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德厚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0101712
  • 页数:453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论治学亦即为人之道—— 1

读德厚《文学美学》有感(代序) 张松如 1

0绪论 〔1〕 3

0·1科学与读书 3

0·2我承认我无知——这是知识的动力 5

0·3建立新体系的原则——批判与猜想 6

0·4科学也要有个性风格 8

1·0方法论与理论体系 16

1文学美学的方法论 〔15〕 16

1·1文学美学的历史背景 21

1·1·1历史上不同哲学体系对美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22

1·1·2从两条脉络回顾美学思想史 23

1·1·2·1西方唯心主义美学观 24

1·1·2·2中国唯心主义美学观 37

1·1·2·3唯物主义美学观 42

1·1·3对以上回顾进行反思 46

1·2历史上相邻科学发展对美学的影响 54

整体 55

1·2·1整体直观——原子分析——系统 55

1·2·2因果关系决定论——或然规律选 58

择论 58

1·2·3现代美学方法论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60

1·3艺术实践的发展对美学方法论的影响 64

1·3·1现代艺术对传统美学的冲击 64

1·3·2在现代艺术面前的现代美学方法论 67

1·4文学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9

1·4·1美学研究上的历史和逻辑的过程 69

1·4·2文学美学产生于对文学现象的交叉综合研究 71

1·4·3文学美学可以独立为一门科学 72

1·5文学美学的方法论——位于人类文化圈中的文学及其美学理论体系 76

2文学本质论 〔81〕 82

2·0文学的本质在哪里 82

2·1对三种文学本质论的反驳 84

2·1·1反驳“混同论” 85

2·1·1·1文学与科学本质混同论 85

2·1·1·2科学与美混同论 90

2·1·2反驳“形式主义本质论” 94

2·1·3反驳“直觉主义本质论” 97

2·2文学的实践本质 104

2·2·1在实践系统中看审美文化 104

2·2·1·1对实践方式的不同理解 105

2·1·2·2三类实践方式:物质性实践,信息性实践,审美性实践 106

2·2·1·3当代实践的综合性趋势 110

2·2·1·4文艺作为审美性实践之一种 116

2·2·2文学的特殊实践本质 118

2·2·3文学的特殊审美功能结构 123

2·2·4文学形象的特殊性 130

2·2·4·1信息操作带来文学形象的形态假定性 131

2·2·4·2主体的能动操作带来文学形象内容的虚幻性 133

2·2·4·3形象的象征性结构 138

2·3文学的特殊文化本质 147

2·3·1自我意识 148

2·3·2文学与自我意识 153

2·3·3激情——自我意识的结构核心 157

2·3·4情欲——人的本体存在的生理物质 159

基础,但不是人的本质力量 159

2·3·4·1情欲是一种潜能 161

2·3·4·2反驳刘再复的“情欲论” 163

2·3·4·3“情欲论”偏颇的根源 171

2·3·5激情——作为人的感性力量和理性 173

力量碰撞的结晶,是人的真正本质 173

的集中表现 173

2·3·5·1人类本体世界 173

2·3·5·2个人无意识 175

2·3·5·3集体无意识 176

2·3·5·4情结与理性 179

2·3·5·5激情是自我意识的典型表现 182

2·3·6激情——以崇高精神为内核的天人合一式宇宙意识在个人心灵的投影 184

2·3·6·1宇宙意识 184

2·3·6·2宇宙意识的民族性 186

2·3·6·3华夏民族的宇宙意识 189

2·3·6·4宇宙意识、理想与激情 192

2·3·7文学——以激情为活力的创造系统 193

2·4文学的本质——人类激情的象征符号 201

体系 201

2·4·1 ·1一种偏颇——理想的失落 202

移”而是人生理想的反照 202

2·4·1文学的真——不是生活现实的“平 202

2·4·1·2理想观的不同表现 204

2·4·1·3西方文艺的理想种种 206

2·4·1·4描写不同理想的文艺有不同的效应 207

2·4·1·5现代派文艺对人心的作用 210

2·4·1·6社会主义文艺如何对待人生苦难 215

2·4·2文学的真——并非与现实毫不相干的感情寄托,而是由生活的真升华的感情真诚 219

2·5文学——作为人类激情的象征符号体系,是对宇宙人生的反思 227

3·0文学创作的核心问题 234

3文学创作论 〔233〕 234

3·1艺术思维与思维方式 235

3·1·1对思维与思维方式方面理论的一点历史回顾 235

3·1·2马克思恩格斯的思维理论 239

3·1·3思维与结构主义 243

3·1·4思维方式与脑神经生理 251

3·2思维心理之一——想象 258

3·2·1想象、感知、记忆与回忆 259

3·2·2·1思维映象与图象 262

3·2·2想象、概括与图象 262

3·2·2·2图象与概括 265

3·2·2·3虚拟图象的概括性 267

3·2·3想象与非推理逻辑 273

3·2·3·1非推理——情感逻辑 274

3·2·3·2无意识的情感跃动和情感认识 280

3·3思维心理之二——联想 284

3·3·1联想的诸形式 284

3·3·2联想的诸功能——思维手段 288

3·3·3联想的本质与民族思维模式 290

3·4思维心理之三——梦、直觉、灵感与无意识 294

3·4·1我对梦的解释 296

3·4·1·1我的梦例 296

3·4·1·2弗洛伊德的“梦论” 299

3·4·1·3分析我的梦 301

3·4·1·4梦满足的不是性欲,而是与之冲突着的理性意识 304

3·4·2梦与弗洛伊德“潜意识”说 306

3·4·2·1“潜意识”说 306

3·4·2·2“潜意识”说功过 309

3·4·3直觉、灵感与无意识 313

3·4·3·1与直觉相关的诸概念 315

3·4·3·2直觉是一种心理状态 320

3·5艺术思维在思维科学中的地位——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 330

3·5·1思维方式与思维形式辨析 330

3·5·2诸思维方式的历史变迁 335

3·5·3诸思维方式的民族差异 338

3·6艺术思维 343

3·6·1艺术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的分别 343

信息 345

3·6·2艺术思维的对象——客体的完形 345

3·6·3艺术思维的内尺度及对信息的直觉 346

处理方式 346

3·6·4以直觉方式把握思维运行方向 348

3·6·4·1心理场与艺术思维 349

3·6·4·2艺术思维的超越性 351

3·6·4·3对创作过程及结果的直觉把握 357

3·6·5艺术家个性推动艺术思维运行 363

3·6·6艺术思维的核心:图象一符号思维即非语言思维、媒介思维即模糊语言思维 369

3·6·7文学思维:在语言与世界的矛盾中建立文学家独特的语言感觉系统 375

3·7艺术思维与审美判断相一致 383

3·7·1审美判断 384

3·7·2审美判断始于对审美对象外观的观照——静观与非功利态度 385

3·7·3静观中浮起某种心象——意象 388

3·7·4美——模糊概念、第三性质 392

3·8“美的规律”与美感 400

3·8·1“美的规律”缘起 401

3·8·2“美的规律”与“尺度” 402

3·8·2·1“尺度”在主客观上的复杂性 402

3·8·2·2“比率”与“无尺度” 404

3·8·2·3艺术中“美的规律”是差异与同一的统一 406

3·8·3审美价值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412

3·8·4劳动产品的审美价值 417

3·8·5决定审美价值等级的因素 422

3·9不算结束语 426

[附录] 431

〔431〕 431

1术语索引 431

2图示目次 447

3 参考文献举要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