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什么是通用体系 1
1-1 通用化的理想 1
1-2 专用部件、专用体系 2
1-3 体系就是“整套” 2
1-4 通用体系的形象 3
第二章 通用体系的产生与现状 7
2-1 住宅部件的现状 7
2-2 民间规划的通用部件 9
2-3 成品窗框——通用部件之冠 12
2-4 从个体设计中产生的通用体系 13
2-5 从公寓式住宅标准设计中产生的KJ部件 13
2-6 公营住宅建筑体系的产生 15
2-7 轻钢结构的装配式住宅 19
2-8 CLASP体系 19
2-9 SCSD体系和SEF体系 22
2-10 由积极变为消极的公营住宅体系 24
2-11 阻碍质量提高的KJ厨房水池 25
2-12 设备组合件实用化的起因及通用化存在的障碍 27
2-13 通用化设备组合件的试制 29
2-14 BL部件的产生 31
2-15 内装修体系的开发 33
2-16 RIEF体系、GSK体系 34
2-17 KEP体系 35
2-18 SPH与NPS主体结构体系 40
2-19 SAR体系 44
2-20 GOD、BPS、NEBS体系 46
第三章 专用体系和通用体系 49
3-1 成品部件是通用部件,纯部件是专用部件 49
3-3 销售上的得失 50
3-2 成品部件合算还是定做部件合算 50
3-4 大规模的专用体系会排斥通用部件 52
3-产品生产是专用的,生产组织形式是通用的 52
3-6 专用体系中的通用化 53
3-7 有资助的体系与无资助的体系 54
3-8 将来的方向是通用还是专用 55
3-9 吸收现场劳力的通用部件以及材料费·人工费比值是常数的假定 56
第四章 子体系的构造和问题 58
4-1 形状上的归纳统一 58
4-2 板材化还是盒子化 59
4-3 BE板还是1/2BE板 60
4-4 有联合工会,盒子构件就发展 62
4-5 工作上的归纳统一 64
4-6 管道工程的几个问题 66
4-7 设备组合件是否是器具 68
4-8 形状的接缝是施工的接缝 69
4-9 责任范围问题 72
4-10 可以归纳成一个合同 73
4-11 按不同部位、不同工程的概算 74
4-12 不反映节省人力的旧概算方式 75
4-13 不反映工程管理合理化的旧概算方式 76
4-14 从设计到生产的一贯制 77
4-15 企业要有经营的积极性 77
4-16 成本降低而售价反映慢的建筑业 78
4-17 有形成母体的需求量 79
4-18 集中需求的手段 81
4-19 作为通用化母体的日本传统体系 82
第五章 多样化、互换性 84
5-1 根据使用年限的互换性 84
5-2 为改变目的或转变气氛的互换性 84
5-4 为改变式样的互换性 86
5-3 通用于多种建筑物的部件互换性 86
5-5 增加设计自由度的互换性 87
5-6 多种多样的部件可用于各式各样建筑物的互换性 88
5-7 互换性与标准 89
5-8 互换性的优点 89
5-9 为多样化的细分化 90
5-10 由细分化而形成的单一化 91
5-11 为避免单一化,分路部件是有效的 93
6-1 安装工作的独立 94
6-2 设备组合件的安装工作 94
第六章 连接工作 94
6-3 连接工作是后续工种的工作 96
6-4 可完成连接工作的工种应该是最后的工种 97
6-5 工序决定施工的接缝 97
6-6 踢脚板工程和顶棚线脚板工程 99
6-7 传统木结构的踢脚板和顶棚线脚板 100
6-8 硬部件在先,软部件在后 101
6-9 主动部件和被动部件 103
第七章 连接的形状 104
7-1 需要规定好连接形状的部分 104
7-2 楼板和框架的模数协调 105
7-3 墙体组合件的装修界限 107
7-4 盒子构件的尺寸控制 110
7-5 盒子构件的外装修 111
7-6 窗框与窗框板是墙体的一部分 112
7-7 框和框板是门窗的一部分 112
7-8 框板的厚度与高度 114
7-9 管子接头采取“切断状态”、“柔性”方式 115
第八章 为部件配置的尺寸控制 117
8-1 公称尺寸、制作尺寸、实际尺寸、制造误差、安装误差 117
8-2 指定范围的定位线和只指定位置的定位线 119
8-3 套盒时采用外包线定位 123
8-4 隔墙分割是采用中心线定位 123
8-5 中心线定位还是外包线定位 124
8-6 单线网格与外包线定位的共存 128
8-7 高度方向的尺寸控制 132
8-8 虽有法则但没有结论,虽然没有结论但有常规做法 135
第九章 模数协调的数列及其发展 136
9-1 模数协调的功能及被期望的作用 136
9-2 优选尺寸是成品尺寸 137
9-3 过去就有的数列(制造优选尺寸的工具) 138
9-4 近代的数列、勒纳尔(Renard) 140
9-5 从黄金模数发展到费勃纳西数列 144
9-6 五十年代的数列及优选尺寸的提案 146
9-7 模数数值的密度特性表(池田武邦) 156
9-8 圆的数值 158
9-9 Dφ集合体的设想 160
9-10 模数数表的编制方法 164
9-11 模数计算器及与各种提案的对比 165
9-12 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IS 171
10-1 整数倍的选择方法 172
第十章 数值的选择方法 172
10-2 费勃纳西数列选择方法 174
10-3 勒纳尔数列 175
10-4 分割与汇集 181
10-5 使数值协调的实例 182
10-6 以某数值为中心的模数数表编制方法 184
10-7 包括特定数值的模数数表编制方法 184
第十一章 建筑模数 186
11-1 基本模数 186
11-2 设计模数 186
11-3 关于普及的问题 187
11-4 关于长度与数值 188
11-5 建筑模数的总结 190
第十二章 订货方式及生产组织 192
12-1 订货方式的思路 192
12-2 型号订货 195
12-3 性能订货 196
12-4 代替方案订货 197
12-5 保证需求的订货方式 198
12-6 对分开订货的期望及其问题 199
12-8 建筑业者与部件制造厂家的力量关系 200
12-7 已采取分开订货的工程 200
12-9 设计者、建筑公司、施工管理者、子体系的作用 201
12-10 订货、生产、施工顺序的概要 203
12-11 统一订货、整套承包方式 205
12-12 指定分包、整套承包方式 205
12-13 分开订货、平行分开施工方式 206
12-14 分开订货、错开时间分开施工方式 207
第十三章 体系的评价和选择 208
13-1 体系的优劣 208
13-2 可与否的性能、优与劣的性能 209
13-3 三等级法 211
13-4 评价的数值化及重要程度的计算实例 212
13-5 从综合评价求出重要程度的分析例和利用例 215
13-6 性能/价格之比值是不能正确反映常识的指标 217
13-7 左上优先选择法 219
13-8 性能固定和价格固定 221
第十四章 开发子体系的步骤和评定 224
14-1 可行性的研究和成立的条件 224
14-2 条件等的假定 225
14-3 通过试制等进行研究和评价 228
14-4 价格假定的线索 229
14-5 性能假定的线索 231
14-6 决定边界条件的手法 232
14-7 接点处要准备分路 235
14-8 不要规定形状 236
14-9 不要规定材料 237
14-10 不要指定技术 238
14-11 参加试制的自由 239
14-12 打通可对消费者带来通用化利益的途径 241
第十五章 通往通用体系的途径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