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邓小平理论 1
邓小平理论是跨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1
第一节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
目录 1
第二节 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4
第一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8
第一节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
第三节 坚持实践标准,在探索中开拓前进 11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13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 13
第二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
第三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19
第三章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9
第二节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
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
第四章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23
第一节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3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4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 26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 28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国际环境 28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0
第三节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 3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33
第一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33
第二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34
第三节 正确坚持和发展四项基本原则 35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37
第一节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37
第二节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 38
第三节 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9
第八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1
第一节 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
第二节 坚持“两手抓”,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42
第三节 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培养“四有”新人 43
第九章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45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 4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47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49
第十章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统一 49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含义和根据 51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53
第二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与实践 55
第一章 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 55
第一节 市场经济及其形成与发展 55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56
第三节 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运行机制 58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基本框架 66
第三节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68
第一节 企业制度 72
第三章 现代企业制度与资产经营 72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5
第三节 资产经营 78
第四章 市场体系 84
第一节 市场体系概述 84
第二节 商品市场 85
第三节 要素市场 88
第五章 宏观经济调控 93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及其必要性 93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和目标 95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98
第六章 社会保障体系 103
第一节 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与功能 103
第二节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07
附录 112
第三编 管理经济学 119
第一章 绪论 119
第一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9
第二节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120
第二章 市场供求机制分析 126
第一节 供求法则 126
第二节 需求弹性分析 142
第三章 生产决策分析 154
第一节 生产函数 154
第二节 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 168
第三节 规模经济性分析 173
第一节 管理决策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178
第四章 成本利润分析 178
第二节 成本函数 181
第三节 收入与利润分析 190
第四节 贡献分析法及其应用 193
第五节 盈亏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194
第五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 197
第一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197
第二节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201
第三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206
第四节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211
第六章 价格决策分析 218
第一节 成本加成定价与增量分析定价 218
第二节 差别定价 220
第三节 多产品定价 224
第四节 企业内部的结转定价 228
附录 231
第四编 现代生产管理 233
第一章 现代生产管理导论 233
第一节 现代企业与外部环境 233
第二节 我国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弊端与更新 235
第三节 现代生产管理的发展与组织创新 237
第二章 现代生产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 241
第一节 现代生产系统设计 241
第二节 现代生产系统控制技术 251
第三节 现代生产系统现场管理 260
第三章 现代生产管理新方式 264
第一节 工业工程 264
第二节 成组技术 267
第三节 准时制生产方式(JIT) 272
第一节 GB/T19000-IS09000系列标准 283
第四章 GB/T19000-IS09000系列标准与全面质量管理 283
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标准概念 287
第三节 质量体系认证 291
第四节 IS09000系列标准与全面质量管理 299
第五章 企业技术进步与产品开发 302
第一节 企业技术进步 302
第二节 企业产品开发 310
第六章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315
第一节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概述 315
第二节 制造资源计划的演进与工作程序 316
附录 326
第一章 公司理财概述 333
第一节 公司理财对象 333
第五编 公司理财 333
目录 333
第二节 理财职能与目标 335
第三节 理财观念和理财环境 336
第二章 公司融资 339
第一节 金融市场 339
第二节 融资因素 341
第三节 金融资产估价 345
第三章 公司筹资 348
第一节 筹资规模与资本金制度 348
第二节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筹资决策 351
第四章 主权资本筹措 357
第一节 吸收直接投资 357
第二节 股票筹资 358
第三节 可调换证券与认股权证 361
第五章 债务资金筹措 365
第一节 银行借款 365
第二节 商业信用 367
第三节 融资租赁 368
第四节 公司债券 369
第六章 公司投资 371
第一节 投资概述 371
第二节 投资决策 375
第三节 投资分析 381
第七章 杠杆原理 387
第一节 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 387
第二节 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 389
第三节 企业风险与复合杠杆 392
第八章 股利分配 393
第一节 股利理论 393
第二节 股利策略 395
第三节 股利避税及股票回购与分割 398
第九章 资产营运 400
第一节 固定资产管理 400
第二节 流动资产管理 405
第三节 存货与营运资金管理 413
第十章 财务计划 417
第一节 财务计划内容与程序 417
第二节 财务计划编制 418
第三节 财务计划指标体系 424
第一节 公司合并 427
第十一章 公司合并、终止与清算 427
第二节 公司终止与清算 432
第六编 财务报告分析 435
第一章 财务报告概述 435
第一节 财务报告的内容与作用 435
第二节 阅读与分析财务报告的基本知识 437
第三节 财务报告分析方法 443
第二章 会计报表 446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 446
第二节 损益表及其附表 456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 460
第四节 合并会计报表 464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的一般分析 466
第三章 财务报告的一般分析 466
第二节 损益表及其附表的一般分析 476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的一般分析 485
第四章 财务报告的综合分析 486
第一节 比率分析 486
第二节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495
第三节 综合系数分析 497
第四节 我国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98
第五章 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500
第一节 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概述 500
第二节 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501
附录 504
第一章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515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515
第七编 工商企业经济法 515
第二节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517
第三节 搞好企业法制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和步骤 519
第二章 民法是企业实现依法经营管理的基本法 523
第一节 民法的概述 523
第二节 有关法人制度的主要规定 524
第三节 有关物权制度的主要规定 525
第四节 有关债权制度的主要规定 526
第五节 有关知识产权制度的主要规定 529
第六节 有关代理和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规定 531
第三章 企业法是国有企业实现转换经营机制目标的重要法律依据 533
第一节 企业法概述 533
第二节 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法律规定 534
第三节 国有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法律规定 535
第四章 公司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法律根据 540
第一节 公司法概述 540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组公司制企业的基本规定 542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组公司制企业对组织机构的法律要求 545
第五章 合同法是维护企业公平交易的重要法律规范 548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548
第二节 合同法规定的合同一般原理 551
第三节 我国现行“三大合同法”的不同规定 559
第六章 工业产权法是企业实现科技兴企的重要法律保障 562
第一节 工业产权法概述 562
第二节 有关商标法的主要规定 563
第三节 有关专利法的主要规定 566
第七章 税收法是规范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宏观管理法 572
第一节 税收法概述 572
第二节 税法的主要规定 573
第三节 税收征管法的主要规定 577
第八章 质量法是企业实现质量战略目标的重要法律手段 579
第一节 质量法概述 579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的主要规定 580
第三节 标准化法、计量法的主要规定 583
第九章 财务管理法是企业实现依法理财的重要法律保证 586
第一节 财务管理法概述 586
第二节 有关会计法的主要规定 587
第三节 有关审计法的主要规定 590
第十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企业公平交易的“经济宪法” 594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594
第二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596
第三节 对不正当竞争的监督检查 599
第十一章 劳动法是协调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的基准法 601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601
第二节 劳动法规定的基本劳动制度 602
第三节 劳动争议处理 606
第十二章 争讼法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607
第一节 企业争讼法概述 607
第二节 有关仲裁法的主要规定 608
第三节 有关民事诉讼法的主要规定 612
第四节 有关行政诉讼法的主要规定 616
附录 621
第八编 企业战略管理 627
第一章 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627
第一节 企业系统结构 627
第二节 企业战略概念及特征 628
第三节 企业战略管理 631
第二章 企业战略系统 635
第一节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635
第二节 企业战略方案构成 637
第三节 企业战略体系 642
第四节 企业战略决策 643
第三章 企业战略分析 646
第一节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646
第二节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651
第三节 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655
第四章 企业发展战略 663
第一节 创新战略 663
第二节 企业一体化战略 667
第三节 企业多角化战略 669
第四节 企业集团化战略 671
第五章 企业竞争战略 673
第一节 竞争分析 673
第二节 竞争战略 675
第三节 竞争优势 677
第六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681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概述 681
第二节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管理 683
第三节 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战略联盟 685
第七章 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与控制 689
第一节 企业战略制定 689
第二节 企业战略实施 696
第三节 企业战略控制 699
附录 703
目录 707
第九编 国际贸易与金融 707
第一章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707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707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708
第三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709
第二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711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711
第二节 关税 713
第三节 非关税壁垒 717
第四节 鼓励出口措施 720
第一节 关贸总协定概述 725
第三章 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 725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简介 729
第三节 GATT、WTO与中国 733
第四章 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贸易术语 736
第一节 国际贸易惯例概述 736
第二节 国际贸易术语及有关惯例 736
第三节 主要国际贸易术语简介 739
第四节 贸易术语的运用 744
第五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本条款 746
第一节 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 746
第二节 装运与保险条款 753
第三节 价格与支付条款 761
第四节 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 774
第一节 交易磋商 780
第六章 合同的商订与履行 780
第二节 书面合同的订立 787
第三节 合同的履行 788
第七章 外汇及其管理 792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792
第二节 外汇市场与外汇业务 796
第三节 外汇风险管理 802
第四节 外汇管理与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制度 807
第五节 我国对外经贸企业的外汇管理 812
附录 815
第十编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819
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 819
第一节 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819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现代管理的共同趋势 820
第三节 传统的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821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 823
第五节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执行者 823
第二章 职务分析 825
第一节 职务分析的基本概念及术语 825
第二节 职务分析的意义 825
第三节 职务分析常用的方法及步骤 825
第四节 职务说明书的编写 831
第三章 人力资源规划 833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与用途 833
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过程 833
第三节 人力资源预测 835
第四节 人力供给与人力需求的平衡方法 839
第五节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840
第一节 人员流动 841
第四章 人员的招聘与调配 841
第二节 人员招聘 843
第三节 人员调配 847
第五章 管理干部的评估 849
第一节 管理干部评估工作概述 849
第二节 我国管理干部评估方法及其改进 851
第三节 现代多维综合评估制度 851
第六章 绩效考评 856
第一节 绩效考评概述 856
第二节 绩效考评的技术 858
第三节 绩效考评的实施 863
第七章 员工激励 865
第一节 激励概述 865
第二节 激励理论 866
第三节 奖励与惩罚 870
第八章 工资管理 872
第一节 工资的功能、原则和形式 872
第二节 结构工资制的有效运用 874
第九章 员工培训和发展 879
第一节 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意义 879
第二节 员工培训的目的和方法 879
第三节 员工培训系统的设计 881
第四节 员工职业发展设计 883
附录 885
第十一编 市场营销 893
第一章 营销观念 893
第一节 营销——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经营导向 893
第二节 顾客满意——营销导向的深化 896
第二章 STP决策 900
第三章 营销战略及其选择 905
第一节 企业业界地位的营销原则 905
第二节 产品寿命周期的营销战略原则 907
第三节 SWOT的营销战略原则 909
第四节 营销战略的构造 911
第四章 市场调查 912
第一节 市场调查内容与程序 912
第二节 调查方法 914
第五章 营销策划 924
第一节 营销策划程序 924
第二节 SWOT分析方法 926
第一节 产品概念 930
第六章 产品策略 930
第二节 品牌决策 934
第七章 定价策略 940
第一节 定价原理 940
第二节 定价策略 944
第八章 分销渠道策略 948
第一节 分销渠道及其结构 948
第二节 分销渠道的选择和管理 951
第三节 批发商 956
第四节 零售商 959
第九章 促销组合 967
第一节 促销的概念与功能 967
第二节 促销的方式及基本策略 968
第三节 促销组合 968
第一节 广告程序 971
第十章 广告策略 971
第二节 广告调查 972
第三节 广告决策 973
第四节 广告效果检测 982
第十一章 营业推广 985
第一节 营业推广的概述 985
第二节 常用的营业推广的工具 987
第三节 营业推广的管理 990
第十二章 业务员队伍的管理 994
第一节 企业业务员队伍的规划 994
第二节 企业业务员队伍的管理 996
第十三章 公共关系 999
第一节 公关活动的类型 999
第二节 公关活动的管理 1001
附录 1003
第十二编 企业领导方法与艺术 1013
第一章 导论 1013
第一节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 1013
第二节 领导的科学概念 1016
第三节 领导环境理论 1019
第二章 企业领导概述 1025
第一节 企业领导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1025
第二节 企业领导者 1026
第三节 造就职业化企业家队伍 1031
第三章 企业领导方法 1034
第一节 领导方法概述 1034
第二节 党的三大基本领导方法 1035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 1037
第四节 领导者的思维方法 1039
第四章 用权的方法与艺术 1042
第一节 企业领导者的权力 1042
第二节 领导者行使权力的方法与艺术 1044
第三节 领导者授权的方法与艺术 1046
第四节 领导者的统御力 1048
第五章 决策的方法与艺术 1051
第一节 企业领导决策概述 1051
第二节 科学决策 1052
第三节 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途径 1054
第六章 用人的方法与艺术 1058
第一节 企业领导者的选人用人 1058
第二节 企业内部人才的管理与开发 1062
第三节 企业管理人员的聘任 1063
第七章 激励的方法与艺术 1065
第一节 激励的理论、作用和模式 1065
第二节 激励的方法途径 1067
第三节 领导激励的原则 1070
第八章 协调的方法与艺术 1072
第一节 协调的意义与类型 1072
第二节 内部关系的协调 1073
第三节 外部关系的协调 1075
第九章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与艺术 1077
第一节 摆脱忙乱的方法 1077
第二节 科学运用时间的方法 1078
第三节 组织会议的方法 1080
附录 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