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8
第一章 细胞 8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8
一、细胞膜 8
二、细胞质 13
三、细胞核 15
第二节 细胞分裂 15
一、间期 16
二、分裂期 16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7
一、静息电位 17
二、动作电位 18
第一节 上皮组织 20
第二章 基本组织 20
一、被覆上皮 21
二、腺上皮和腺 24
第二节 结缔组织 24
一、疏松结缔组织 24
二、致密结缔组织 26
三、脂肪组织 26
四、网状组织 27
第三节 肌组织 27
一、骨骼肌 27
二、心肌 31
三、平滑肌 32
第四节 神经组织 33
一、神经元 33
二、神经胶质细胞 34
三、神经纤维 35
第三章 人体和器官的被覆结构 36
四、神经末梢 36
第一节 皮肤 37
一、皮肤的微细结构 37
二、皮肤的附属结构 38
第二节 器官的被覆结构 39
一、浆膜 39
二、粘膜 40
三、滑膜 40
第一节 软骨 42
一、软骨的结构 42
二、软骨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42
第四章 软骨、骨和骨连结 42
第二篇 躯体的结构与运动 42
第二节 骨 43
一、骨的形态分类 43
二、骨的构造 43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45
四、骨的发生与生长 45
第三节 骨连结 46
一、纤维连结 46
二、软骨连结 46
三、滑膜关节 46
第五章 骨的分部及其连结 47
第一节 躯干骨及其连结 47
一、脊柱 47
二、胸廓 52
一、颅的组成 54
第二节 颅骨及其连结 54
二、下颌骨和舌骨的形态 55
三、颅的整体观 56
四、颅骨的连结 60
第三节 四肢骨及其连结 60
一、上肢骨及其连结 60
二、下肢骨及其连结 66
第六章 肌 73
第一节 概述 73
一、肌的分类 74
二、肌的构造 74
三、肌的起止和作用 74
五、肌的辅助结构 75
四、肌的配布 75
第二节 躯干肌 76
一、背肌 76
二、颈肌 77
三、胸肌 77
四、膈 78
五、腹肌 78
六、会阴肌 81
第三节 头肌 82
一、面肌 82
二、咀嚼肌 82
第四节 四肢肌 82
一、上肢肌 82
二、下肢肌 85
第七章 呼吸系统 90
第三篇 物质的摄取和废物的排泄 90
第一节 呼吸器官 92
一、鼻 92
二、咽 93
三、喉 93
四、气管和主支气管 95
五、肺 96
第二节 胸膜与纵隔 102
一、胸膜 102
二、纵隔 102
第三节 呼吸过程 103
一、肺的通气原理 103
二、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106
一、气体交换 108
第四节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108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10
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11
一、呼吸中枢的调节 111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112
第八章 消化系统 113
第一节 概述 113
一、消化与吸收 114
二、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114
第二节 口腔、咽和食管 115
一、口腔 115
二、咽 120
三、食管 121
二、胃的位置和毗邻 123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123
第三节 胃 123
四、咀嚼和吞咽 123
三、胃壁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124
四、胃内的消化 125
第四节 肠 127
一、小肠 127
二、大肠 129
第五节 肝和胰 131
一、肝 131
二、胰 136
第六节 小肠的功能 137
一、小肠的消化功能 137
二、小肠的吸收功能 140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141
第七节 大肠的功能 141
一、大肠液及细菌的作用 141
第八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142
一、神经性调节 142
二、体液调节 143
第九节 腹膜 144
一、腹膜的配布及解剖生理特点 144
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145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145
第九章 泌尿系统 147
第一节 肾与尿的生成 148
一、肾 148
二、尿的生成 154
三、肾的被膜 163
一、输尿管 164
二、膀胱 164
第二节 尿液的输送、贮存和排放 164
三、尿道 165
四、排尿反射与尿的排放 165
五、尿液 166
第四篇 物质转运 168
第十章 血液 168
第一节 概述 168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68
二、内环境和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168
一、血量和血细胞压积 169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169
第二节 血量和血液的理化性质 169
第三节 血浆 170
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 170
二、血浆渗透压 171
第四节 血细胞 172
一、红细胞 172
二、白细胞 175
三、血小板 176
第五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177
一、血液凝固 177
二、纤维蛋白溶解 180
第六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181
一、ABO血型系统 181
三、输血原则 182
四、交叉配血试验 182
二、Rh血型系统 182
第十一章 心 183
第一节 心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184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184
二、心各腔的形态 185
三、心壁的微细结构 187
四、心的传导系统 188
五、心的血管 189
六、心包 189
七、心的体表投影 190
第二节 心动周期和心泵血过程 191
一、心动周期 191
二、心泵血过程 191
三、心输出量 193
第三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95
四、心音 195
一、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96
二、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97
第四节 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内分泌功能 197
一、自动节 律性 198
二、传导性 198
三、兴奋性 198
四、收缩性 200
五、理化因素对心肌特性的影响 200
六、心肌细胞的内分泌功能 201
第五节 心电图 201
一、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 201
二、血管的分类 202
一、血管间的吻合与侧支循环 202
第十二章 血管 202
第一节 概述 202
二、心电图导联 202
三、血管壁的微细结构 203
第二节 肺循环的血管 205
一、肺动脉干和肺动脉 205
二、肺静脉 205
第三节 体循环的动脉 206
一、头颈部的动脉 207
二、锁骨下动脉及上肢的动脉 209
三、胸部的动脉 210
四、腹部的动脉 211
五、盆部及下肢的动脉 213
第四节 体循环的静脉 214
一、上腔静脉系 215
二、下腔静脉系 218
第五节 血管的功能 222
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222
二、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223
三、静脉血压及血流 225
四、微循环 226
五、组织液 228
第十三章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29
第一节 神经调节 229
一、心及血管的神经支配 229
二、心血管中枢及其功能 231
三、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231
一、全身性缩血管物质 232
第二节 体液调节 232
附:心、肺、脑的血流特点 233
一、冠状循环 233
二、局部性舒血管物质 233
二、肺循环 234
三、脑循环 234
第十四章 淋巴循环 235
第一节 淋巴管道及路经的器官组织 235
一、淋巴管道 235
二、淋巴器官 237
第二节 淋巴的生成与循环 246
一、淋巴的生成 246
二、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 246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 248
二、机体能量的去路 248
第五篇 能量代谢与体温 248
第一节 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248
第十五章 能量代谢 248
第二节 能量代谢的测定 249
一、食物卡价 249
二、氧热价 249
三、呼吸商 249
四、能量代谢的简易测算 250
第三节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及基础代谢 251
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51
二、基础代谢 251
二、体温的生理变动及其意义 252
一、正常体温 252
第十六章 体温 252
第一节 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252
第二节 人体的产热与散热 253
一、产热 253
二、散热 253
第三节 体温调节 255
一、温度感受器 255
二、体温调节 机制 256
第六篇 生命活动的调控 257
第十七章 感觉器官 257
第一节 视器 257
一、眼球 258
二、眼副器 265
一、外耳 267
第二节 前庭蜗器 267
二、中耳 268
三、内耳 270
四、声波的传导途径 272
五、耳蜗的功能 273
六、前庭器的功能 273
七、眼球震颤 274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 275
第一节 概述 275
一、神经系统的构成和分部 275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276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277
一、反射中枢与突触 277
二、脊髓 279
三、脑 282
四、脑和脊髓的被膜 294
五、脑、脊髓的血管和脑脊液循环 297
第三节 脊神经和脑神经 302
一、脊神经 302
二、脑神经 310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315
一、感觉末梢 315
二、特异投射系统 317
三、非特异投射系统 320
四、内脏感觉神经与内脏感觉特点 321
五、痛觉 322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23
一、运动终板 323
六、背侧丘脑和大脑皮质的感觉功能 323
二、脊髓的躯体运动反射 324
三、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26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29
一、内脏运动神经的解剖生理特点 329
二、内脏运动神经的结构和分布 330
三、内脏运动神经的信息传递及分类 331
四、内脏运动神经的功能 333
五、内脏运动神经活动的生理意义 334
六、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34
第七节 大脑的高级功能 335
一、条件反射 335
二、人类大脑皮质活动的特征 335
三、大脑皮质的电活动 336
四、觉性与睡眠 337
第一节 概述 338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338
第十九章 内分泌系统 338
二、激素 339
第二节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341
一、甲状腺 341
二、甲状旁腺 343
三、肾上腺 343
四、垂体 346
五、胰岛 348
第三节 内分泌腺功能的调节 349
一、神经调节 349
二、其它调节 方式 351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官 353
一、睾丸 353
第七篇 生殖器官与人体胚胎发育概要 353
第二十章 生殖器官 353
二、附睾 355
三、输精管与射精管 355
四、精囊 356
五、前列腺 356
六、尿道球腺 356
七、阴囊 357
八、阴茎 357
九、男性尿道 358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官 359
一、卵巢 359
三、子宫 362
二、输卵管 362
四、阴道 364
五、外生殖器 364
第二十一章 人体胚胎发育概要 365
第一节 生殖细胞的成熟 365
一、精子的成熟 365
二、卵的成熟 366
第二节 受精与卵裂 366
一、受精 366
二、卵裂 367
三、胚泡的形成 368
第三节 植入与蜕膜 368
一、植入 368
二、蜕膜 369
第四节 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 370
一、三胚层的形成 370
二、三胚层的分化 371
第五节 胎膜与胎盘 372
一、胎膜 372
二、胎盘 374
第六节 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变化 375
一、胎儿的血液循环途径 375
二、出生后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375
第七节 双胎和先天性畸形 376
一、双胎 376
二、先天性畸形 376
二、乳房的内部构造 377
一、乳房的位置和外形 377
第一节 乳房 377
第二十二章 乳房与会阴 377
第二节 会阴 378
一、广义的会阴 378
二、产科会阴 379
实验指导 380
实验常用的器材 380
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 380
二、组织切片的常用染色法 382
三、实验常用的仪器、器械和溶液 382
绪论 385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 385
实验二刺激与反应 387
实验四细胞的结构和有丝分裂 388
实验三反射弧分析 388
第一篇 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388
实验五上皮组织 389
实验六结缔组织 390
实验七肌组织 390
实验八神经组织 391
实验九皮肤 392
第二篇 躯体的结构与运动 392
实验十软骨、骨及骨连结 392
实验十一肌 398
第三篇 物质的摄取与废物的排泄 401
实验十二呼吸道、肺、胸膜与纵隔 401
实验十三呼吸系统的微细结构 402
实验十五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403
实验十四胸膜腔负压与气胸观察 403
实验十六呼吸运动的调节 405
实验十七消化管 407
实验十八消化腺 409
实验十九腹膜 410
实验二十消化系统的微细结构 410
实验二十一胃肠运动 413
实验二十二肾、输尿管、膀胱和女尿道 413
实验二十三泌尿系统的微细结构 414
实验二十四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415
第四篇 物质转运 418
实验二十五血细胞 418
实验二十七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419
实验二十六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419
实验二十八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420
实验二十九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 421
实验三十ABO血型的鉴定 422
实验三十一心的大体解剖 423
实验三十二心壁的微细结构 424
实验三十三蛙心搏动观察和心搏起源分析 424
实验三十四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425
实验三十五离体蛙心灌注 426
实验三十六人体心音听取 427
实验三十七人体心电图描记 428
实验三十八血管壁的微细结构 430
实验三十九肺循环的血管 431
实验四十体循环的动脉 431
实验四十一体循环的静脉 432
实验四十二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434
实验四十三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调节 435
实验四十四淋巴器官的大体解剖 436
实验四十五淋巴器官的微细结构 437
第五篇 能量代谢与体温 437
实验四十六人体体温测定 437
第六篇 生命活动的调控 438
实验四十七视器 438
实验四十八瞳孔对光反射 439
实验四十九色盲检查 440
实验五十视敏度测定 440
实验五十一视野测定 440
实验五十二前庭蜗器 441
实验五十三声波的传导途径 442
实验五十四动物—侧迷路破坏的效应 442
实验五十五中枢神经系统 443
实验五十六周围神经系统 448
实验五十七脑和脊髓的特异投射系统 450
实验五十八大脑皮质机能定位 451
实验五十九去大脑僵直 452
实验六十动物小脑功能损毁测定 452
实验六十一人体浅、深反射检查 453
实验六十二内分泌系统的大体解剖 454
实验六十三内分泌系统的微细结构 454
第七篇 生殖器官与人体胚胎发育概要 455
实验六十四男性生殖器官的大体解剖 455
实验六十五女性生殖器官的大体解剖 455
实验六十六生殖器官的微细结构 456
实验六十七人体胚胎发育概要 457
实验六十八乳房和会阴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