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序(王庆生) 1
绪论 1
文学评论的性质和作用(1)——文学评论的 37
历史回顾(20)——文学评论的前景展望 37
第一章文学评论家的素养 47
第一节 艺术感受力 47
第二节推想力与推理力 62
第三节 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开放的美学观念 77
第一节 文学评论方法的涵义 88
第二章文学评论的观念与方法 88
哲学上的(89)——逻辑学上的(92)—— 96
具体学科的 96
第二节 文学评论方法与文学观念的关系 100
一致性(101)——相对独立性 104
第三章外在的方法和内在的方法 109
第一节 社会—历史评论方法 111
发展轮廓(111)——基本特征(124)——常见 155
手段:阶级分析(135)传记评论(146)文化 155
—心理评论 155
第二节 结构主义评论方法 160
—功能的研究(190)、叙事学 196
发展轮廓(165)——常见手段:二元对立原 196
理(177)作品结构的意识探索(182)、结构 196
第三节 精神分析评论方法 198
创作动力的探索(202)——创作目的推测 215
(207)——人物形象的心理分析(210)—— 215
对心理学方法的借鉴和改造 215
第四节 文体学评论方法 221
概念与背景(221)——具体手段(寻找表达 228
方式的独特之处):语音(224)、词汇 228
(226)、句式(227)、语篇 228
简短的结论 231
第四章比较文学评论方法 238
第一节 两种基本的方法体系 239
影响比较方法(242):对放送者的研究 244
对媒介者的研究(248)、对接受者的研究 253
——平行比较方法(264):探讨作品的类同 266
和对比(265)、具体手段和可比性问题 266
第二节 比较文学评论方法的基本原则 273
立场与目的(274)——宏观与微观 278
——文学与文化 280
简短的结论 282
第五章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286
第一节 系统科学的方法 287
把握文学的动态系统(289)——把握形象的 291
性格系统 291
第二节 模糊数学的方法 295
对文学语言模糊性的把握(298)——对人物 305
性格模糊性的把握(302)——对创作过程中 305
模糊性的把握 305
简短的结论 309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的原则 31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学评论活动 314
活动概述(314)——鲜明特点 32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 329
从客观实际出发(330)——历史观点和美学 336
观点的统一(332)——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 336
的结合(335)——作家作品的价值由整体比 336
较来确定 336
第七章文学评论写作的步骤与技巧 339
第一节 文学评论文章的立意 341
选题与立意(341)——阅读和感受 352
第二节 文学评论文章的写作技巧 360
与结构 380
复述(360)——描述和分析(369)——文字 380
第八章文学评论文章的样式 386
第一节 文学评论文章样式的历史沿革 388
中国的(388)——外国的 391
第二节 文学评论文章的常见样式 391
专著(392)——论文(393)——文艺随笔 408
(399)——书信体评论(401)——对话体评 408
论(402)——序跋体评论(405)——评点体 408
评论(406)——诗歌体评论 408
第九章各种文学体裁的评论 411
第一节 小说评论 412
环境分析 423
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414)——情节分析和 423
第二节 诗歌、散文评论 429
诗歌评论(430)——散文评论 449
第三节 戏剧文学评论 456
戏剧冲突的评论(458)——剧本语言的评论 469
(464)——人物性格的评论 469
第四节 电影文学评论 472
从整体上把握思想内涵(473)——从结构和 479
语言上考察艺术特色(475)——从视听效果 479
上分析人物形象 479
后记(王先霈)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