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部分 体外免疫反应 1
第一章 小鼠细胞悬液的制备 2
1.1 引言 2
1.2 脾细胞 3
1.3 正常腹腔细胞 4
1.4 硫羟乙酸盐刺激的腹腔细胞 5
1.5 胸腺细胞 7
1.6 受训的胸腺细胞 8
1.7 抗考的松的胸腺细胞 9
1.8 骨髓细胞 9
1.9 淋巴结细胞 10
1.10 用细胞计数板做细胞计数 12
1.11 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活力 14
1.12 用伊红Y拒染法测定细胞活力 15
1.13 用苯胺黑拒染法测定细胞活力 16
1.14 用二乙酸盐荧光素测定细胞活力 17
1.15 用吖啶橙-溴化乙啶测定细胞活力 19
1.16 用低渗休克法溶解红细胞 20
1.17 用Tris-NH4Cl缓冲液溶解红细胞 21
1.18 用溶血性Gey氏溶液溶解红细胞 21
1.19 用蔗聚糖-泛影葡胺离心法 22
1.20 死细胞凝集法 23
1.21 用玻璃棉柱过滤法去除死细胞及细胞碎片 24
1.22 用胎牛血清离心法 25
第二章 体液反应的产生 26
2.1 绪言 26
2.2 悬浮培养中的初次免疫 28
2.3 扩散培养中的初次免疫 36
2.4 对异种红细胞的二次免疫 42
2.5 对硝基苯半抗原的二次免疫 44
2.6 对偶氮苯基半抗原的二次免疫 52
2.7 在小量悬浮培养(100微升)中的免疫 58
2.8 在小量扩散培养(100微升)中的免疫 60
2.9 在微量悬浮培养(10微升)中的免疫 63
3.1 引言 67
第三章 溶血空斑试验 67
3.2 玻片法(凝胶) 70
3.3 平皿法(凝胶) 76
3.4 染色和固定 81
3.5 液体基质(玻片法) 85
3.6 液体基质(微孔法) 88
3.7 用IgM空斑消除法测定IgG的反应 90
3.8 抗半抗原空斑法 94
3.9 用空斑试验测定亲和力 99
3.10 抗蛋白质空斑法 101
3.11 多克隆反应的测定 109
3.12 复制接种 113
3.13 针对有核细胞表面抗原的IgM空斑形成细胞的测定 114
第四章 细胞介导的细胞溶解反应 124
4.1 引言 124
4.2 细胞溶解性T淋巴细胞的体外产生 127
4.3 铬释放试验法 129
第五章 有限稀释分析法 140
5.1 绪言 140
5.2 B细胞前体的频率 144
5.3 反应性B细胞前体的平均克隆大小 146
5.4 协助性T细胞的频率 147
5.5 细胞溶解性T细胞前体的频率 148
6.1 绪言 155
第六章 细胞增殖 155
6.2 致有丝分裂因子诱导的反应 158
6.3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164
6.4 抗原诱导的T细胞增殖反应 166
6.5 脾细胞培养的放射自显影术 169
第二部分 细胞分离 177
第七章 粘附 178
7.1 引言 178
7.2 葡聚糖凝胶G-10方法 178
7.3 羰基铁粉方法 182
7.4 尼龙毛方法 185
8.1 引言 189
第八章 大小和密度 189
8.2 线性等密度牛血清白蛋白(BSA)梯度 191
8.3 非连续性牛血清白蛋白(BSA)梯度 196
8.4 硅胶梯度 196
8.5 在单位重力下的速度沉降 203
8.6 在低速离心下的速度沉降 204
8.7 玫瑰花细胞的一步梯度分离 208
第九章 细胞表面标志 211
9.1 引言 211
9.2 特异性抗血清和补体 213
9.3 半抗原夹心玫瑰花形成法 214
9.4 用凝集法去除玫瑰花 219
9.5 Fc受体和补体受体 221
9.6 花生和大豆凝集素 227
9.7 用抗-免疫球蛋白抗体包被的塑料表面(盘化法)分离T和B细胞 231
第十章 用灭活增殖细胞法进行功能性分离 238
10.1 放射性胸腺嘧啶核苷脉冲标记 238
10.2 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UdR)脉冲标记 242
10.3 丝裂霉素C 244
10.4 放射 245
第三部分 制备供细胞研究用的免疫球蛋白 249
第十一章 抗血清的制备和测试 249
11.1 抗小鼠脑的异种抗血清 249
11.2 针对淋巴细胞抗原的小鼠同种异型抗血清 260
11.3 抗半抗原抗血清 263
11.4 用于产生间接溶血空斑的兔抗小鼠免疫球蛋白抗血清 264
11.5 用于半抗原玫瑰花形成,荧光标记和放射免疫沉淀法研究的兔抗小鼠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 267
11.6 抗小鼠免疫球蛋白抗血清的放射免疫沉淀法和荧光标记特异性测试法 272
11.7 微量细胞毒试验 276
11.8 半微量沉淀试验 278
11.9 抗血清的储存 279
第十二章 免疫球蛋白及其分段的纯化 280
12.1 引言 280
12.2 用硫酸铵沉淀免疫球蛋白 280
12.3 二乙基氨基乙烷(DEAE)层析法 282
12.4 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抗半抗原抗体 283
12.5 制备活性抗体分段 286
第十三章 标记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的修饰和使用 289
13.1 引言 289
13.2 半抗原夹心标记法 289
13.3 荧光抗体 295
13.4 荧光标记与观察 300
13.5 结合于其他大分子的抗体 306
第四部分 其他方法 309
第十四章 细胞蛋白定量分析的双抗体放射免疫测定法 310
14.1 引言 310
14.2 使用125碘化钠及碘化物质工作时的安全措施 310
14.3 蛋白质的放射性碘标记 312
14.4 测定 320
第十五章 几种手术方法 329
15.1 引言 329
15.2 胸腺切除 329
15.3 皮肤移植 336
15.4 脾切除术 339
15.5 去势 341
15.6 诱导嗅觉丧失 343
第十六章 制备半抗原修饰的蛋白质抗原 345
16.1 引言 345
16.2 用偶氮苯半抗原修饰钥孔?血蓝素 345
16.3 用三硝基苯半抗原修饰钥孔?血蓝素 347
16.4 用二硝基苯半抗原修饰牛γ球蛋白 349
第十七章 产生免疫球蛋白的杂交细胞系 353
17.1 引言 353
17.2 融合对象的制备 354
17.3 NS-1与免疫脾细胞融合 358
17.4 杂交细胞的选择(用HAT选择) 361
17.5 对产生有关抗体的培养进行初筛 364
17.6 转入1毫升培养(转板)及冻存杂交细胞 365
17.7 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 367
17.8 抗体生产 368
17.9 抗体纯化:蛋白A-琼脂糖柱层析 369
17.10 抗体的鉴定 371
17.11 细胞分发中心 372
第十八章 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 374
18.1 引言 374
18.2 用于放射免疫测定的放射标记试剂的制备 378
18.3 一步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测试125I标记的抗同种异型试剂的特异性 381
18.4 两步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在抗体反应中同型和同种型表现的评定,例如,对在载体蛋白上的二硝基苯半抗原(DNP)的反应 383
18.5 放射免疫封闭试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测定 390
18.6 细胞结合试验:淋巴细胞的细胞表面抗原 393
18.7 自动加样器 396
第十九章 用单向和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放射标记的淋巴细胞蛋白 399
19.1 引言 399
19.2 细胞蛋白的放射标记和提取 401
19.3 细胞蛋白的免疫沉淀法 409
19.4 样品的制备 413
19.5 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18
19.6 单向SDS平板凝胶电泳法 435
19.7 放射自显影术 438
附录 443
A 各种试剂的制备和检验 443
A.1 胎牛血清(FCS) 443
A.2 补体:豚鼠和兔血清 445
A.3 平衡盐溶液(BSS) 447
A.4 Hepes-缓冲平衡盐溶液 449
A.5 营养液(nutritiveCoektail) 450
A.6 2-巯基乙醇(2-ME) 451
A.7 非缓冲平衡盐溶液 452
A.8 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pH7.2—7.4,10倍原液 453
A.9 硼酸盐缓冲液(BBS)0.17M硼酸,0.12MNaCl,pH8.0 453
A.10 1.0M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H7.6 453
A.11 葡萄糖磷酸盐缓冲盐溶液(G-PBS),pH7.6 453
A.12 0.15M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H7.2—7.4 454
A.13 0.28M二甲胂酸盐(Cacodylate)缓冲液,pH6.9 454
A.14 阿氏液 454
A.15 改进的Click氏培养液 454
A.16 火棉胶片-龙胆紫溶液 455
B 实验室玻璃器皿的洗刷和消毒 456
A.17 酸化水 456
B.1 供组织培养工作使用的玻璃器皿的洗刷 457
B.2 实验室玻璃器皿的灭菌 457
C 液体试剂的灭菌 458
C.1 高压灭菌法 458
C.2 膜滤除菌法 459
D 透析袋的制备 460
E 同种异型-条件培养液的制备 461
F 福氏佐剂 462
G 制造商和销售者 464
缩写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