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绪论 1
第一章 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6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特点 6
第二节 农业系统 9
第三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9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3
第一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农业制度 23
第二节 我国农业中的所有制形式 27
第三节 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 35
第四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 41
第三章 我国农业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46
第一节 我国农业的经济组织形式 46
第二节 我国农业的经营方式 57
第四章 农业生产结构 64
第一节 农业生产部门的划分和构成 64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的要求与评价方法 69
第三节 农业生产结构的建立和调整 74
第四节 我国的农业生产方针 79
第五章 农业生产布局与农业区划 84
第一节 农业生产布局 84
第二节 农业生产专业化 90
第三节 农业区划 95
第六章 市场预测与经营决策 104
第一节 经济信息 104
第二节 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 112
第三节 农业企业的经营决策 120
第一节 经营计划的内容 134
第七章 农业经营计划 134
第二节 经营计划的编制 141
第三节 经营计划的执行和控制 145
第八章 农业经济合同 152
第一节 经济合同的特点和意义 152
第二节 经济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156
第三节 经济合同的的签订 171
第四节 经济合同的履行和管理 176
第九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183
第一节 农业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183
第二节 合理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基本要求 186
第三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97
第一节 土地的概念和特性 205
第十章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205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09
第三节 农业集约经营 215
第四节 级差土地收入 219
第五节 土地管理 222
第十一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机管理 228
第一节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28
第二节 农业机械的技术经济特点 232
第三节 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道路 235
第四节 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管理 239
第十二章 农业资金及其利用 247
第一节 农业资金运动 247
第二节 固定资金的利用与管理 253
第三节 流动资金的利用与管理 260
第四节 我国的农业信贷 265
第十三章 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272
第一节 农业自然资源的内容和基本特征 272
第二节 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278
第十四章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285
第一节 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85
第二节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94
第十五章 农产品成本与盈利 303
第一节 农产品成本的概念和作用 303
第二节 农产品成本核算 307
第三节 农产品成本管理 313
第四节 农业企业的盈利 317
第十六章 农产品价格 321
第一节 价格及其作用 321
第二节 农产品价格的制定 326
第三节 产品的比价和差价 330
第十七章 农业商品流通 340
第一节 农业商品流通的特点和作用 340
第二节 农产品的收购 345
第三节 农产品的运输 351
第四节 农产品的贮藏 354
第五节 农产品的销售 357
第十八章 农业中的收入分配 361
第一节 农业收入分配的特点和作用 3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理 364
第三节 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368
第四节 农业集体企业的分配方式 372
第五节 农业税与其它农村税 377
第十九章 农业消费 384
第一节 农业消费的内容、意义和实质 386
第二节 农业生产消费 387
第三节 提高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 396
第二十章 农业扩大再生产 396
第三节 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形式 39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内容 401
第二节 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特点 404
第二十一章 农业经济活动分析 410
第一节 农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 410
第二节 农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 417
第二十二章 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 431
第一节 农业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原则 431
第二节 生产资源用量与产量 435
第三节 资源的合理配合 443
第四节 产品的合理配合 448
第二十三章 农业生产经济效果及其评价 454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经济效果的特点 454
第二节 评价农业生产经济效果的指标 457
第三节 农业生产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 462
第二十四章 农业社会服务 472
第一节 农业社会服务的必要性 472
第二节 农业社会服务的原则和要求 476
第三节 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与内容 479
第二十五章 发展乡镇企业 489
第一节 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89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基本特点 495
第三节 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496
附:主要参考书目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