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教育生理学概述 1
一、研究对象与学科意义 1
(一)研究对象 1
(二)学科意义 2
二、学科发展历史与现实 3
(一)历史的回眸 3
(二)现实的审视 4
三、学科基础与学习方法 6
(一)学科基础 6
(二)学习方法 7
第一章 生命演进及其特征 12
一、生命演进及其教育 12
(一)生命的起源 12
(二)人类的演进 15
二、生命特征及其教育 21
(一)生命的整体性及教育 21
(二)生命的层次性及教育 23
(三)生命的代谢性及教育 25
(四)生命的生长性及教育 26
(五)生命的反应性及教育 28
(六)生命的适应性及教育 30
第二章 人类高级神经机能 35
一、神经系统的机能 35
(一)神经系统的演化 35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40
二、人类的言语机能 49
(一)信号系统 49
(二)言语机能区 51
三、信息存储及其教育 52
(一)信息存储 52
(二)记忆类型 54
(三)记忆障碍 56
四、情绪机制及其教育 58
(一)边缘系统与情绪 58
(二)下丘脑情绪机能 59
(三)激素与情绪及应 59
(四)情绪生理的教育 60
第三章 群体生理与教学 66
一、条件反射与教育 66
(一)入学的生理根据 66
(二)非条件反射现象 69
(三)条件反射 70
二、视听传导与教育 74
(一)视觉传导与教育 74
(二)听觉传导与教育 79
三、半脑机能与教育 85
(一)机能分工与优势 85
(二)机能重塑与全脑教育 87
四、生理周期与教育 89
(一)日生理周期与教育 89
(二)月生理周期与教育 91
五、性的发育与教育 93
(一)男女的性发育 93
(二)性认识的发展 98
(三)各国性教育 102
六、睡眠现象与教育 110
(一)睡眠机理 110
(二)睡眠意义 112
(三)做梦现象 114
第四章 个体生理与教学 124
一、冲动传导速度与特征 124
(一)神经冲动传导速度 124
(二)神经冲动传递特征 125
二、神经活动类型与学习 126
(一)神经类型与分层施教 126
(二)脑电波与学习训练 128
三、神经调节方式与学习 130
(一)返回连接与反馈 130
(二)神经元间的连接 133
四、性别生理与因性施教 134
(一)青春期交叉与教育 134
(二)身心的差异与教育 135
第五章 教育与教学卫生 143
一、教与学的卫生 143
(一)教师讲课卫生 143
(二)学生用脑卫生 146
二、教学活动卫生 150
(一)阅读卫生 150
(二)书画卫生 151
(三)唱歌卫生 152
(四)体育卫生 153
三、教育制度卫生 155
(一)学日制度卫生 155
(二)学周制度卫生 161
(三)学年制度卫生 161
(四)考试卫生 163
第六章 胎儿期发育及胎教 169
一、性细胞与受精卵形成 169
(一)性细胞的形成 169
(二)受精卵的发育 172
(三)胎儿的发育 172
二、性状稳定与性别决定 174
(一)性状的稳定 174
(二)性别的决定 175
三、优生与胎教的原理 176
(一)优生的原理 176
(二)优生指导 178
(三)胎教方法 179
第七章 婴幼期生理与教养 183
一、生理机能的发展 183
(一)一般生理的发展 183
(二)神经生理发展 184
(三)脑机能的发展 187
二、影响发展的因素 190
(一)遗传与内分泌 190
(二)环境与教育影响 196
三、儿童发展的特殊性 199
(一)整体增高现象 199
(二)智力早熟现象 200
(三)性早熟现象 201
第八章 青春期生理与教育 206
一、生理机能的发展 206
(一)一般生理的发展 206
(二)神经生理的发展 208
(三)第二性征发展 209
二、性心理的发展 212
(一)青春期恋爱 212
(二)青春期性教育 215
三、青春期异常现象 218
(一)性尝试行为 218
(二)性角色混乱 220
(三)性心理变态 222
第九章 成人期生理与指导 226
一、成人之食与性 226
(一)成人之食 226
(二)成人之性 230
二、更年期生理 235
(一)女性更年期 236
(二)男性更年期 236
三、衰老与死亡 237
(一)衰老及其启示 237
(二)寿命及其因素 245
(三)死亡及其意义 246
结语 教育走向生命真善 253
一、生命的愉悦性 253
(一)愉悦性特征 253
(二)幸福教育 254
二、生命的统一性 256
(一)统一性特征 256
(二)全人教育 257
参考文献 266
后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