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引言 1
第一章人生概述 5
第一节人 5
一、人的本质 5
二、人的自然属性 8
三、人的社会属性 10
一、人的物质生活 13
第二节人生 13
二、人的精神生活 14
三、人的事业追求 16
第三节人生观 19
一、什么是人生观 19
二、人生观与世界观 21
三、积极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23
第二章人生客体 28
第一节人与自然 28
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8
二、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31
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33
第二节人与社会 36
一、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6
二、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8
三、社会进步与人的解放 41
第三节人与文化 44
一、文化及其基本特征 44
二、人在文化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47
三、文化发展与人生素质的提高 49
一、人的思想的产生及其发展 52
第三章人生主体 52
第一节人的思想 52
二、人的思想的特点 55
三、人的思想的基本形式 57
第二节人的个性 62
一、人的能力 62
二、人的性格 63
三、人的态度 65
一、实践的含义 67
第三节人的实践 67
二、人生实践的基本形式 70
三、人生实践的作用 73
第四章人生需要 76
第一节 人生需要及其基本特征 76
一、什么是人生需要 76
二、人生需要的基本特征 79
三、人生需要的客观依据 82
一、人生需要的分类原则 85
第二节 人生需要的类型及其分析 85
二、人生需要的基本类型 87
三、对人生需要的辩证分析 91
第三节实现人生需要的根本途径 94
一、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 94
生产的目的 94
二、发展物质文明是满足人生需要的基础 97
三、满足人们高层次需要的根本途径 100
一、什么是人生目的 105
第一节人生目的概述 105
第五章人生目的 105
二、人生目的的社会历史性 107
三、人生目的的表现形态 110
第二节人生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114
一、什么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114
二、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 116
三、对绝对目的论的剖析 118
一、实现人生目的的客观途径 124
第三节人生目的的实现 124
二、实现人生目的的主观条件 126
三、为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的而奋斗 128
第六章人生规则 132
第一节法制与人生 132
一、什么是法律和法制 132
二、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136
三、做自觉守法的模范 142
第二节纪律与人生 145
一、纪律的实质及其作用 145
二、社会主义纪律的基本内容 150
三、自觉遵守革命纪律 152
第三节道德与人生 155
一、道德的本质及其发展 155
二、共产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 159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161
四、自觉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 165
第一节思想修养 170
一、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170
第七章人生修养 170
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177
三、确立群众观念 181
四、培养劳动观点 184
第二节品质修养 186
一、品质的基本含义 186
二、共产主义品质的主要内容 188
三、自觉加强品质修养 193
第三节行为修养 196
一、行为的基本含义 196
二、关于道德行为 198
三、选择良好的道德行为 200
第八章人生理想 202
第一节理想的含义及其作用 202
一、理想的含义 202
二、理想的作用 203
第二节理想的基本类型 205
一、社会理想 206
二、道德理想 210
三、职业理想 214
第三节人生理想的实现 217
一、实现人生理想的客观条件 217
二、实现人生理想的主观因素 218
第九章人生阶值 221
第一节人生价值的含义及其特点 221
一、人生价值的含义 221
二、人生价值的特点 224
第二节人生价值观的历史性和阶级性 226
一、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226
二、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 228
一、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229
第三节人生价值的实现 229
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231
三、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33
第十章人生课题 238
第一节幸福观 238
一、幸福的含义 238
二、无产阶级的幸福观 241
一、生死观的阶级性 244
第二节生死观 244
二、无产阶级的生死观 246
第三节公私观 248
一、“公”与“私”的含义 248
二、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249
第四节荣辱观 252
一、荣辱观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 252
二、无产阶级荣辱观的基本特征 254
一、友谊的含义 256
第五节友谊观 256
二、珍惜和发展革命友谊 259
第六节恋爱观 261
一、爱情的含义 261
二、恋爱的道德准则 264
第七节审美观 268
一、审美观的实质及其特点 268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72
第一节享乐主义人生观 276
评述 276
第十一章对几种错误人生观的 276
第二节实用主义人生观 280
第三节名利主义人生观 282
第四节悲观主义人生观 285
第五节存在主义人生观 287
第六节利己主义人生观 289
第七节相对主义人生观 292
第八节宗教主义人生观 296
后 记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