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论 1
二 “诗言志” 9
三 “吟咏情性” 15
四 作用 23
五 “诗史” 35
六感动人心 44
七艺术性 57
八真 63
九 “诗中有人” 72
十 “诗有别材” 80
十一诗与理 86
十二妙悟 100
十三“戒俗” 110
十四诗与文、词、画 121
目 录 131
(一)本体论 1— 131
一总论 132
二发展 138
三诗与时代 147
四变 156
五必有所承 164
六学之弊 170
七善学 177
八 “取法乎上” 187
九慎始习 196
十 “转益多师” 205
十一 “夺胎换骨” 213
十二恶剽窃 225
十三忌摹袭 232
十四忌雷同 243
十五贵新 248
十六贵创 258
(二)通变论 132— 268
一总论 269
二诗与人 275
三胸襟 286
四修养 293
五才 301
六学 312
七识 319
八应谦虚 325
九应认真 334
十“穷而后工” 342
十一自成一家 352
(三)作家论 269— 358
一总论 359
二 “须有为而作” 368
三 “以意为主” 376
四构思 386
五兴会 393
六法 404
七篇法 413
八起结 424
九炼句 433
十用字 442
十一 “以一字计工拙” 457
十二押韵 466
十三声律 475
十四对仗 487
十五赋比兴 494
十六用事 505
十七用俗语 522
十八 “苦吟” 529
十九锤炼 536
(四)创作论 359— 546
一总论 547
二言情、写景 559
三叙事、议论 573
四写物、咏物 581
五咏古、游览 595
六古体 608
七律诗 622
八绝句 634
九乐府 645
十杂体 657
十一 长篇 666
十二和诗 673
十三题目 680
(五)题材体裁论 547— 688
一总论 689
二风格与时代 701
三风格与人 710
四格调 719
五神 730
六韵 740
七气 750
八味、趣 759
九含蓄 769
十自然 783
十一清、淡 796
十二奇 809
十三丽 820
十四温柔敦厚 828
十五其他 836
十六唐、宋诗之别 849
十七诗派 864
十八各有所长 877
十九戒偏 886
二十风格须多样 899
(六)风格论 689— 907
一总论 908
二 “诗有定价” 915
三各有所见 921
四应平允 930
五忌刻凿 939
六要全面 952
七识其大者 962
八不能强分优劣 971
九知人论世 982
十以意逆志 988
十一 “亲历方知妙” 995
十二多少、繁简 1002
十三诗病 1014
十四知音难得 1024
十五评与作 1031
十六诗话论 1037
(七)批评鉴赏论 908— 1054
附录书目索引 1055— 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