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货币理论问题分析 3
论中国的最适货币量 3
货币自动调节论 10
论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方法 25
货币职能与货币需要量 45
宏观与微观货币需求理论比较研究 50
从三个侧面看货币 59
货币效率提高方案 73
货币流通规律需要再认识 80
基础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新论 82
货币流通速度是常量还是变量 91
货币乘数问题探讨 94
论货币流通速度递增规律 105
马克思的货币供给思想与货币发行工作 116
试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119
货币供给超前增长规律初探 128
再论货币供给超前增长问题 136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研究 141
恩格斯对马克思货币及信用理论的补充 152
新论财政赤字与货币发行的关系 168
1989年以来的中国货币金融形势分析与评估 172
币值稳定与货币适度控制 182
通货膨胀得失论 193
我国现阶段有没有通货膨胀 202
紧缩行不通、膨胀不可取 走第三条路——货币中立 219
全面、客观、公正地评论通货膨胀 230
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压力与缓解措施 238
货币供给与经济成长相关分析的再论证 245
借鉴西方国家对付通货膨胀的经验 根治我国“总需求膨胀症” 257
论高水平失衡优于低水平均衡 262
恶性通货膨胀会不会卷土?来 266
货币政策局限性分析 273
货币时滞分析与对策思考 307
江苏省常熟市1984年货币流通形势的估价与有效控制货币量方法的探讨 318
特区内港币与人民币的关系及对策研究 326
第二篇 利率理论问题分析 333
一条莫须有的规律:利息率下降规律 333
论最适利率水平 341
最低货款利率水平探讨 349
存货利差探讨 352
平均利润率不是利息率的最高界限 359
论利息率的约束参数 364
小议行业差别利率 379
利率杠杆启动论 384
利率管制:中国经济改革要攻破的最后一个碉堡 396
论利率改革的方向 409
浅析我国利率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415
利息归属的考证及其会计核算方法的改革 424
现行国库券贴现办法不利于国库券的发行 426
利率改革方案:设计与选择 430
第三篇 银行理论问题分析 439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进展与遗留问题 439
“狼”的模样:美欧商业银行管理体制与发展趋势之一:美欧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456
“狼“的模样:美欧商业银行管理体制与发展趋势之二:美欧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行模式 471
论加快我国银行体系市场化的改革 493
刍议我国四大专业银行之出路 501
银行千能 503
《银行千能》补记 528
对“公理”的挑战 534
正确发挥银行作用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537
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543
银行经济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的两个问题 550
顺应资金融通要求 加速银行体制改革 553
略论专业银行的企业化经营 558
农村信用社怎样恢复和加强经营上的灵活性 565
第四篇 储蓄理论问题分析 571
论储蓄理论研究中的八个“究竟” 571
居民储蓄超速增长是一条规律 591
居民储蓄潜力与银行吸储对策 594
对储蓄增长率问题的讨论 600
新设储蓄银行的不可行论证 608
第五篇 宏观金融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613
论金融体制改革中的权利再分配 613
金融体制改革:前期评价与后期思路 619
对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政策的反思 628
中国宏观金融政策环境分析与招商银行机构发展战略(纲要) 646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金融管理 658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662
中国的金融体制亟须再来一次“裂变” 666
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若干问题思考 674
银行调控手段匹配使用方法论 680
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控制手段与方法探讨 685
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比较与选择 692
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与局限 699
双重体制与宏观金融调控 706
治理整顿遗留的金融问题与防范策略 714
对金融体制改革的三点建议 722
完善金融体系的决策选择 727
理顺我国财政与银行关系的基本思路 735
论我国长期资金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755
发展金融市场必须实现四个突破 764
“八五”期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 770
内陆开放城市的金融改革 775
第六篇 宏观经济理论问题分析 783
在稳定中求发展还是在发展中求稳定 783
正确对待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问题 799
总需求膨胀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经济问题 803
短缺经济中的暂时过剩 806
一个应该公开承认的命题:赤字相对优于平衡 814
浅谈政府债务的违约问题 824
正确对待期货市场上的投机现象,加强法制建设 827
深化价格改革的理论与对策 830
试论经济改革中的补偿问题 840
多重投资主体的制度规范与宏观调控 849
调节成本:社会主义经济调控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860
把计划和市场的次序颠倒过来 869
社会集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872
工资增长率的合理数量界限探讨 879
新形势下行政手段作用的思考 885
第七篇 综合性报告 889
读《邓小平文选》旁得四则 889
《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897
重视价值工程的潜在作用 903
赴新加坡华联银行考察报告 905
去美国美联银行学习情况汇报 911
访问亚洲开发银行报告 928
访欧报告 932
美加“股票期权计划”考察报告 949
风雨同舟破重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 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