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发展史略 1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 1
第二节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经济变化 5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 11
第五节 黑龙江省经济面貌的巨大变化 21
第二章 产业结构的特点及调整构想 24
第一节 地区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条件 24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特点 26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 29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33
第三章 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划 36
第一节 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36
第二节 省域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 41
第三节 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划 43
第四章 城市体系的发展 58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58
第二节 建国以来的城市的发展 62
第三节 城市体系的特点 65
第四节 城市体系的合理构筑与发展完善 70
第一节 城镇现状 77
第五章 城镇的发展和特点 77
第二节 城镇形成的历史特点 81
第三节 城镇发展的设想 83
第六章 煤炭工业城市的发展 87
第一节 基本情况分析 87
第二节 发展中的问题及表现形态 89
第三节 发展设想及目标模式 93
第四节 机制转变的原则及对策 96
第一节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99
第七章 油城大庆的发展 99
第二节 工业部门结构 101
第三节 工业发展阶段 110
第四节 发展的构想与对策 113
第八章 改革与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 133
第一节 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33
第二节 农村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139
第三节 建立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144
第九章 农村土地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49
第一节 当前土地制度对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149
第二节 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向 154
第三节 改革建议 158
第十章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情况与对策 16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考察问题的一般原则 160
第二节 对杂粮产区的考察分析 162
第三节 对麦豆产区的考察分析 164
第四节 对城市郊区的考察分析 167
第五节 对山区半山区的考察分析 169
第六节 条件分析与总体对策 170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利用与剩余情况 173
第十一章 农业劳动力利用与转移的途径 173
第二节 劳动力利用与转移的限制因素 175
第三节 劳动力利用与转移的对策 181
第十二章 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 191
第一节 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191
第二节 发展类型与发展对策 196
第十三章 乡镇企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和解决对策 203
第一节 发展状况 203
第二节 影响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207
第三节 解决对策 214
第一节 从垦区系统内部考察 221
第十四章 垦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221
第二节 从垦区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考察 230
第三节 改革是垦区发展商品经济的根本对策 236
第十五章 林业发展的危机及其解救途径 239
第一节 国家的重点林区 239
第二节 资源枯竭经济危困和生态恶化的严峻局面 241
第三节 治危兴林的途径 246
第十六章 再生物资经济 259
第一节 再生物资的性质 259
第二节 再生物资行业的建立与发展 262
第三节 再生物资的经营模式 263
第四节 发展再生物资经济的重要形式 266
第五节 再生物资生产资料市场 270
第六节 再生物资开发的有效措施 274
第十七章 对苏边境贸易的发展 278
第一节 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条件 278
第二节 历史与当前形势 281
第三节 积极作用 284
第四节 战略措施 285
附录:黑龙江省主要经济统计资料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