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法编 3
一 印文体 3
(一)古玺文 3
(二)秦印篆 5
(三)汉晋印篆 6
(四)鸟虫书 8
(五)悬针篆 9
(六)隋唐印篆 10
(七)九叠篆 12
(八)元朱文 13
(九)花押 14
(一○)隶书 15
(一一)楷书 16
(一二)元以来印家的特色印文 17
二 形貌 21
(一)自然形 21
(二)就形形 23
三 虚实 25
(一)疏密并存 25
(二)匀称严实 26
(一)直线与方角 28
四 笔画的取势 28
(二)弧线与圆角 29
(三)弧直线结合与方角 30
(四)弧直线结合与圆角 31
五 实际应用 33
(一)结构规范 33
(二)笔画增省 34
(1)增 34
(2)省 35
(1)竖向移位 36
(三)部首移位 36
(2)横向移位 37
(四)通假 37
(五)造字 38
章法篇 41
一 常见置字法 41
二 字际法 49
(一)整齐 49
(二)错落 51
(三)紧凑 53
(四)疏朗 54
(一)对比 55
(二)匀称 58
(三)对称 59
(四)呼应 61
四 装饰法 62
(一)边框 62
(二)栏格 77
(三)边饰 82
(一)协调 88
五 调节法 88
(二)求异 95
(三)挪让 97
(四)伸缩 99
(五)穿插 100
(六)借代 102
(七)合文 104
(八)相间 107
(九)回文 110
(一○)粗细 111
(一一)残文 113
(一二)残边 116
(一三)并笔 118
(一四)连边 120
(一五)借边 123
铸刻法编 127
一 铸 127
二 ? 133
三 琢 139
(四)冲刀 147
(三)三指包抄横式执刀法 147
(二)三指包抄直式执刀法 147
(一)握拳式执刀法 147
四 刻 147
(五)切刀 171
(六)冲切刀结合 202
款识法编 221
一 款识的书体 221
(一)楷书款 221
(三)隶书款 224
(二)行草书款 237
(四)篆书款 251
(五)多体组合款 253
(一)单面款 260
二 布局 260
(二)多面款 273
(三)结合钮纹或薄意纹的款 282
(四)图文组合的款 291
(五)印面款 295
(六)多次跋款 296
三 ?刻 304
(一)? 304
(1)冲刀 308
(二)刻 308
(2)切刀 323
(3)冲切刀结合 337
印语法编 349
一 印章的常见名称 349
(一)官印的名称 350
(二)私印的名称 363
二 印章的常见内容 368
(一)帝王后妃 368
(二)官爵 369
(三)府署 371
(四)作坊 373
(五)家门 374
(六)姓氏 375
(七)名讳 377
(八)姓名 378
(九)表字 380
(一○)别号 381
(一一)姓名字号 382
(一二)谦称 386
(一三)带籍贯的姓名 388
(一四)带吉语的姓名 389
(一五)花押 391
(一六)籍贯 392
(一七)家居 393
(一八)生辰 394
(一九)齐馆 395
(二○)世裔 399
(二一)家世 400
(二二)身世 401
(二三)生计 402
(二四)书简 403
(二五)文艺创作 405
(二六)辑校释读 409
(二七)钞钩傅拓 411
(二八)收藏 412
(二九)鉴赏 415
(三○)文艺创作观 417
(三一)举业 419
(三二)涉政 421
(三三)涉学 423
(三五)癖嗜 424
(三四)社交 424
(三六)自诩 426
(三七)信奉 428
(三八)处世 429
(三九)襟怀 430
(四○)训戒 432
(四二)纪年 434
(四三)烙马 436
(四四)烙木 438
(四五)吉语 439
(四六)肖形 441
(四七)厌胜 443
附录 447
一 常见的印形 447
(一)方形 447
(二)圆形 447
(三)长方形 448
(四)扁形 448
(五)椭圆形 449
(六)棱形 450
(七)矩形 450
(八)图形 451
(九)心形 452
(十)联珠形 452
(十一)其他之形 454
二 古官印和姓名印印文的布排格式 455
(一)官印印文的布排格式 455
(二)姓名印印文的布排格式 466
三 古代多印面合成印的印语配合规律 474
(一)两面印 474
(二)六面印 482
(三)套印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