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1
夏商周年代学的新希望 1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夏商周断代工程 7
孔子与《周易》 13
孔子与《春秋》 16
从金文看《周礼》 23
卿事寮、太史寮 28
古乐与文化史 35
河洛文化的性质 41
楚青铜器与楚文化 46
丰富多采的吴文化 59
第二编 68
邹平丁公陶文 68
新千大洋洲大墓的奇迹 71
甲骨文的同版异组现象 75
玺印的起源 78
周文王时期卜甲 82
鲁器帅鼎 88
秦国发祥地 93
镇江地区青铜器 97
晋侯苏编钟的时、地、人 101
晋侯邦父与杨姞 106
青铜剑的渊源 109
曾侯戈 113
春秋南方青铜器铭文的一个特点 116
邹城张庄砖文 122
宋国青铜器 125
?氏左戈小考 130
桃源三元村鼎 133
秦孝公、惠文王时期铭文 135
山东陶文的发现和著录 143
陈固陶区 148
包山楚简中的土地买卖 152
上海博物馆的两面铜镜 156
大乐贵富蟠螭规矩纹镜 162
伏兽草叶纹镜 166
《博局占》与规矩纹 169
《硕人》铭神兽镜 175
元代供养钱 181
第三编 185
殷墟卜辞的星 185
释郊 189
冶字的一种古义 195
伞 198
迺 201
第四编 204
理论、材料、眼界 204
从《文史》谈到考证 209
自学古文字 212
研究金文的基本功 218
古文字语辞 223
《战国秦汉文字汇编》拟议 229
加速整理出版出土古籍 235
古史研究的切实工作 238
先秦史辞条 241
关于加强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建议 246
边疆史地研究与古代文明 249
外文图书应当适合国外读者的需要 252
清华的人文传统和学术风格 257
国际汉学研讨会致辞 259
郭沫若先生对夏代的研究 262
第五编 262
回忆侯外庐先生 272
怀念谢刚主先生 277
陈直先生其人其事 280
王毓铨先生与钱币学 284
朱德熙先生对战国文字研究的贡献 288
纪念于豪亮先生 291
后记 299
补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