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寻求合法性:艰难的起点 1
第一章 巨大的“压力场” 27
第一节 “新诗”的现代想象 28
一 “新诗”与现代性 28
二 “新诗”的现代性议题 33
三 现代性与合法性 38
第二节 “新”与“旧”的攻防战 41
一 “新诗”的“弑父”情结 41
二 被脸谱化的反对派 52
三 反对“新诗”的意见 57
第二章 想象“正统”:合法性的正面争取 65
第一节 命名的意义 65
一 从“白话诗”到“新诗” 66
二 “新诗”概念的形成 73
三 命名与反命名 80
第二节 “新诗”的观念演绎 85
一 文学观的清算 86
二 “新”的诉求与焦虑 89
三 胡适的策略及其效果 92
第三节 胡适早期新诗批评中的自我论述 97
一 急先锋的另一面 97
二 范围与问题 100
三 后期的微弱回音 109
第三章 “新诗”的形象塑造 115
第一节 形象的建构和模仿 115
一 “新诗”的几种形象 115
二 扮演师者角色 122
三 模范文本的启示 125
第二节 古诗今译:另一种“新诗” 131
一 “今译”的策略 132
二 郭沫若的实践 133
三 “以白话而改文言诗” 138
第三节 “新诗人”身份的合法化 144
一 胡适的开路者角色 146
二 郭沫若的自我戏剧化 149
三 诗人身份的危机 156
第四章 在传播中确认的合法性 159
第一节 出版与媒体的运作 159
一 “新诗”栏目的盛衰 160
二 “新诗集”标本:《尝试集》与《女神》 167
三 寄寓的“新诗” 172
第二节 “新诗”在中学的传播 179
一 教科书与“新诗” 180
二 教师的鼓吹与宣扬 186
三 培养潜在作者 189
第五章 美学合法性的焦虑(上) 193
第一节 新诗坛的内部辩难 194
一 新诗坛的“寂寞”处境 195
二 闻一多、梁实秋的早期“新诗”批评 202
三 其他作者的观点 211
四 文类观念的重建 214
第二节 散文诗:一种解困策略 217
一 散文诗与早期新诗 217
二 “诗的散文”还是“散文的诗”? 224
三 《野草》的典范意义 228
第三节 歌谣:“新诗”的潜在资源 232
一 歌谣与“新诗” 233
二 刘半农等人的实践 237
三 质疑的声音 243
第六章 美学合法性的焦虑(下) 245
第一节 早期新诗的形式问题 245
一 被遮蔽的传统 246
二 形式的焦虑 252
三 新形式的脆弱性 258
第二节 创作上的反映 263
一 多向度展开的探索 263
二 《晨报副镌·诗镌》:一个界碑 271
第三节 诗歌翻译的支持 277
一 翻译观念的转变 277
二 技术诸层面的探讨 283
三 翻译与创作的互动 286
结语 289
主要参考文献 292
附录 301
试论现代汉诗形式的发生 301
论“九叶”诗人在1940年代的会合 321
抒情姿态的变化 333
现代汉诗的本位寻求 345
后记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