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医药学发展简介 1
目录 1
第二节人与自然 5
第三节 阴阳五行 9
第二章脏象学 18
第一节脏腑的功能 19
一、五脏 20
二、六腑 30
三、奇恒之府 33
一、脏与脏的关系 41
第二节 脏腑相互间的关系 41
二、腑与腑的关系 45
三、脏与腑的关系 46
第三节 五脏与形体官窍 48
第四节 精神、气血、津液 52
一、精与神 52
二、气与血 54
三、津与液 57
第三章经络学 60
第一节经络的分类与命名 60
第二节经络的特点 62
第三节经络的作用 65
第四节 经脉循行及病候 68
一、十二正经 68
二、奇经八脉 74
第五节经络实质的研究 76
第四章病因学 81
第一节发病原理 81
第二节致病因素 84
一、六淫 84
二、疫疠 91
三、饮食失调 92
四、寄生虫 93
五、七情所伤 94
六、外伤及其他 95
第三节病理变化 96
一、病情演变 96
二、脏腑病理 100
三、经络病理 108
四、气血津液病理 113
第五章诊断学 119
第一节 问诊 119
一、神色形态望诊 124
第二节望诊 124
二、舌象望诊 127
三、耳廓望诊 137
四、眼鼻唇齿咽喉望诊 138
五、皮肤望诊 139
六、分泌物和排泄物望诊 140
七、小儿指纹望诊 141
第三节闻诊 142
一、切脉 144
(一)切脉的部位 144
第四节切诊 144
(二)正常脉象 146
(三)病理脉象 147
(四)切脉的注意事项 154
二、触诊 155
第六章辨证学 157
第一节八纲辨证 158
一、表、里 159
二、寒、热 161
三、虚、实 165
四、阴、阳 167
一、太阳病证治 171
第二节伤寒证治 171
二、阳明病证治 176
三、少阳病证治 178
四、太阴病证治 182
五、少阴病证治 183
六、厥阴病证治 187
第三节温病证治 191
一、卫气营血证治 192
二、三焦病证治 201
一、肺病证治 206
第四节杂病证治 206
二、心病证治 208
三、脾病证治 210
四、肝病证治 211
五、肾病证治 214
六、胃病证治 216
七、胆病证治 217
八、小肠病证治 218
九、大肠病证治 219
十、膀胱病证治 220
十一、脏腑兼病证治 221
附:病案举例 223
第一节预防学 229
第七章防治学 229
第二节治法学 230
一、治疗原则 231
二、治疗方法 239
(一)解表法 239
(二)涌吐法 241
(三)泻下法 242
(四)和解法 243
(五)表里双解法 244
(六)温里法 244
(七)清热法 245
(八)开窍法 247
(九)祛风法 248
(十)安神法 249
(十一)补益法 250
(十二)固涩法 251
(十三)消导法 252
(十四)理气法 254
(十五)理血法 255
(十六)祛湿法 257
(十七)润燥法 258
(十八)祛痰法 259
(十九)驱虫法 260
(二十)疮疡疗法 261
第八章时病学 263
感冒 263
风温 264
春温 267
暑温 268
湿温 271
麻疹 274
风痧 277
水痘 278
丹痧 279
白喉 280
痄腮 282
疟疾 283
痢疾 286
第九章杂病学 289
发热 289
昏迷 292
痉证 293
咳嗽 296
喘证 298
哮证 301
肺痈 302
痰饮 304
咳血 306
吐血 307
便血 308
尿血 309
紫癜 310
头痛 312
胸痹 315
胁痛 316
胃痛 319
腹痛 321
肠痈 323
黄疸 324
水肿 327
臌胀 331
积聚 334
心悸 336
眩晕 338
失眠 340
中风 342
癫、狂、癎 345
消渴 349
虚劳 351
遗精 355
淋证 357
癃闭 359
呕吐 360
噎膈 362
呃逆 364
泄泻 366
便秘 368
痹证 370
厥证 373
痿证 376
第十章妇科病学 378
引言 378
月经失调 379
逆经 381
痛经 383
经闭 384
崩漏 386
带下病 387
妊娠病 388
产后病 391
附录方剂索引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