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自序 1
第一篇 经济效益的理论分析 1
第一章经济指导思想与经济效益 1
第一节 决定经济指导思想的因素 1
第二节 经济指导思想的转变 3
第三节 经济指导思想转变的根源 11
第二章经济原则与经济效益 14
第一节 关于经济效益的偏见 14
第二节 经济核算、经济原则与经济效益 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含义 22
第四节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果的同异 31
第三章经济效益一般 35
第一节 价值一般与经济效益一般 36
第二节 生产费用与效用及投入与产出 41
第三节 一般和特殊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 45
第四章生产和流通的统一与经济效益 47
第一节 生产过程与经济效益 48
第二节 流通过程与经济效益 58
第五章经济效益的系统分祈 67
第一节 经济效益的整体性 67
第二节 经济效益的层次性 71
第三节 经济效益的结构与功能 74
第四节 经济效益系统的反馈与调节 78
第六章经济效益的现象与本质 82
第一节 经济效益的现象与本质 82
第二节 社会经济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矛盾 87
第一节 经济效益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关系 94
第七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与经济效益 94
第二节质与量 98
第三节 内容与形式 100
第四节 目的与手段 103
第八章商品的二重性与经济效益 110
第一节 商品与经济效益 110
第二节 发展商品经济与提高经济效益 112
第三节 商品价值与经济效益 118
第四节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经济效益 124
第九章价值规律与经济效益 134
第一节 价值规律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34
第二节 价值规律与企业经济效益 137
第三节 价值规律与社会经济效益 145
第一节 成本与经济效益 152
第十章成本、价格与经济效益 152
第二节 价格与经济效益 158
第三节 成本与价格相互作用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167
第十一章所有制结构与经济效益 169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170
第二节 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 177
第十二章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效益 191
第一节 旧的经济体制与经济效益 191
第二节 商品经济环境与经济效益 195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效益 198
第四节价格改革与经济效益 204
第二篇 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210
第十三章企业经济效益 210
第一节 国家与企业经济效益 211
第二节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几个问题 217
第三节 企业素质与经济效益 228
第四节 企业要正确处理的四种关系 234
第十四章对天津市企业经济效益的调查和建议 238
第一节 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 238
第二节 企业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看法 240
第三节 建议 246
第十五章社会经济效益 253
第一节 社会经济效益的含义 253
第二节 社会总劳动与社会经济效益 257
第三节 经济决策与社会经济效益 262
第四节 衡量社会经济效益的指标 270
第五节 国民经济核算与社会经济效益 274
第一节 新时期与新问题 277
第十六章 宏观控制与社会经济效益 277
第二节 宏观控制及其目的 279
第三节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途径 285
第四节 实现有效控制的几个问题 294
第十七章社会系统与两种效益 298
第一节 社会系统的特点 298
第二节 经济与社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02
第三节 物质产品生产与社会效益 305
第四节 精神产品生产与社会效益 308
第十八章经济效益与总的社会效益 312
第一节 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 313
第二节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17
第三节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321
第四节 总的社会效益 325
第十九章提高经济效益的条件和措施 333
第一节提高经济效益的条件 333
第二节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335
第三节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341
第三篇 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与经济效益 349
第二十章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 349
第一节 防止追求过高的发展速度 350
第二节 防止经济长期的低速增长 353
第三节 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 358
第二十一章稳定发展与经济效益 362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原因 363
第二节 经济结构的调整 366
第三节 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 372
第二十二章协调发展与经济效益 376
第一节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377
第二节 协调发展与经济效益 383
第二十三章 “实践论”与经济效益 391
第一节 生产实践的目的 392
第二节 实现目的的手段 395
第三节 客体对实践的制约作用 402
附关于质量品种效益年的几点思考 406
第四篇 一个学术问题 422
第二十四章 经济效益问题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 422
第一节 经济效益问题与政治经济学 423
第二节 经济效益与价值规律 427
第三节 经济效益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430
第四节 经济效益与再生产理论 434
第五节结论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