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开创新纪元 8
适合中国特点的建国蓝图 8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14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20
“一边倒”外交方针 30
巩固政权,“三套锣鼓一起敲” 36
“边打、边稳、边建” 46
教育的革故鼎新 54
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 64
体育的崭新局面 73
向社会主义过渡 78
过渡时期总路线 78
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83
工业化的起步 89
社会主义改造 95
意识形态领域的学习与批判 102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114
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4
解决历史新课题的思路 134
论十大关系 13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40
“民主要扩大” 146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53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58
建设道路上的曲折 168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168
“大跃进”运动 180
人民公社化运动 189
“教育大革命” 196
文艺“大跃进” 202
8个月纠“左” 208
庐山会议之变 213
国民经济的调整 221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221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28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成就 239
教育和文化事业的调整 247
步入世界体育强国之林的前奏 252
政治思想工作和学习雷锋运动 257
周恩来的3次出访 263
和第二次建交高潮 263
理论迷误与文化批判 272
“重提阶级斗争” 272
四清运动 280
“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 289
对教育领域的错误判断 295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300
《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 300
红卫兵运动和“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306
“全面夺权”和“全面内战” 315
二月抗争 321
林彪、江青阴谋搞乱军队 326
共和国第一冤案 330
“天下大治”的设想和林彪集团的覆灭 342
控制混乱局势的努力 342
珍宝岛事件 347
“斗、批、改”运动 355
从林彪集团形成说起 367
庐山上的一场较量 374
“批陈整风”和《“571工程”纪要》 380
折戟沉沙“九·一三” 384
纠“左”与批“右” 393
周恩来领导纠正极左错误 393
三线和地方五小工业的建设 399
中美关系缓和与中日建交 408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17
纠“左”斗争受挫 421
“批林批孔”运动 427
全面整顿和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435
江青集团组阁阴谋失败 435
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 443
“反击右倾翻案风” 454
“四五运动” 461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471
伟大的历史转折 47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86
走出历史的阴影 491
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 497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504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 509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509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18
科技改革与科技成就 528
教育改革与发展 537
文艺创作繁荣昌盛 545
体育的崛起与腾飞 555
军队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561
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567
对外开放与兴办经济特区 574
外贸体制改革 582
对外关系的调整和统一大业的推进 587
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587
中苏关系正常化 596
中美关系的进展 600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海峡 605
两岸关系的发展 605
中英香港谈判和香港问题 613
的历史性解决 613
中葡澳门谈判与澳门问题 618
的历史性解决 618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623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23
直接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627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630
法律体系的完备 63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4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政治稳定 648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654
邓小平南巡谈话 654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66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66
理论的形成 666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