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国有经营性资产的性质 1
第一节 国有资产的内涵及其分类 1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1
二、国有经营性资产的内涵 8
三、国有经营性资产的地位 12
第二节 国有经营性资产的性质 16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16
二、微观经济组织的企业性质 23
三、国有经营性资产具有社会资本的性质 28
第三节 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制度创新 32
一、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经营性资产不具有社会资本性质 32
二、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35
三、按国有经营性资产的资本本性进行制度创新 40
第二章 国有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效益 45
第一节 国有企业经营应当追求的经济效益 45
一、国有企业经营应当在服从宏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追求企业盈利极大化 45
二、国有企业经营不应当追求产值极大化 51
三、国有企业经营也不应追求职工收入极大化 54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国有制企业经济效益的考察 57
一、西方发达国家国有制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状况 57
二、西方学者对国有制企业微观经济效益差的原因的探讨 62
三、西方发达国家国有制企业的改革 64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 67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67
二、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72
三、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75
一、考核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76
第四节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 76
二、评价盈利率高低的参照标准 78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81
第一节 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及其弊端 81
一、传统国有国营企业体制的弊端 81
二、产权概念的内涵 84
三、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及其弊端 95
第二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 98
一、国有企业必须实行两权分离 98
二、法人财产——两权分离下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 100
三、双层构架的产权制度的功能 102
一、构建企业占有产权的实质 111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途径 111
二、妨碍企业直接占有产权的理论误区 112
三、构建法人财产的途径 117
第四章 国有经营性资产的流动 128
第一节 国有经营性资产的流动性 128
一、经营性资产流动性概念 128
二、国有经营性资产的流动性 131
三、国有经营性资产的流动性与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效率 135
第二节 国有经济营性资产流动的形式与特点 140
一、国有经营性资产所有权在不同占有者之间的转移 140
二、国有经营性资产使用产权的转让与流动 149
三、国有股权的转让与流动 153
一、国有经营性资产流动的机制 158
第三节 国有经营性资产流动的机制与条件 158
二、国有经营性资产流动的条件 168
第五章 国有经营性资产的收益分配 173
第一节 国有经营性资产收益权实现方式的转变 173
一、传统计划经济中的统收统支 173
二、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税利合一 175
三、税利分流:国家经济职能的再认识 177
第二节 国有经营性资产的微观分配机制 181
一、国有独资企业的利润承包 181
二、租金形式的国有资产收益 183
三、股息和红利形式的国有资产收益 184
第三节 国有经营性资产收益权的宏观实现机制 186
一、国有经营性资产收益权的直接实现 186
二、国有经营性资产收益权的间接实现 189
第六章 国有经营性资产配置的宏观调控 19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有经营性资产配置进行宏观调控的特殊重要性 195
一、国有经营性资产配置及对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含义 195
二、国家调控国有经营性资产配置的历史考察 197
三、社会主义国家从宏观上调控国有资产配置的特殊重要性 201
第二节 宏观调控国有经营性资产配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07
一、宏观调控国有经营性资产配置的主要内容 207
二、宏观调控国有经营性资产配置的目标 212
第三节 国家宏观调控国有经营性资产配置的方式和手段 219
一、国家宏观调控国有经营性资产配置的方式的选择 219
二、国家宏观调控国有经营性资产配置的主要经济手段 223
一、政府行政职能与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离 231
第一节 构建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231
第七章 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体制 231
二、政企职责分开 239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241
第二节 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体制模式 243
一、两层次管理模式 243
二、三层次管理模式 246
三、四层次管理模式 248
四、几点认识 249
第三节 构建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 252
一、国有资产增殖 252
二、企业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54
三、巩固和增强国有经济 258
一、国外国有制经济的发展概况 260
第八章 国外政府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经验简介 260
第一节 国有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60
二、国有制经济形成的原因 264
三、国有制经济形成的途径 266
四、战后值得注意的私有化浪潮 268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70
一、国有企业的资产组织形式 270
二、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机构和方式 273
三、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与内部管理体制 280
第三节 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途径 283
一、正确处理国有企业双重目标的问题 283
二、建立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约束的机制 285
三、建立评价企业经营实绩的信号系统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