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艺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A.C布尔恰可夫,H.K.格林科,A.B.柯瓦里丘科
  • 出 版 社: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
  • 页数:517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篇 煤田赋存的矿山地质条件、储量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开采阶段的概述 1

第一章 煤炭的工艺特征 14

第一节 煤炭的生成及其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 14

第二节 煤层赋存的主要矿山地质特征 15

第三节 苏联主要煤田的矿山地质条件 18

第二章 煤炭储量、煤炭开采损失及其规定和计算方法、矿井生产能力 21

第一节 煤炭储量及其分类 21

第二节 煤炭储量计算要求 22

第三节 储量计算参数及其依据 23

第四节 储量计算方法 25

第五节 井田储量和煤炭损失 28

第六节 平衡表内储量统计 30

第七节 煤炭开采损失统计 32

第八节 煤炭开采损失的规定及其经济评价 33

第九节 煤田地下资源保护和对地下资源利用的要求 36

第十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其服务年限 38

第三章 井田开采顺序 44

第一节 概述 44

第二节 井田 44

第三节 井田再划分 46

第四节 井田开采顺序和开采方向 50

第五节 煤层群开采顺序 54

第二篇 采煤方法 56

第一章 采煤方法分类 56

第一节 选择采煤方法的影响因素 56

第二节 采煤方法分类 59

第二章 前进式长壁采煤方法 60

第一节 前进式长壁采煤方法的实质 60

第二节 前进式采煤方法的基本要素 62

第三节 阶段(区段)-工作面前进式长壁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65

第四节 小阶段(小区段)前进式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70

第五节 前进式采煤方法的使用范围 74

第三章 后退式长壁采煤方法 76

第一节 后退式长壁采煤方法的实质 76

第二节 阶段-工作面后退式长壁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77

第三节 阶段(区段)划分为小阶段(小区段)时,后退式长壁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82

第四节 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89

第五节 水平煤层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97

第六节 后退式长壁采煤方法的使用范围 98

第四章 混合式采煤方法 100

第一节 混合式采煤方法的实质 100

第二节 阶段(盘区)内按下行(上行)顺序开采的混合式采煤方法 100

第三节 倾斜长壁混合式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100

第四节 混合式采煤方法的使用范围 103

第五章 短壁采煤方法 104

第一节 短壁采煤方法的实质 104

第二节 房式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106

第三节 房柱式采煤方法 110

第四节 巷柱式采煤方法 112

第五节 短壁采煤方法的使用范围 112

第六章 倾斜分层采煤方法 113

第一节 倾斜分层采煤方法的实质 113

第二节 倾斜分层顶板垮落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114

第三节 倾斜分层充填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118

第四节 倾斜分层采煤方法的使用范围 124

第七章 斜切分层采煤方法 125

第一节 斜切分层采煤方法的实质 125

第二节 斜切分层充填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125

第一节 水平分层采煤方法的实质 127

第八章 水平分层采煤方法 127

第二节 水平分层顶板垮落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128

第三节 水平分层充填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129

第四节 水平分层采煤方法的使用范围 133

第九章 强制放顶煤采煤方法 133

第一节 柔性假顶强制放顶煤采煤方法的实质 133

第二节 小阶段放顶煤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134

第三节 柔性假顶俯斜条带采煤方法的各种形式 136

第四节 强制放顶煤采煤方法的使用范围 140

第十章 无人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 141

第一节 无人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的实质 141

第二节 螺旋钻采煤方法 141

第三节 仰斜条带煤锯采煤方法 144

第四节 用采煤机或刨煤机的无人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 146

第五节 无人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的使用范围 148

第一节 采区走向长度的确定 149

第十一章 采煤方法主要参数的确定 149

第二节 按防火因素确定采区走向长度 151

第三节 回采工作面与准备工作面相互位置的确定 153

第四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 158

第三篇 煤层准备 162

第一章 准备方式分类 162

第一节 对准备方式的要求 162

第二节 准备方式基本要素 163

第三节 井田准备方式的分类 166

第二章 沿水平准备方式 167

第一节 沿水平准备方式的实质 167

第二节 单煤层沿水平准备系统 168

第三节 煤层群沿水平准备系统 169

第四节 沿水平准备方式的使用范围 169

第一节 盘区准备方式的实质 170

第三章 盘区准备方式 170

第二节 煤层群分层开采的盘区准备系统 171

第三节 煤层群联合开采的盘区准备系统 172

第四节 盘区准备方式的使用范围 173

第四章 阶段准备方式 174

第一节 阶段准备方式的实质 174

第二节 煤层群分层开采的阶段准备系统 175

第三节 煤层群联合开采的阶段准备系统 177

第四节 阶段准备方式的使用范围 180

第五章 准备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180

第一节 阶段(区段)倾斜长度和回采工作面有效长度的确定 180

第二节 盘区走向长度的确定 182

第三节 根据技术和经济因素确定工作面合理长度 186

第四节 中间石门间距的确定 191

第一节 影响选择开拓方式的因素 194

第一章 开拓方式分类 194

第四篇 井田开拓 194

第二节 主要开拓巷道和辅助开拓巷道 195

第三节 井田开拓方式分类 196

第二章 竖井开拓方式 197

第一节 竖井开拓方式的实质 197

第二节 竖井无辅助开拓巷道的开拓系统 197

第三节 竖井主要石门开拓系统 199

第四节 竖井多水平石门开拓系统 202

第五节 竖井阶段石门开拓系统 204

第六节 竖井斜石门(溜井)开拓系统 206

第七节 竖井主要(阶段)暗井开拓系统 207

第八节 竖井开拓方式的使用范围 211

第三章 斜井开拓方式 212

第一节 斜井无辅助开拓巷道的开拓系统 212

第二节 斜井有辅助开拓巷道的开拓系统 214

第三节 斜井开拓方式的使用范围 217

第四章 平峒开拓方式 218

第一节 平峒开拓方式的实质 218

第二节 平峒阶段石门、盲井及暗井开拓系统 219

第五章 综合开拓方式 222

第一节 井田综合开拓方式的实质 222

第二节 主斜井和副竖井的综合开拓系统 223

第三节 平峒、主斜井及副竖井和主要石门的综合开拓系统 225

第六章 井筒位置的选择 226

第一节 开拓单一煤层时主井位置的确定 226

第二节 开拓煤层群时主井位置的确定 227

第三节 矿山地质和技术因素对选择井筒位置的影响 230

第四节 井筒的相互位置 231

第一节 水平高度的确定 233

第七章 开拓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233

第二节 井田尺寸的确定 237

第三节 用方案法选择井田开拓系统 245

第八章 井底车场 248

第一节 井底车场型式 248

第二节 井底车场的巷道 254

第三节 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 257

第四节 井底车场的峒室 260

第五节 井底车场的工程量 263

第六节 井底车场巷道的保护 264

第七节 斜井的井底车场 266

第八节 水采矿井的井底车场 267

第九节 大型矿井井底车场的布置形式 269

第十节 井底车场型式的选择 278

第一节 矿井地面的生产系统 279

第九章 矿井地面 279

第二节 主井(箕斗井)的生产系统 282

第三节 副井(罐笼井)的生产系统 292

第四节 行政福利楼 302

第五节 地面运输、供水和排水 305

第六节 矿井地面总平面图 306

第五篇 煤田的特殊开采 312

第一章 近距煤层开采 312

第一节 概述 312

第二节 缓倾斜近距煤层开采 315

第三节 急倾斜近距煤层开采 317

第二章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开采 317

第一节 概述 317

第二节 冲击地压的实质和机理 318

第三节 冲击地压的预防 319

第三章 有煤和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开采 320

第一节 概述 320

第二节 超前开采解放层 320

第三节 揭开煤层时,煤和瓦斯突出的预防方法 329

第四节 井筒和石门揭开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329

第五节 预防突出的方法 333

第六节 未解放层中煤和瓦斯突出的区域性预防方法 334

第七节 煤和瓦斯突出的局部性预防方法 335

第八节 对有煤和瓦斯突出煤层的开采要求 338

第四章 地下水力采煤 340

第一节 概述 340

第二节 水采矿井煤层开拓和准备的特点 341

第三节 水力采煤方法 344

第四节 水力采煤工艺和水力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 360

第一章 矿井工艺系统的质量特征分类 362

第一节 对矿井工艺系统的要求 362

第六篇 矿井工艺系统 362

第二节 矿井工艺系统质量特征的分类 363

第二章 用系统分析法设计矿井工艺系统的原则 371

第一节 方法的基本原理 371

第二节 《矿井》系统的目标函数 372

第三节 《矿井》系统的约束 373

第四节 《矿井》系统中的子系统 373

第五节 《矿井》系统中子系统的联系 380

第六节 《矿井》系统的输出 383

第三章 采区准备和开采的工艺系统 386

第一节 制定工艺系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原理 386

第二节 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的连接点 388

第三节 缓倾斜和倾斜煤层的准备和开采工艺系统 393

第四节 急倾斜及次急倾斜煤层的准备和开采工艺系统 399

第五节 准备和开采工艺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 403

第一节 建设大型矿井的主要原则 404

第四章 大型矿井的工艺系统 404

第二节 顿巴斯大型矿井的工艺系统 406

第三节 卡拉干达和库兹涅茨矿区倾角小于35°缓倾斜厚煤层大型矿井工艺系统 410

第四节 库兹涅茨矿区急倾斜和次急倾斜煤层大型矿井工艺系统 416

第五章 井田中各级煤量构成的基本原则 420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定义 420

第二节 由各类矿井巷道构成各级煤量的过程 421

第三节 各级煤量的管理系统 425

第六章 矿井工艺系统的评价 428

第一节 概述 428

第二节 矿井工艺水平指标 429

第三节 开采集中化水平指标 430

第四节 开采强度水平指标 431

第五节 矿井结构系统和工艺系统可靠性的评价 432

第一节 概述 437

第七章 未来的地下采煤工艺系统 437

第二节 煤的地下气化 440

第三节 煤的地下氢化 445

第四节 钻孔水力采煤方法(CTд) 446

第八章 国外井田开拓和准备的特点 448

第一节 美国的煤层开拓和准备 448

第二节 英国的煤层开拓和准备 451

第三节 西德的煤层开拓和准备 454

第四节 法国的煤层开拓和准备 459

第五节 日本的煤层开拓和准备 461

第六节 波兰的煤层主要开拓系统 462

第七篇 矿田地下开采的特点 466

第一章 概述 466

第一节 基本概念,矿体形状的分类及其赋存条件 466

第二节 矿田特点及其对开采工艺和机械化的影响 470

第三节 矿石回收率指标 473

第二章 典型采矿方法 479

第一节 采矿方法的基本分类 479

第二节 全面采矿方法 480

第三节 分段崩矿采矿方法 482

第四节 崩矿留矿采矿方法 485

第五节 阶段崩落端头放矿采矿方法 488

第六节 水平分层全部充填采矿方法 492

第七节 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 495

第三章 矿田准备与开拓 497

第一节 水平准备方式及分类 497

第二节 矿田开拓方法分类 503

第三节 井筒型式和用途 505

第四节 矿田开拓系统 508

第五节 矿田开拓方法的选择 513

第六节 矿田的开采顺序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