗起义和普列斯特斯长征 188
四 尼加拉瓜人民的抗美游击战争 191
五古巴人民的反帝斗争 194
六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95
第七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两个战争 199
策源地的形成 199
第一节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199
一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和根源 199
二经济危机的后果和影响 202
第二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202
一新政的背景 202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 206
三新政的评价 209
第三节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10
一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210
二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14
三对内对外的政策 216
第四节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18
一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 218
二法西斯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220
三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 225
四纳粹的反犹活动 228
五战争经济体制的建立 229
六进军莱茵区 231
七希特勒的对外扩张战略 232
第五节英国和法国 234
一英国“国民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234
二法国“人民阵线”运动 237
一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45
第八章局部战争和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245
第一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245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47
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248
四英美的限制、纵容政策 250
第二节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武装斗争 252
一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252
二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战争 254
三英法美的“半制裁”政策 256
第三节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和法西斯 257
“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257
一人民阵线政府的建立 257
二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 259
三国际纵队 261
四 民族革命战争的失败 262
五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和美国 263
的《中立法》 263
六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264
第四节德国吞并奥地利 266
一德国吞并奥地利的尝试 266
二英国推行绥靖政策 267
三德国吞并奥地利 269
第五节慕尼黑阴谋 271
一所谓苏台德问题 271
二贝希特斯加登和戈德斯堡会谈 272
三慕尼黑协定 274
四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276
五英法联盟 277
第六节 英法苏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 279
签订 279
一德国加紧准备进攻波兰 279
二英、法、苏谈判 280
三英、德秘密谈判 283
四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84
第九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287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阶段 287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87
二德国进攻波兰 290
三奇怪的战争 293
四东方战线 294
五德国进攻北欧和西欧 297
六希特勒“海狮计划”的破产 300
七德意入侵巴尔干 301
八德意侵略东非和北非 302
九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与苏、 303
日中立条约 303
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新阶段 304
一苏德战争的爆发 304
二苏军初期失利原因 305
三莫斯科保卫战 306
四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307
五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309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 311
一斯大林格勒战役 311
二库尔斯克战役 313
三中途岛战役 315
四 阿拉曼战役与盟军在北非登陆 317
五欧洲人民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319
六意大利投降 322
七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324
第四节德国法西斯的崩溃 327
一 苏军大反攻 327
二第二战场的开辟 330
三 阿登战役 332
四雅尔塔会议 334
五德国法西斯的崩溃 336
六波茨坦会议 337
第五节 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339
一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全面反攻 339
二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 342
地位和作用 342
三亚洲人民的抗日斗争 345
四 苏联参加对日宣战 346
五 日本无条件投降 348
六联合国 351
七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354
一美国经济、军事力量的膨胀 357
第一节美国的冷战策 357
第十章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357
二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 361
三 美国冷战政策的出笼 362
四杜鲁门主义 364
五 马歇尔计划和对外经济援助法 365
六第四点计划 366
第二节战后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367
一四国分区占领 367
二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368
三两个德国的出现 370
第三节 战后初期美国的对日政策 371
一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371
二 日本的民主改革 374
第四节美国与西欧联合 378
一战后初期的西欧 378
二美国的大西洋联盟政策 380
兰《布鲁塞尔条约》 381
四《北大西洋公约》 383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分化和解体 387
第一节战后初期的苏联 387
一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87
二苏联的社会政治生活 389
三苏联的东欧政策 391
第二节 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392
一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392
二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 396
三苏南关系的破裂 397
四 经互会与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400
第三节越南和朝鲜人民革命的胜利 402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 402
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403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404
一美国侵华政策的破产 404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05
三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406
四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406
第五节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407
一赫鲁晓夫上台与苏共二十大 407
二苏联与东欧各国矛盾的发展 409
三苏中关系的恶化 413
第十二章第三世界的兴起 417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兴起 417
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17
二民族主义和独立前后的社会经济特点 418
三 民族独立国家面临的基本任务 420
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421
一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421
二印度尼西亚独立 422
三菲律宾和缅甸的独立 424
四 中朝人民反对美国侵略 425
五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胜利 427
一万隆会议 428
第三节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 428
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429
第四节中东人民的反帝斗争 430
一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埃及争取 430
独立的斗争 430
二 巴勒斯坦问题和阿以冲突 432
三五次阿以战争和巴解组织的建立 433
四两伊战争 434
五伊斯兰复兴运动 436
第五节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建立和发展 437
一联盟的建立 437
二联盟的发展 438
三东盟成立的作用和意义 439
第六节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441
一战后非洲的独立高潮 441
二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 442
三南部非洲问题 443
四 非洲局势的动荡及其根源 445
第七节拉丁美洲的反美斗争 446
一古巴革命的胜利 446
二 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448
三多美尼加的反美斗争 449
四智利的改革 451
五孔塔多拉集团的反霸斗争 452
一中美洲共同市场 454
第六节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运动 454
二安第斯条约组织的建立 455
三 巴西经济奇迹 456
四墨西哥经济的发展 457
第九节七十七国集团 459
一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459
二七十七国集团的纲领 459
三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461
第十节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462
一争取建立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背景 462
二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调整与发展 463
三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464
一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及产生 467
原因 467
第一节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467
第十三章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467
二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469
发展 469
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471
四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473
第二节美国 475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475
二科技革命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478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479
四对外经济扩张 481
五社会福利制度 483
六美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485
第三节 日本 490
一日本国民的危机意识 490
二制订符合国情的发展计划 492
三实行高速度的积累 494
四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497
五推行专业协作和经营管理现代化 499
六开拓国外市场 502
七推行教育改革培养人才 504
八 日本人民的革命斗争 505
第四节欧洲经济共同体 511
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511
二西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514
三西欧政治一体化 516
四 西欧的对外战略 517
五欧洲统一大市场 521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524
第一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525
一对传统理论观点的突破 525
二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531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模式 534
第二节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 537
改革 537
一苏联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537
二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538
三一九六五的年改革 543
四七十年代的改革 545
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547
第三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55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555
二十年改革的历程 556
三十年改革的伟大成就 560
第四节经互会的改革 562
一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563
二改革的内容 565
第十五章美苏争霸和世界各国的反霸斗争 570
第一节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570
一侵越战争的失败 570
二美国调整对外政策 573
三中美关系 576
一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对外战略 579
第二节 苏联的全球战略 579
二支持印度侵略巴基斯坦 580
三利用古巴武装干涉安哥拉 582
四支持雇佣军入侵扎伊尔 584
五支持越南侵占柬埔寨 585
六出兵占领阿富汗 587
第三节美苏军备竞赛 589
一美苏发展核武器 589
二美苏争夺欧洲 590
三美苏争夺海洋霸权 593
四美苏争夺太空军事优势 595
五军备竞赛对美苏经济的影响 597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599
第四节 中国人民的反霸斗争 599
二中日建交 602
三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604
第五节西欧、日本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的 607
加强 607
一西欧在国际关系中作用的加强 607
二日本国际地位的提高 608
第六节 第三世界国家的反霸斗争 611
一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反霸斗争 611
二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斗争 613
三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 616
四 拉丁美洲人民的反霸斗争 618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 622
第一节世界经济的发展 622
第十六章八十年代的世界经济与政治 622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627
三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斗争 628
第二节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631
一南北发展不平衡 631
二南南发展不平衡 633
三北北发展不平衡 635
四世界经济中的磨擦和斗争 636
五世界经济的调整 639
六地区经济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641
七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644
第三节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648
一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世界 648
二世界进入相对缓和阶段 649
三经济技术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重点 651
四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651
第十七章世界新技术革命 653
第一节现代科学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653
一原子能利用 653
二电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 655
三航空和空间科学技术 657
第二节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659
一新技术革命的历史背景 659
二新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 661
三新技术革命的特征 665
四新技术革命的影响 668
五各国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对策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