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经官能症的基本常识 10
第一节 心理活动的基本知识 10
一、概述 10
二、大脑是心理活动核心 11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21
四、心理活动现象 24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神经官能症的认识 33
一、神经官能症的定义 33
二、神经官能症的诊断 34
三、神经官能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35
四、神经官能症的病因 36
五、神经官能症发病机理 36
六、神经官能症的主要发病机制 39
七、神经症发病的表现形式 44
一、历代医家对神经官能症的认识 48
第三节 祖国医学对神经官能症的认识 48
二、祖国医学关于神经官能症的病因认识 50
三、祖国医学关于神经官能症的病机认识 54
第二章 神经官能症的诊疗常识 61
第一节 癔症 61
一、发病率 62
二、病因 62
三、临床表现 63
四、诊断与分型 65
五、鉴别诊断 67
六、西医诊疗要点 68
七、中医诊疗要点 68
八、心理治疗 74
九、名医经验 76
十、典型病案 77
第二节 强迫症 79
二、病因 80
一、发病率 80
三、临床表现 81
四、诊断与分型 82
五、鉴别诊断 83
六、西医诊疗要点 84
七、中医诊疗要点 84
八、心理治疗 89
九、典型病案 90
第三节 恐怖症 92
一、发病率 93
二、病因 93
三、临床表现 94
四、诊断与分型 95
五、鉴别诊断 96
六、西医诊疗要点 96
七、中医诊疗要点 96
九、名医验案 100
八、心理治疗 100
十、典型病案 101
第四节 焦虑症 103
一、发病率 103
二、病因 104
三、临床表现 104
四、诊断与分型 106
五、鉴别诊断 107
六、西医诊疗要点 107
七、中医诊疗要点 108
八、心理治疗 113
九、典型病案 114
第五节 抑郁症 116
一、发病率 116
二、病因 116
三、临床表现 117
五、鉴别诊断 118
四、诊断与分型 118
六、西医诊疗要点 119
七、中医诊疗要点 120
八、心理治疗 124
九、名医验案 125
十、典型病案 126
第六节 疑病症 128
一、发病率 129
二、病因 129
三、临床表现 130
四、诊断与分型 131
五、鉴别诊断 131
六、西医诊疗要点 132
七、中医诊疗要点 132
八、心理治疗 134
九、典型病案 135
第七节 神经衰弱 137
一、发病率 138
二、病因 138
三、临床表现 140
四、诊断与分型 141
五、鉴别诊断 141
六、西医诊疗要点 142
七、中医诊疗要点 142
八、心理治疗 149
九、典型病案 150
第三章 神经官能症的调养与康复 152
第一节 一般调养 152
第二节 饮食调养 154
一、饮食调养原则 154
二、饮食汤谱 156
第三节 心理治疗 176
一、支持疗法 176
二、认知疗法 178
三、行为疗法 180
四、精神分析法 184
五、催眠与暗示疗法 185
六、森田疗法 186
第四节 其它调养方法 187
一、胰岛素低血糖疗法 187
二、气功及体能调养 188
三、情志相胜法 189
四、针灸治疗方法 190
第四章 神经官能症的预防 192
第一节 发病前的预防 192
第二节 发病后的预防 194
第五章 神经官能症常用药物精选 196
第一节 常用西药介绍 196
第二节 常用中成药介绍 204
第三节 常用中药介绍 216
第六章 常用神经官能症评定量表 229
第一节 概述 229
一、评定量表的其本要求 229
二、评定量表基本内容 230
三、评定量表的选择与应用 231
四、评定量表的注意事项 231
第二节 常用评定量表 232
一、一般健康问卷表 232
二、生活事件量表 234
三、症状自评量表 239
四、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244
五、抑郁自评量表 247
六、焦虑自评量表 250
七、恐怖自评量表 252
附录1:方剂索引 256
附录2:主要参考书目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