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通信卫星发展的头二十年(1962—1982) 1
1-1 原始系统 1
1-2 美国国内第二代通信能力 5
1-3 早期的国际系统、地区系统和外国系统 10
1-4 美国在法律和条例方面的演变 12
1-5 卫星服务授权的管制 15
第二章 系统的描述、部署和成本 20
2-1 空间段和发射的考虑 20
2-2 地面段 25
2-3 特有的优点和问题 27
2-4 系统和设备的经济考虑 30
第三章 卫星轨道、发射顺序与进入站位 35
3-1 卫星轨道 35
3-2 发射顺序 42
3-3 站位保持:轨道几何学 46
第四章 通信卫星 51
4-1 稳定 51
4-2 电源 71
4-3 第二级推进器 76
4-4 卫星天线 77
4-5 遥测、跟踪与指令 79
4-6 卫星系统:总的考虑 81
5-1 关于通信频率和带宽的考虑 86
第五章 星载通信系统 86
5-2 极化和频率复用 87
5-3 转发器和中继站的信道划分 89
5-4 功率放大器和非线性 91
5-5 接收机及噪声的考虑 97
5-6 性能准则 110
第六章 地面站和地面通信线路 113
6-1 天线 113
6-2 低噪声接收机:系统噪声温度 116
6-3 凌日中断 122
6-4 大功率放大器 122
6-6 地面中继线路和分配系统 123
6-5 地面站支持系统和电子设备 123
6-7 传输系统中的信号和噪声电平 125
第七章 空间通信中继线路 127
7-1 空间中继线路的几何结构 127
7-2 卫星轨道位置 130
7-3 卫星上行中继线路 130
7-4 卫星下行中继线路 132
7-5 总的空间中继线路 133
7-6 一般中继方程 135
7-7 干扰源 135
第八章 线性系统和信号:基本原理概述 141
8-1 双口网络 141
8-2 窄带信号 150
8-3 带通系统 155
8-4 信号的相关:能量和功率密度 161
第九章 随机过程与噪声 167
9-1 随机过程 167
9-2 窄带噪声 178
9-3 噪声的表示法 185
第十章 模拟调制 194
10-1 定义 194
10-2 调幅 195
10-3 角调制 205
第十一章 数字通信 224
11-1 取样原理 224
11-2 脉冲幅度调制 230
11-3 脉冲编码调制 232
11-4 脉冲时间调制 238
11-5 调制 239
11-6 数字信号传输 239
11-7 数字信号的检测 243
11-8 检测过程中的统计判决 251
11-9 数字信号传输中的相干检测 258
11-10 数字信号传输中的非相干检测 263
11-11 数字系统的性能 263
第十二章 编码和前向纠错 268
12-1 理论信道容量 268
12-2 编码概念 270
12-3 有纠错的通信信道 271
12-4 分组码 281
12-5 循环码 287
12-6 最小汉明距离:汉明码 291
12-7 卷积码 293
12-8 基本线性开关电路 294
12-9 译码技术和纠错码的性能 296
第十三章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 306
13-1 非线性 306
13-2 码间干扰 314
第十四章 通信网与系统 322
14-1 多路复用 322
14-2 卫星的多址方式 326
14-3 频分多址 327
14-4 单路单载波 333
14-5 时分多址 334
14-6 码分多址 338
14-7 可变地址按需分配 339
14-8 多址技术的比较 339
14-9 多路话音 342
14-10 FM-FDMA电视信道 345
14-11 数字数据信道 346
附录 351
A.太阳相对于一个地球-卫星飞行体的视在运动 351
B.傅氏分析概要 359
C.希尔伯特变换 372
D.场、矢量及矩阵表示法 376
E.1962年到1982年以来所部署的主要系统的特性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