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血液学发展史 3
第一节 血液学的发展简史 3
第二节 我国血液学发展概况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6
第二章 传统医学中的血液学 12
第一节 传统医学对血液生理的认识 12
第二节 贫血 13
第三节 溶血 15
第四节 出血 16
第五节 发热 18
第六节 肝脾肿大 21
第三章 血液成分和理化性质 23
第一节 血液成分 24
第二节 血液理化性质 28
第三节 血液流变学 32
第四章 造血器官组织学 38
第一节 胎儿造血及出生后造血 38
第二节 骨髓 40
第三节 淋巴结 48
第四节 脾脏 55
第五节 胸腺 58
第六节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60
第一节 造血组织的发育 67
第五章 血细胞的发生 67
第二节 细胞间相互关系 77
第三节 造血微环境 83
第四节 血细胞生成和分化的调控 88
第六章 骨髓检查及血细胞形态学 103
第一节 骨髓及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103
第二节 瑞特染色下的血细胞形态 112
第三节 位相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 124
第四节 荧光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 127
第五节 血细胞的组织化学 132
第六节 血细胞免疫学表型 149
第一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 178
第七章 电子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 178
第二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 194
第八章 骨髓活体组织检查 206
第九章 血液抗原与免疫应答 221
第一节 红细胞抗原 222
第二节 血小板、白细胞抗原 236
第三节 与免疫有关的血浆蛋白质 244
第四节 免疫应答 256
第十章 血液学的细胞生物学 269
第一节 造血细胞的分析研究——体外培养的造血细胞 269
第二节 造血细胞综合性研究的探讨 279
第一节 血液学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90
第十一章 血液学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 290
第二节 恶性血液病 301
第三节 出血和血栓性疾病 310
第四节 遗传性溶血性疾病 316
第五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血液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323
第十二章 血液与遗传 330
第一节 血液病的细胞遗传学 331
第二节 血液病的分子遗传学 338
第三节 杂合子检测 342
第四节 产前诊断和基因诊断 342
第一节 血容量的测定 349
第十三章 放射性核素在血液学中的应用 349
第二节 红细胞的标记、生成、破坏和动力学研究 351
第三节 白细胞的标记、动力学研究和炎症显象 354
第四节 血小板的标记、动力学研究和血栓显象 357
第五节 维生素B12和叶酸代谢研究 359
第六节 骨髓显象和脾显象 360
第七节 血液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366
第十四章 血液病的特点、病史与检查 369
第一节 血液病的范围及特点 369
第二节 血液病的病史与体格检查 370
第三节 血象检查 374
第一节 红细胞的组成 379
第十五章 红细胞的组成、代谢和功能 379
第二篇 红细胞及其疾病 379
第二节 红细胞的代谢 384
第三节 红细胞的功能 394
第十六章 血红蛋白的结构、生物化学及降解 398
第一节 血红素 399
第二节 珠蛋白 401
第三节 血红蛋白的降解 409
第十七章 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413
第一节 红细胞膜的组成 413
第二节 红细胞膜的结构 417
第三节 红细胞膜的功能 421
第一节 红系造血干细胞 425
第十八章 红细胞动力学 425
第二节 红细胞生成动力学模型 428
第三节 红细胞的破坏 432
第四节 红细胞的有效和无效造血 435
第五节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437
第十九章 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代谢 442
第一节 铁的代谢 442
第二节 叶酸的代谢 446
第三节 维生素B12的代谢 449
第二十章 贫血及其他红细胞疾病总论 453
第一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462
第二十一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 462
第二节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范科尼贫血) 478
第三节 再生障碍危象 480
第四节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482
第二十二章 巨幼细胞贫血 491
第二十三章 铁代谢障碍所致红细胞病 511
第一节 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 511
第二节 铁粒幼细胞贫血 522
第三节 运铁蛋白缺乏症 527
第四节 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和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528
第五节 血色病 530
第一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537
第二十四章 红细胞膜先天异常所致溶血性贫血 537
第二节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542
第三节 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544
第四节 刺状红细胞增多症 546
第五节 遗传性干瘪红细胞增多症 548
第二十五章 红细胞酶缺乏所致溶血性贫血 552
第一节 概论 552
第二节 红细胞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555
第三节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568
第四节 其他红细胞酶缺乏症 572
第一节 异常血红蛋白 578
第二十六章 珠蛋白合成异常所致溶血性贫血 578
第二节 血红蛋白S 600
第三节 血红蛋白C、D、E 604
第四节 不稳定血红蛋白 606
第五节 血红蛋白M 609
第六节 氧亲和力改变的血红蛋白 611
第七节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613
第八节 类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624
第二十七章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28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概论 628
第二节 温抗体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36
第三节 冷抗体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41
第四节 兼有温、冷双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43
第五节 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43
第六节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 647
第二十八章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663
第二十九章 红细胞机械性损伤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674
第一节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 674
第二节 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 675
第三节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676
第三十章 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及微生物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681
第一节 化学物质所致溶血性贫血 681
第二节 物理因素所致溶血性贫血 682
第三节 生物毒素所致溶血性贫血 683
第四节 微生物所致溶血性贫血 684
第三十一章 急性失血性贫血 687
第三十二章 其他贫血 692
第一节 慢性肾性贫血 692
第二节 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695
第三节 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 698
第四节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 701
第五节 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 703
第六节 风湿病所致贫血 709
第三十三章 血红素及卟啉异常 713
第一节 卟啉病 713
第二节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723
第三节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731
第三十四章 红细胞增多症 734
第一节 概论 734
第二节 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 738
第三节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739
第四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744
第三十五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753
第三篇 白细胞及其疾病 769
第三十六章 中性粒细胞的结构、生化与功能 769
第一节 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性质 769
第二节 中性粒细胞与宿主防御 778
第三节 中性粒细胞趋化信息的传递途径 785
第四节 低相对分子质量G蛋白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调节 789
第五节 中性粒细胞与组织损伤 791
第六节 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调节 794
第三十七章 粒细胞动力学及其他 798
第一节 粒细胞的生成、分布和命运 798
第二节 粒细胞的生成调节 800
第三节 粒细胞动力学 802
第三十八章 单核-巨噬细胞的生化与功能 811
第一节 单核-巨噬细胞的形态和发生 811
第二节 单核-巨噬细胞的代谢特征 816
第三节 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及表达产物 822
第四节 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829
第三十九章 单核-巨噬细胞动力学及其他 838
第一节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与成熟 838
第二节 单核-巨噬细胞的动力学 841
第三节 单核-巨噬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842
第四十章 淋巴细胞 845
第一节 淋巴细胞膜表面分子 845
第二节 淋巴细胞的分类及功能 859
第三节 淋巴细胞的发育 868
第四十一章 淋巴细胞的生化与功能 875
第一节 淋巴细胞代谢的一般特征 875
第二节 淋巴细胞分群及其表面标志 876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 885
第四节 细胞介导免疫和细胞调节 899
第四十二章 粒细胞疾病总论 905
第一节 粒细胞疾病的分类 905
第二节 粒细胞疾病的一般表现 909
第四十三章 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 911
第一节 概论 911
第二节 各类粒细胞减少 916
第三节 急性粒细胞缺乏 922
第四十四章 粒细胞功能缺陷 926
第一节 体液因素的异常 926
第二节 细胞的异常——Chédiak-Higashi综合征 927
第三节 先天性白细胞黏附蛋白缺乏症 928
第四节 慢性肉芽肿病 929
第五节 其他细胞异常 930
第四十五章 粒细胞增多 932
第一节 中性粒细胞增多 932
第二节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934
第三节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940
第四十六章 白血病总论 942
第一节 定义 942
第二节 发展史 942
第三节 我国白血病研究的发展 949
第四节 展望 951
第一节 白血病流行病学 954
第四十七章 白血病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954
第二节 白血病病因学 965
第四十八章 急性白血病 975
第四十九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998
第五十章 少见类型白血病及类白血病反应 1008
第一节 少见类型白血病 1008
第二节 类白血病反应 1020
第五十一章 恶性淋巴瘤 1028
第一节 淋巴网状系统疾病总论 1028
第二节 恶性淋巴瘤的流行病学 1030
第三节 霍奇金病 1035
第四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 1046
第五节 其他淋巴组织性疾病 1069
第五十二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1075
第一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075
第二节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1080
第五十三章 浆细胞病 1084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 1085
第二节 巨球蛋白血症 1099
第三节 重链病 1101
第四节 淀粉样变性 1103
第五节 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1107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113
第五十四章 免疫缺陷病 1113
第二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126
第五十五章 恶性组织细胞病 1130
第五十六章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1142
第五十七章 脂质贮积病 1153
第一节 戈谢病 1154
第二节 尼曼-皮克病 1157
第三节 神经节苷脂贮积病 1159
第四节 岩藻糖苷贮积症 1160
第五节 其他脂质贮积病 1160
第五十八章 脾功能亢进 1163
第一节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1170
第五十九章 骨髓纤维化 1170
第二节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1179
第四篇 血栓与止血 1185
第六十章 血管的结构、功能和在止血中的作用 1185
第一节 血管的基本结构 1185
第二节 血管的功能 1186
第三节 血管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1194
第六十一章 血小板的生化、代谢和功能 1196
第一节 血小板的结构与成分 1196
第二节 血小板膜糖蛋白 1199
第三节 血小板的脂质代谢 1203
第四节 血小板功能 1208
第五节 血小板功能的调节 1214
第六十二章 巨核细胞 1220
第一节 巨核细胞生成 1220
第二节 巨核细胞的形态学 1223
第三节 巨核细胞的生理功能 1224
第四节 巨核细胞的病理异常 1224
第五节 巨核细胞生成的调控 1226
第六十三章 凝血机制及其调节 1231
第一节 血液凝固概述 1231
第二节 凝血因子及其分子生物学 1232
第三节 凝血过程 1246
第一节 生理性抗凝血因子 1256
第六十四章 抗凝机制及其调节 1256
第二节 病理性抗凝血因子 1260
第六十五章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271
第一节 纤维蛋白溶解的机制 1271
第二节 纤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1280
第三节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1282
第六十六章 出血性疾病总论 1284
第一节 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1284
第二节 出血性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286
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1292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1295
第五节 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1299
第六节 出血性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 1310
第六十七章 血小板量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 1312
第一节 遗传性和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312
第二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317
第三节 其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329
第四节 血小板增多 1344
第六十八章 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 1351
第一节 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 1351
第二节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 1362
第六十九章 血管因素所致出血 1367
第一节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1367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 1374
第三节 单纯性紫癜 1381
第四节 其他血管因素所致的紫癜 1382
第七十章 血管性血友病 1385
第一节 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 1385
第二节 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 1392
第七十一章 遗传性血浆凝血因子缺陷的出血 1394
第一节 血友病 1394
第二节 依赖维生索K凝血因子缺陷症 1414
第三节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1419
第四节 遗传性凝血因子联合缺乏症 1427
第一节 严重肝脏疾病所致的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症 1431
第七十二章 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 1431
第二节 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异常症 1434
第三节 获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 1436
第四节 获得性其他抗凝物质 1439
第七十三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42
第七十四章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1458
第七十五章 血栓形成和抗血栓疗法 1463
第一节 血栓的结构分类 1463
第二节 与血栓形成有关的因素 1464
第三节 先天性抗凝、纤溶因子缺陷所致血栓形成 1473
第四节 血栓形成的实验室诊断 1483
第五节 抗栓和溶栓疗法 1485
第五篇 其他血液病及血液学有关问题 1499
第七十六章 小儿及儿童血液及血液病的特点 1499
第一节 胎儿造血系统的发育特点 1499
第二节 小儿及儿童血液系统的特点 1502
第三节 小儿及儿童血液病的特点 1506
第七十七章 老年血液及血液病特点 1520
第一节 老年血液特点 1520
第二节 老年血液病特点 1524
第七十八章 职业中毒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1532
第一节 铅中毒 1532
第二节 苯中毒 1535
第三节 砷中毒 1538
第四节 砷化氢中毒 1540
第五节 农业杀虫剂中毒 1541
第六节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 1543
第七十九章 电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1547
第一节 重要性与研究范围 1547
第二节 电离辐射引起血液系统变化的各种影响因素 1547
第三节 电离辐射对造血系统损伤的发病机制 1549
第四节 急性照射时的血液系统变化 1550
第五节 亚急性照射所致血液系统变化 1557
第六节 小剂量电离辐射反复作用或慢性作用时的血液系统变化 1558
第七节 电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远期效应及与某些血液病发病的关系 1561
第八节 血液及其有形成分、造血组织的输注或移植在治疗放射损伤中的应用 1568
第八十章 药物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1576
第八十一章 血液病与妇产科的关系 1585
第一节 妊娠期可能出现的血液病 1585
第二节 血液病合并妊娠 1592
第三节 血液病与妇科 1597
第八十二章 血液病与外科的关系 1600
第一节 血液病的外科手术问题 1600
第二节 血液病在外科中引起的诊断问题 1608
第三节 外科疾病引起的血液改变 1609
第四节 外科手术引起的血液改变 1610
第一节 血液病的神经系统表现及治疗 1616
第八十三章 血液病的其他并发症 1616
第二节 血液病的口腔科并发症 1621
第三节 血液病的皮肤科并发症 1623
第八十四章 全血和血细胞的临床应用 1626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证 1626
第二节 输血禁忌证 1630
第三节 输血反应和并发症 1631
第八十五章 骨髓移植 1642
第一节 概论 1642
第二节 同基因骨髓移植 1643
第三节 异基因骨髓移植 1644
第一节 自体骨髓移植方法 1660
第八十六章 自体骨髓移植 1660
第二节 自体骨髓移植后造血与免疫功能的恢复 1665
第三节 自体骨髓移植的临床疗效 1666
第四节 自体骨髓移植后的治疗 1670
第八十七章 其他来源造血干细胞的应用 1676
第一节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1676
第二节 脐血造血细胞的临床应用 1681
附录Ⅰ 实验室常用检查参考值 1687
附录Ⅱ 血液病常用药物 1700
附录Ⅲ 红细胞血型系及抗原的命名 1710
附录Ⅳ HLA-A、B、C基因及其特异性 1711
附录Ⅴ HL4-DR、DQ、DM、DP基因及其特异性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