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现代教学论 1
第一章 教学论及其发展趋势 1
第一节 教学论及其基本范畴 1
一、教学论的概念 1
二、教学论的基本范畴 5
第二节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 9
一、传统教学论 9
二、现代教学论 13
三、当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 17
第三节 我国教学论的发展及其任务 21
一、我国教学论的发展 21
二、我国教学论面临的新任务 27
第二章 教学与发展 31
第一节 关于人的发展问题 31
一、关于人的发展的概念 31
二、人的发展与遗传 34
三、人的发展与教育 39
第二节 教学与发展的学说 41
一、成熟优势说 41
二、学习优势说 47
三、活动决定说 59
第三节 教学对人发展的作用 63
一、教学的特点 63
二、教学的职能 66
三、教学的作用 72
第三章 教学系统 75
第一节 教学系统概述 76
一、教学系统的方法论原理 76
二、关于教学系统的界说 78
三、教学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82
第二节 教师 86
一、教师在教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86
二、教师的教学风格 88
三、教师的教学行为 90
第三节 学生 97
一、学生在教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97
二、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能力和情感特性与教学 98
三、学生的学习行为 101
第四节 教学条件 104
一、教材 104
二、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设备 107
第五节 教学环境 109
一、环境及其对教学系统的作用 109
二、教学系统对环境的利用 112
第四章 教学过程 116
第一节 教学过程概述 116
一、关于教学过程的界说 116
二、教学过程的层次 120
第二节 教学规律 125
一、关于教学规律的探讨 125
二、教学基本规律的说明 129
三、教学的心理规律、生理规律以及其它规律 134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体育教学 135
一、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和教学规则 135
二、教学原则是一个发展的范畴 138
三、教学原则与体育教学 142
第五章 教学模式 149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149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149
二、教学模式的发展 152
三、当代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 154
第二节 几种有影响的教学模式 155
一、“系统学习” 155
二、“程序学习” 159
三、“掌握学习” 167
四、“发现学习” 178
五、“范例学习” 192
第三节 教学模式的选择 200
第六章 教学最优化 206
第一节 教学最优化的概念和标准 206
一、教学最优化的概念 206
二、教学最优化的标准 211
第二节 教学最优化的设计 215
一、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方法论要求 215
二、教学最优化设计的基本方法 216
三、单元教案的编制 228
第三节 教学最优化的实施 231
一、教学最优化实施的合力 231
二、教学最优化实施的展开 234
三、教学最优化实施的调控 236
第四节 教学最优化的评价 242
第七章 教学评价 247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247
一、教学评价及其发展 247
二、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功能 251
三、教学评价的原则 255
第二节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258
一、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258
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 276
第三节 学生学习的评价 281
一、学习评价的内容和分类 281
二、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88
下编 体育教学 300
第八章 体育课程 300
第一节 课程及其制约因素 301
一、课程的概念 301
二、课程的类型 303
三、制约课程的因素 307
第二节 体育课程及其发展 311
一、体育课程的内涵 311
二、体育课程的发展 312
第三节 体育课程的设置、内容和制订原则 320
一、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 320
二、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 325
三、体育课程编订的原则 329
第三节 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 333
一、体育课程目标 333
二、体育教学目标 337
三、体育课程目标体系问题 344
第九章 体育教学方法 347
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347
一、体育教学方法及其作用 347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350
三、体育教学方法分类 353
第二节 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355
一、视觉信息类体育教学方法 356
二、听觉信息类体育教学方法 358
三、动觉、触觉、本体感觉信息类体育教学方法 360
四、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361
第三节 体育教学手段 363
一、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和作用 363
二、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 365
第四节 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366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366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 369
三、体育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375
第十章 体育课 377
第一节 体育课及其特点 378
一、体育课的概念 378
二、体育课的特点 379
第二节 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 381
一、体育课的类型 381
二、体育课的结构 384
第三节 体育课的负荷 388
一、体育课的生理负荷 389
二、体育课的心理负荷 393
第四节 体育课的进行 403
一、体育课应遵循的原理 403
二、体育课进行的基本程序 406
第十一章 体育教学管理 423
第一节 体育教学管理的意义和特点 423
一、体育教学管理的意义 423
二、体育教学管理的特点 426
第二节 体育教学管理的领域和原则 427
一、体育教学管理的领域 427
二、体育教学管理的原则 429
第三节 体育教学管理的基本环节 432
一、计划 432
二、执行 433
三、检查 434
四、总结 434
第四节 体育教研室及其建设 435
一、体育教研室的职能 435
二、体育教研室的建设 436
第五节 体育教学管理评估 440
一、体育教学管理评估的意义和目的 440
二、体育教学管理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 441
三、体育教学管理评估的种类和方法 444
第十二章 国外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446
第一节 体育教学任务 447
第二节 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 453
第三节 体育教学原则 464
第四节 体育教学方法 472
第五节 体育课的组织工作 480
第六节 体育课的评价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