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营养概述 1
第一章 临床营养绪论 1
二、与临床营养有关的重要历史记录 2
三、临床营养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4
四、住院病人的主要营养问题 6
五、营养支持和治疗的主要目的 7
六、营养支持和治疗的主要对象 8
七、营养支持的时机 9
八、营养支持和治疗的方式 9
九、营养支持方式的过渡 10
十、临床营养支持与治疗中新技术的应用 12
二、能量及营养素的来源 14
四、能量 14
三、营养素的基本作用 14
一、营养素的分类 14
第二章 营养学基础 14
五、蛋白质 22
六、脂肪 25
七、碳水化合物(糖类) 30
八、维生素 32
九、常量元素 33
十、微量元素 33
十一、膳食纤维 33
十二、水 35
第三章 健康群体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及膳食指南 36
第一节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36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36
二、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 37
三、历史回顾 38
一、膳食指南的定义 39
第二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39
二、膳食指南发展的重要历史纪录 40
三、中国居民的膳食指南 41
四、其他国家的膳食目标及膳食指南 42
第三节 膳食摄入量调查 45
一、食物记录法 45
二、24小时膳食回顾法 46
三、食物频率问卷法 47
四、膳食历史调查法 48
第四章 食物种类和平衡膳食 49
一、食物种类 49
二、成酸性与成碱性食物 51
三、平衡膳食 51
一、医院膳食分类 53
二、常规膳食 53
第五章 医院膳食 53
三、特殊治疗膳食 56
四、诊断用试验膳食 65
五、代谢膳食 68
第六章 肠内营养制剂 70
第一节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及其组成 70
一、要素制剂 71
二、非要素制剂 76
三、组件制剂 79
四、特殊应用制剂 82
第二节 肠内营养制剂的性质及制备 88
一、肠内营养制剂的性质 88
二、肠内营养制剂的制备 89
第三节 肠内营养制剂的评价 91
一、主要参数 91
二、次要参数 92
第七章 常见肠外营养制剂简介 100
1.静脉注射复方氨基酸(3H) 100
2.静脉注射复方氨基酸(14S) 101
3.静脉注射复方氨基酸(15HBC) 102
4.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F) 103
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 105
6.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105
7.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1) 106
8.静脉注射复方氨基酸(小儿输液用) 108
9.长链脂肪乳注射液(LCT) 110
10.中/长链脂肪乳剂 111
11.微量元素注射液 112
12.微量元素注射液 113
14.静脉多种维生素(儿童) 114
13.静脉多种维生素(成人) 114
第八章 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定 116
一、营养不良及其分类 116
二、易导致PEM的高危人群 117
三、人体组成及营养状况评定方法分类 117
四、人体组成分析 117
五、人体测量 127
六、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131
七、临床检查 143
八、综合营养评定 145
第九章 常见消化道疾病的营养治疗 151
一、急性胃炎 151
二、慢性胃炎 152
三、消化性溃疡 152
四、短肠综合征(SBS) 154
五、麦胶肠病 156
六、热带性口炎性腹泻 157
七、吸收不良综合征 158
八、炎性肠道疾病(IBD) 159
九、肠瘘 161
十、原发性假性肠梗阻 162
十一、反流性食管炎 163
第十章 胰腺、肝脏及胆囊疾病的营养治疗 164
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164
二、慢性胰腺炎 166
三、胰腺癌 168
四、肝脏损伤 170
五、脂肪肝 172
六、肝硬化 173
七、肝性脑病 175
八、胆囊炎和胆石症 178
第十一章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 181
一、高脂蛋白血症 181
二、高血压 185
三、冠心病 186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 189
一、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营养治疗 189
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营养治疗 193
三、机械辅助通气患者的营养支持 194
四、营养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196
第十三章 肾脏疾病的营养治疗 197
一、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198
二、肾脏病人营养状况评定 201
三、肾病综合征的营养治疗 202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营养治疗 207
五、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营养治疗 215
六、透析病人的营养治疗 223
一、贫血 231
第十四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营养支持与治疗 231
二、白血病 235
三、骨髓移植 236
四、出血性疾病 237
五、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239
六、血友病 239
七、白细胞减少症 240
一、2型糖尿病 242
第十五章 内分泌疾病的营养治疗 242
二、糖尿病肾病 254
三、妊娠糖尿病 259
四、儿童、青少年糖尿病 260
五、痛风 261
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263
七、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265
八、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267
九、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阿狄森病) 270
十、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 272
十一、尿崩症 273
十二、功能性低血糖(功能性胰岛素分泌增多) 273
十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74
十四、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低下 276
十五、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277
十六、神经性厌食症 277
十七、骨软化症和佝偻病 278
二、胱氨酸尿症 280
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280
第十六章 遗传化谢性疾病的营养支持和治疗 280
三、Hartnup病 281
四、Ehlers Danlos综合征(EDS) 281
五、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 282
六、经典型同型胱酸尿症 283
七、糖原累积病(GSD) 284
八、半乳糖血症 284
九、果糖血症 285
十、肝豆状核变性(HLD) 285
一、液体 287
第十七章 儿科疾病的营养支持与治疗 287
五、碳水化合物 288
四、脂肪 288
六、维生素 288
三、蛋白质 288
二、热量 288
第二节 小儿营养支持 289
一、营养支持的目的 289
七、电解质及微量元素需要量 289
二、营养和代谢状况测定与监测 290
三、小儿肠外营养 291
四、小儿肠内营养 297
五、肠内营养投入途径 305
六、肠内营养投给方法 306
七、小儿肠内营配方的选择 307
八、监测 307
九、合并症 308
第十八章 癌症病人的营养支持与治疗 310
一、癌症病人常见的营养问题及产生因素 310
二、癌症病人的代谢异常 312
三、癌症病人的营养不良的临床评价 313
四、癌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治疗 314
五、结论 318
第十九章 创伤及感染病人的营养支持 320
一、创伤/感染后的临床及代谢改变 320
二、创伤/感染代谢反应的激发因素 321
三、细胞因子对创伤和烧伤后组织修复的影响 321
四、创伤、烧伤和感染的基本代谢反应 323
五、创伤、烧伤和感染后肠道粘膜屏障损伤与肠道细菌移位 325
六、创伤/感染病人的营养支持 327
第二十章 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治疗 335
一、烧伤后的代谢特点 335
二、烧伤病人的营养障碍 338
三、营养支持治疗的原则 339
四、烧伤病人营养需要量 340
第一节 肠内营养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和临床监测 344
一、肠内营养的定义 344
二、肠内营养适应证 344
第二十一章 肠内营养支持 344
三、禁忌证 346
四、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347
五、肠内营养的临床监测 348
第二节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349
一、胃肠道疾病 349
二、胃肠道外疾病 353
第三节 肠内营养的应用技术 355
一、喂养管的种类与选择 355
二、喂养管放置技术 356
三、肠内营养投给途径 360
四、肠内营养的投给方法 362
第四节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比较 363
一、营养代谢方面 363
二、胰外分泌方面 364
三、小肠 适应方面 364
五、小肠运动 365
六、并发症频率 365
四、基质-诱导的调节 365
七、费用 366
第五节 从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 366
三、现代输液系统的重要作用 368
二、肠外与肠内输液系统的基本要求 368
四、输液泵 368
一、肠外与肠内输液系统的构成 368
第二十二章 肠外与肠内营养输液系统 368
五、导管 369
六、终瑞除菌滤器 371
七、输液袋 371
八、自动配液混合器 372
一、营养支持小组(NST)建立的原因 373
二、营养支持小组的目标 373
第二十三章 临床营养支持小组 373
三、营养支持小组的作用 374
四、营养支持小组的工作内容 374
五、营养支持小组的组成 375
六、营养支持小组各类成员的职责 375
七、临床营养支持小组的组织及管理形式 376
八、营养支持小组中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应用 377
附录1 临床检验参考值 379
附录2 常用临床营养缩略语及中英文全称 385
第一节 小儿营养特点 387
附录3 常见中国食物的参考英文译名 389
附录4 国内常见肠内营养制剂、导管及输液泵简介 392
参考文献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