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 1
第一节 高原地理特征 1
一、青藏高原 1
二、内蒙古高原 3
三、黄土高原 3
四、云贵高原 3
第二节 高原地形特征 3
一、青藏高原地形地貌 3
二、新藏高原地形地貌 4
第三节 高原自然环境特点 5
一、气压低、氧分压低 5
二、辐射强 6
三、寒冷、风大、湿度低 7
四、灾害性天气多 7
第四节 高原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危害 8
一、高原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8
二、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10
三、人体对缺氧的适应 12
第2章 高原低氧环境的病理生理学 13
第一节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14
一、基本概念 14
二、离子通道学说 15
三、血管活性物质学说 17
四、慢性缺氧与脑血管反应性 27
五、肺动脉平滑肌改变 28
第二节 血脑屏障 32
一、基本概念 32
二、低氧对血脑屏障的影响 33
三、脑红蛋白及其脑保护作用 35
四、低氧预处理与血脑屏障 37
第三节 高原低氧与毛细血管通透性 39
一、基本概念 39
二、缺氧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制 39
第四节 自由基反应 46
一、基本概念 46
二、高原气候与自由基反应 46
三、不同海拔高度对不同民族人群自由基反应的影响 47
四、相同海拔高度不同人群的自由基反应 47
五、不同海拔高度紫外线强度与自由基反应 48
六、高原环境地球化学异常与自由基反应 49
七、海拔高度与机体抗氧化营养物质变化的关系 49
八、高原病与自由基损伤 50
九、高原低氧运动自由基损伤与抗氧化防御 52
第五节 免疫功能 53
一、高原环境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53
二、低氧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54
三、低氧对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56
四、低氧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57
五、低氧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59
第六节 红细胞生成素 62
一、基本概念 62
二、低氧与红细胞生成素 63
三、低氧与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 64
四、低氧训练与红细胞生成素 65
第七节 能量代谢 70
一、高原低氧对能量生成的影响 70
二、高原低氧对能量利用的影响 77
三、高原低氧时能量代谢的调整机制 79
第八节 高原低氧与微循环 85
一、概述 85
二、高原环境对人体微循环的影响 87
第九节 低氧诱导因子-1 90
一、HIF-1的结构及其基本功能 90
二、HIF-1的作用通路 91
三、HIF-1的低氧活性调节 94
四、HIF-1α的作用模式 96
五、HIF-1在低氧信号转导中的重要性 97
第十节 低氧和复氧损伤 100
一、低氧和复氧对心肌代谢、生理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100
二、低氧/复氧对心肌的损伤和保护机制 101
第十一节 缺氧预适应 105
一、缺氧预适应的概念与效应 105
二、缺氧预适应的机制与实质 106
三、缺氧预适应的整体性与普遍性 111
四、缺氧预适应的可操作性与可应用性 112
第3章 高原病 115
第一节 高原病发展简史 115
一、国内高原病发展概况 115
二、国外高原病发展概况 117
第二节 高原病命名和分型 119
一、国外对高原病命名及临床分型的认识 120
二、国内对高原病命名和临床分型的认识 121
三、目前高原病的分类及分型 122
第4章 急性高原病 125
第一节 急性高原反应 125
一、发病率 125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126
三、临床表现 126
四、发病机制 128
五、诊断 131
六、治疗 131
七、预防 133
第二节 高原肺水肿 134
一、发病率 134
二、发病因素与发病诱因 134
三、病死率和死亡原因 137
四、病理学改变 138
五、发病机制 138
六、临床表现 141
七、诊断 142
八、治疗 142
九、预防 143
第三节 高原脑水肿 144
一、概述 144
二、发病率 145
三、发病因素 145
四、病理学改变 145
五、发病机制 146
六、临床表现 148
七、实验室检查 148
八、诊断 149
九、治疗 149
十、预防 151
十一、预后 152
第5章 慢性高原病 154
第一节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154
一、患病率 154
二、发病因素 155
三、病理学改变 155
四、发病机制 157
五、临床表现 160
六、实验室检查 162
七、诊断 163
八、治疗 163
第二节 高原血压异常 164
一、高原高血压症 164
二、高原低血压症和低脉压 168
第三节 高原性心脏病 169
一、流行病学 169
二、病理学改变 170
三、发病机制 170
四、临床表现 174
五、诊断 175
六、治疗 176
七、预防 178
第四节 高原衰退症 179
一、患病率 180
二、发病机制 180
三、临床表现 181
四、诊断 181
五、治疗 181
六、预防 181
第6章 高原常见病 183
第一节 高原冷损伤 183
一、冻伤 183
二、冻僵 184
三、冻疮、战壕足和浸渍足 185
第二节 高原指甲凹陷症 185
一、发病概况 185
二、发病机制 186
三、临床表现 187
四、防治 188
第三节 雪盲 189
一、症状与体征 189
二、治疗 189
三、预防 189
第四节 皮肤皲裂 189
一、症状与体征 190
二、治疗 190
三、预防 190
第五节 日光皮炎 190
一、症状与体征 190
二、治疗 190
三、预防 190
第六节 鼻出血 190
一、症状与体征 190
二、治疗 191
三、预防 191
第七节 慢性唇炎 191
一、症状与体征 191
二、治疗 191
三、预防 192
第八节 复发性口疮 192
一、症状与体征 192
二、治疗 192
三、预防 193
第九节 口角炎 193
一、症状与体征 193
二、治疗 193
三、预防 193
第7章 高原自然疫源性疾病 194
第一节 鼠疫 194
一、症状与体征 194
二、治疗 195
三、预防 195
第二节 布氏菌病 195
一、症状与体征 195
二、治疗 195
三、预防 196
第三节 炭疽 196
一、症状与体征 196
二、流行病学 197
三、治疗 197
四、预防 197
第四节 新疆出血热 198
一、症状与体征 198
二、流行病学 198
三、诊断 198
四、治疗措施 199
五、预防 199
第五节 斑疹伤寒 199
一、流行病学 199
二、症状与体征 200
三、治疗 200
四、预防 200
第六节 棘球蚴病 200
一、症状与体征 201
二、流行病学 201
三、治疗 201
四、预防 201
第七节 狂犬病 202
一、症状与体征 202
二、诊断 202
三、治疗 203
四、预防 203
第八节 野兔热 203
一、症状与体征 204
二、流行病学 204
三、治疗 204
四、预防 204
第九节 恙虫病 204
一、症状与体征 204
二、流行病学 205
三、治疗 206
四、预防 206
第十节 Q热 206
一、症状与体征 206
二、流行病学 207
三、治疗 207
四、预防 207
第十一节 斑点热 208
一、症状与体征 208
二、流行病学 208
三、治疗 209
四、预防 209
第十二节 森林脑炎 209
一、症状与体征 210
二、流行病学 210
三、治疗 210
四、预防 210
第十三节 莱姆病 211
一、症状与体征 211
二、流行病学 211
三、诊断 211
四、治疗 211
五、预防 212
第8章 高原脱习服症 213
一、概述 213
二、症状 213
三、影响因素 214
四、生理指标的变化 214
五、治疗和预防 220
第9章 高原睡眠 224
第一节 正常睡眠 224
一、睡眠基本过程 224
二、睡眠时的生理变化 225
第二节 高原睡眠 225
一、高原睡眠紊乱基本表现 226
二、高原睡眠紊乱机制 228
三、高原睡眠紊乱的预防和治疗 229
第10章 高原低氧对部队军事作业效率的影响 232
第一节 高原劳动能力的评价 232
一、高原劳动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232
二、高原劳动能力的评价方法 233
第二节 高原环境对劳动能力的影响 237
一、高原低氧对体力作业效率的影响 237
二、高原环境对脑力的影响 241
第三节 高原劳动能力降低的机制 243
一、心储备能力下降 244
二、低氧通气反应减弱 244
三、过度通气引起呼吸肌耗氧量增加和容易疲劳 245
四、肺气体弥散受限 245
第四节 改善高原劳动能力的途径 245
一、时间 245
二、适应性锻炼 245
三、药物 246
四、能量物质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