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祖国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1
第二章祖国医学对人体的认识 11
第一节人与自然 11
第二节局部与整体 12
第三章阴阳五行学说 14
第一节 阴阳 14
第二节五行 16
第四章经络 19
第一节十二经脉循行和分布规律 20
一手太阴肺经 21
二手阳明大肠经 21
三足阳明胃经 22
四足太阴脾经 23
五手少阴心经 24
六手太阳小肠经 25
七足太阳膀胱经 26
八足少阴肾经 27
九手厥阴心包经 28
十手少阳三焦经 29
十一足少阳胆经 30
十二足厥阴肝经 31
第二节奇经八脉 32
一 督脉 33
二 任脉 34
三 冲脉 34
四 带脉 35
五 阳维 36
六 阴维 37
七 阳跷 38
八 阴跷 39
第五章脏象 42
第一节脏腑生理与病理 43
一五脏 43
(一)心 43
(二)肝 46
(三)脾 50
(四)肺 57
(五)肾 60
(一)胆 68
二六腑 68
(二)胃 69
(三)小肠 70
(四)大肠 70
(五)膀胱 71
(六)三焦 72
第六章脏腑之间的关系 73
第一节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73
一心与肝 73
三心与肺 74
二心与脾 74
四心与肾 75
五肝与脾 75
六肝与肺 76
七肝与肾 76
八脾与肺 77
九脾与肾 77
十肺与肾 78
第二节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78
一心与小肠 80
第三节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80
二肝与胆 81
三脾与胃 81
四肺与大肠 81
五肾与膀胱 82
六心包与三焦 82
第四节气血津液 82
一气 83
(一)宗气 83
(二)卫气、营气 83
(一)出血 84
二血 84
(二)瘀血 85
(三)血虚 85
三津液 85
第七章辨证 87
第一节八纲辨证 87
一阴阳 87
二表里 89
三寒热 93
四虚实 96
一心病辨证 99
第二节脏腑辨证 99
二肝病辨证 101
三脾病辨证 103
四肺病辨证 106
五肾病辨证 109
六胃病辨证 112
七膀胱病辨证 115
八胆病辨证 116
九大肠病辨证 118
十小肠病辨证 119
十二三焦病辨证 121
十一心包络病辨证 121
第三节六经辨证 123
第四节卫气营血辨证 131
第五节病机十九条辨证 132
一六淫病机十二条 132
二五脏病机七条 136
第六节病因辨证 138
一六淫 138
二七情 144
四劳倦所伤 145
三饮食不节 145
第八章四诊 147
第一节望诊 147
一望头 147
二望面色 148
三望鼻 151
四望耳 154
五望眼 155
六望面容 160
七望唇、口 161
八望舌体 164
九望舌质 165
十望舌苔 167
十一望毛发 169
十二望形体 171
十三望颈 175
十四望胸腹 177
十五望四肢脊椎 179
十六望指纹 181
第二节闻诊 182
第三节问诊 186
第四节切诊 200
一按摸皮肤 201
二经穴切诊 204
三痰核检查 209
四脓肿疮疡检查 210
五头部按诊 211
六腹部按诊 211
七切脉 213
(一)切脉应注意那些问题 213
(二)切脉部位及配合脏腑 215
(三)二十八脉主病 217
第九章病理 223
第一节阴阳失调 223
第二节 邪正消长 224
第三节升降失常 225
第十章治疗法则 226
第一节治疗原则 226
一整体观念 226
(一)调动两个积极性 226
(三)防治结合 227
(二)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227
二重视内因 228
三原则性与灵活性 229
(一)治病求本 229
(二)标本缓急 229
(三)补虚泻实 231
(四)正治与反治 232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233
(六)守法与变法 234
一发汗法 235
第二节治法 235
二和解法 236
三泻下法 237
四清热法 239
五温里法 240
六消积法 241
七补益法 242
八重镇法 243
九固涩法 244
十涌吐法 245
附录方剂索引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