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政治经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长龙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1747296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

导论 新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1

第一节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

一、现代经济学科的分类 1

二、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2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4

第二节 新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

一、新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7

二、新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

三、新编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1

第三节 新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方法和意义 13

一、经济规律和新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13

二、新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5

三、学习新编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7

一、经济形态的规定性 19

第一节 经济形态的规定性及其划分标准 19

第一章 按生产力划分的经济形态及其发展阶段 19

第一篇 经济形态 19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构成因素的理论 20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划分经济形态标准的理论 23

第二节 农业经济时代 25

一、采集狩猎时代 25

二、农耕手工时代 26

第三节 工业经济时代 29

一、工业经济是资源经济 29

二、工业经济中的产业革命 30

三、科学技术和管理成为生产力的因素 32

第四节 知识经济时代 33

一、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局限和衰落 33

二、知识经济的提出 35

三、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36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涵义 39

一、什么是知识 39

第二章 知识经济的涵义、特点和影响 39

二、什么是知识经济 41

第二节 知识经济的特点 44

一、以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基础,经济发展持续化 44

二、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经济信息网络化 45

三、以服务产业为主要角色,产业知识化 46

四、以知识资本为主流,产值轻型化 46

五、以全球范围为着眼点,世界经济一体化 47

六、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细胞,决策和管理知识化 48

七、以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为基点,宏观调控体系创新化 49

八、以学习、教育为根本,人才素质高级化 50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影响 51

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51

二、社会制度的变化 52

三、社会主体和劳动结构的变化 53

四、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54

五、社会经济理论的变化 55

第二篇 经济形式 57

第三章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一个阶段 57

第一节 社会经济形式及其发展的阶段 57

一、社会经济形式的规定性 57

二、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阶段 58

第二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58

一、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后期 63

二、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65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67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68

一、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68

二、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 70

第四节 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形式 72

一、商场经济的概念 72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功能和作用 76

一、商品的二因素 81

第四章 商品经济的起始范畴--商品和货币 81

第一节 商品 81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83

三、商品的价值量 84

四、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87

第二节 货币 88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88

二、货币的职能 92

三、货币形式的发展 94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96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96

二、商品拜物教 98

第三篇 经济制度 100

第五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100

第一节 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 100

一、原始社会的经济制度 100

二、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 102

三、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 104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本质和基本矛盾 106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106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108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111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12

一、自由资本主义 112

二、垄断资本主义 114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17

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 120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121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121

二、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 122

三、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4

一、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 1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和本质 127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2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32

一、经济体制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132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 13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6

第四篇 纵向经济运行 138

第一节 生产要素 138

一、资本 138

二、生产资料 142

三、劳动力 143

四、科学技术 144

五、现代化管理 145

第二节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146

一、价值形成过程 146

二、价值增值过程 147

第三节 价值增值的方法 149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49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50

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价值增值 152

第八章 流通过程 154

第一节 商品流通 154

一、商品流通与商品交换 154

二、商品流通与商品生产 155

三、商品流通的内容和作用 155

四、商品流通过程 156

第二节 货币流通 157

一、货币流通的特点 157

二、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158

三、货币流通规律 160

一、资本的循环 165

第三节 资本流通 165

二、资本的周转 168

第九章 分配过程 171

第一节 工资 171

一、工资的本质 171

二、工资的形式 172

三、工资的变动趋势 173

第二节 利润 175

一、收入、成本和利润 175

二、利润率平均化趋势 177

三、生产价格 178

第三节 利息 179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 179

二、利息率 180

三、信用制度的发展 181

一、地租的产生 183

第七章 生产过程 183

第四节 地租 183

二、地租的形式 184

三、土地价格 185

第十章 消费过程 187

第一节 消费和需求 187

一、生产和消费的一般关系 187

二、消费和收入的关系 188

三、需求的一般原理 192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和消费政策 195

一、消费者行为 195

二、消费政策 198

第五篇 横向经济运行 200

第十一章 微观经济运行的基础--企业 200

第一节 企业的性质、地位和活力 200

一、企业的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00

二、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202

三、企业的素质和活力 204

第二节 企业经营的目的和机制 206

一、企业经营的目的 206

二、企业经营机制 210

第三节 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212

一、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212

二、股分制企业 213

三、企业集团 215

四、跨国公司 217

第十二章 经济运行的市场基础 219

第一节 市场 219

一、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219

二、市场的概念 220

三、市场的类型 222

一、市场体系及其属性 224

第二节 市场体系的概念 224

二、市场机制及其因素 225

三、市场构成及其因素 226

第三节 市场体系的系统和作用 228

一、市场体系的系统 228

二、市场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229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模式和原则 232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232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运行 232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 235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原则 237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目标和主体 238

一、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数量界限 238

二、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 240

三、宏观经济调控主体 242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体系、政策和手段 244

一、经济手段 244

二、计划手段 246

三、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247

四、国家创新体系 248

第十四章 国家经济的运行 250

第一节 经济生活国际化 250

一、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250

二、国际经济关系 252

三、各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254

第二节 经济生活国际化的理论依据 256

一、国际分工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56

二、比较利益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动力 257

三、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258

四、国际价值规律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基本规律 260

第三节 现代世界经济的运行 261

一、国际商品生产 261

二、国际商品流通 263

三、国际货币流通 264

第六篇 经济发展 267

第十五章 社会再生产 267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的内容及其扩大的源泉 267

一、社会再生产的含义和分类 267

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69

三、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 271

第二节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 272

一、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出发点和核心 272

二、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274

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277

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 282

第一节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282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282

二、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 282

三、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 285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88

第二节 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288

二、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290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周期性 294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294

二、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295

三、经济周期预测 296

四、新经济周期理论 298

第十七章 经济结构 300

第一节 经济结构及其分类 300

一、经济结构的含义 300

二、产业结构及其分类 301

第二节 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 305

一、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305

二、国民经济其他结构的变化 307

第三节 经济结构的调整 310

一、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 310

二、产业政策 312

第十八章 经济发展战略 316

第一节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及依据 316

一、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316

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317

第二节 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特点 319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319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321

第三节 经济发展战略的分类 322

一、按战略目标的选择分类 322

二、按战略格局分类 325

三、按与世界经济的关联状况分类 326

四、按投资方式分类 327

第四节 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327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327

二、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