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 第6卷 1935-1937 从内战到抗战》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新,陈铁健主编;李义彬卷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208031606
  • 页数:79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华北事变 1

第一节 日本侵略华北政策的形成 1

一、华北的战略地位 1

二、华北事变前日本及“满洲国”的形势 5

三、日本侵略华北政策的形成 12

第二节 日本军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 24

一、日本军部独裁制的确立 24

二、增兵华北,准备全面侵华战争 27

三、大规模走私 31

四、“兴中公司”--对华北全面经济掠夺的开端 38

第三节 河北事件与张北事件 49

一、河北事件 49

二、逼签“何梅协定” 54

三、张北事件与《秦土协定》 58

第四节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63

一、日本内阁通过“鼓动华北自主案” 63

二、“广田三原则”的出笼 66

三、丰台事件 69

四、游说阎锡山和策动“香河事件” 72

五、策动宋哲元“自治”阴谋破灭 75

第五节 冀东傀儡政权出笼 82

一、汉奸殷汝耕拼凑傀儡组织 82

二、冀东伪政权出笼 85

三、冀东20余县沦入敌手 87

第六节 冀察成立特殊政权 91

一、适应日本要求的“华北自治办法” 91

二、“冀察政务委员会”的设立 93

第七节 日本策划内蒙古“独立” 97

一、妄图吞并内蒙古地区 97

二、拉拢德王“自治” 100

三、加紧推行“满蒙政策” 104

四、伪蒙古军政府成立 106

五、绥远抗战 110

第二章 一二·九运动 11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发出抗日救国号召 115

一、中共抗日救国主张的传播 115

二、北平学联的诞生 119

第二节 “一二·九”请愿游行 136

一、西直门外受阻 136

二、新华门请愿 139

第三节 “一二·一六”大示威 150

一、学生救亡组织迅猛发展与罢课斗争 150

二、天桥集会 160

三、血洒宣武门 167

第四节 抗日怒潮冲击全国 171

一、各界人民誓为后盾 171

二、各地学生群起响应 175

三、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同情与声援 191

第五节 在民间扩大宣传 199

一、在高压下前进 199

二、到民间去 206

三、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诞生 214

第六节 跃出旋涡 继续前进 221

一、英勇的反逮捕斗争 221

二、“三三一”抬棺游行 227

三、刘少奇和中共白区工作政策和策略的转变 233

四、天津“五二八”反日大示威 249

五、北平“六一三”反日大示威 254

第七节 为全国抗战准备力量 261

一、北平学生运动委员会的成立 261

二、“一二·一二”大示威 267

第三章 国共两党政策的调整 27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73

一、下层统一战线 273

二、《八一宣言》和《秘密指示信》 285

三、瓦窑堡会议决议 292

四、“逼蒋抗日”方针的确定 302

第二节 南京政府对日政策的变化 316

一、改变对日政策的原因 316

二、抵制华北“自治”运动 321

三、拒不接受“广田三原则” 331

四、张群、川越会谈 335

第三节 南京政府的联苏制日方针 341

一、中苏复交 341

二、蒋廷黻衔命访苏 348

三、蒋介石加快联苏步伐 352

四、中苏代表在南京谈判 360

五、蒋廷黻在莫斯科与苏联外交官员会谈 369

六、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374

第四节 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 381

一、邓文仪和王明在莫斯科接触 381

二、中共北方局代表与国民党CC派代表会谈 389

三、南京与陕北直接沟通 400

四、张子华充当联络员 402

五、潘汉年和陈立夫会谈 409

第四章 红军在西北地区的斗争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417

第一节 红十五军团的建立及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斗争 417

一、红二十五军的长征 417

二、红十五军团的建立 425

三、直罗镇战役 429

第二节 红一方面军的东征与西征 432

一、红一方面军的东征 432

二、红一方面军的西征 443

三、山城堡战役 452

第三节 西路军的悲壮历程 455

一、打通国际路线方针的由来 455

二、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西渡黄河 458

三、血战河西走廊(上) 462

四、血战河西走廊(下) 466

五、惨痛的教训 471

第四节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475

一、上海救亡团体的崛起 476

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成立 480

三、救国会的救亡活动 488

四、七君子事件 499

第五章 西安事变 51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张学良、东北军联合抗日 511

一、东北军在陕甘“剿共”接连失利 511

二、张学良由随蒋“剿共”到联共抗日的转变 515

三、刘鼎任中共驻东北军代表 525

四、周恩来、张学良延安会谈 532

五、开展下层统一战线工作 538

六、安塞会议 544

七、潘汉年、叶剑英与张学良会谈 54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杨虎城、十七路军联合抗日 551

一、杨虎城及其政治态度 551

二、申伯纯传达《八一宣言》精神 556

三、毛泽东派汪锋去西安 560

四、王世英、王炳南秘密会见杨虎城 566

五、张文彬任红军代表 570

第三节 西北地区“三位一体”局面的形成 573

一、张学良、杨虎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 573

二、王曲军官训练团 577

三、抗日同志会 582

四、学兵队 584

五、与各地方实力派联系 587

第四节 张、杨与蒋矛盾的激化 589

一、《活路》事件 589

二、“艳晚事件” 591

三、王曲训话 600

四、“哭谏”失败 603

第五节 西安事变的爆发 608

一、事变的导火线--西安一二·九事件 608

二、临潼捉蒋 612

三、西安城内的军事行动和兰州事变 622

四、捉蒋后西安的军政措施 625

第六节 国内各方面对西安事变的反响 629

一、南京内部的两种意见 629

二、地方实力派的态度 644

三、民众团体和知识界的反应 654

第七节 国际上对西安事变的反应 658

一、苏联的态度 658

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反应 672

三、日本的态度 678

第八节 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确定 681

一、短暂的曲折 681

二、19日会议的正确决策 689

三、对张、杨的支持帮助 699

第九节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704

一、张、杨的和平诚意 704

二、宋氏兄妹的“营救”活动 706

三、周恩来在西安的调解活动 717

四、谈判与释蒋 722

五、“审张”、“赦张”、“管束张” 734

六、“陕甘军事善后方案” 744

七、“二二”事件 758

第十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766

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766

二、西安谈判 770

三、杭州谈判 777

四、中央考察团考察陕甘苏区 781

五、庐山谈判 787

六、南京谈判 792

后记 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