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复苏新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俞卫锋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601148
  • 页数:7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重点介绍近几年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测及疼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尤其在麻醉机制、麻醉药理、麻醉新方法与新技术等方面有较深入的论述。

第一章 静脉麻醉药研究进展 1

第一节 静脉麻醉理论新进展 1

一、脑电双谱分析 1

二、常数Keo 1

三、持续输注后半衰期 1

四、目标浓度控制输注 4

五、药物的相互作用 4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的目标控制输注 9

一、目标控制输注的概况 9

二、目标浓度控制输注的种类 10

三、目标浓度控制输注的评价指标 13

四、影响TCI性能的因素 14

五、列表法分步给药 15

六、TCI技术的应用 16

一、临床应用 17

第三节 丙泊酚研究进展 17

二、“Diprifusor”TCI 18

三、抗氧化剂作用 19

四、抗呕吐作用 19

五、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 20

六、静脉麻醉镇静催眠深度的研究 21

七、赋形剂脂肪乳的研究 22

第四节 瑞芬太尼的临床研究进展 24

一、REM用于减轻气管插管对的心血管反应 24

二、REM对脑循环的影响 24

三、REM在门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5

四、REM用于肝功能不全病人手术的麻醉 26

五、REM用于剖宫产病人的麻醉 26

六、REM在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7

七、REM用于术后镇痛 27

一、理想的肌肉松弛药 29

第五节 肌肉松弛药研究进展 29

二、各类肌肉松弛药 34

三、新的肌松药的药效动力学比较 41

四、术后残存肌松药的思考 43

第六节 米库氯铵的代谢和拮抗 46

一、Miv的代谢 46

二、Miv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拮抗 48

第七节 静脉麻醉药心肌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 50

一、心肌收缩机制 50

二、影响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51

三、静脉麻醉药对心肌抑制作用的机制 52

第二章 吸入麻醉药研究进展 57

第一节 低流量麻醉 57

一、再吸入技术简史 57

二、LFCCA的理论基础 57

三、LFCCA的实施方法 59

四、优点和注意事项 62

五、LFCCA的潜在危险 63

第二节 地氟烷研究进展 66

一、物理特性 66

二、药效动力学特点 67

三、药代动力学特性 70

四、临床评价 71

五、耐受性 76

六、药物的相互作用 78

七、剂量和使用 78

八、地氟烷在全身麻醉中的地位 79

第三节 七氟烷研究进展 81

一、主要特性及理化性质 81

二、药理作用 82

三、麻醉方法 91

四、麻醉时辅助用药的使用方法 95

第四节 最低肺泡浓度值的影响因素 98

一、病人机体状况 98

二、测定方法 99

三、配伍用药 99

四、其他因素 101

第五节 吸入麻醉药的心血管效应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 103

一、心血管功能的自主神经调节 103

二、吸入麻醉药的心血管效应 105

三、自主神经调节改变与吸入性麻醉药的心血管效应 106

第六节 七氟烷与其他吸入麻醉药对冠脉循环影响的比较 108

一、对灌注压的影响 108

二、对冠脉血流的影响 109

三、对心肌代谢的影响 110

一、病人自控镇痛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112

第三章 临床镇痛治疗研究进展 112

第一节 术后镇痛新进展 112

二、超前镇痛 123

三、术后硬膜外镇痛的评价与问题 126

四、多途径镇痛在疼痛治疗中的价值 130

第二节 术后镇痛对机体的影响 133

一、术后镇痛与手术病人康复 133

二、术后镇痛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136

三、术后镇痛与免疫应答 139

第三节 特殊病人的镇痛 144

一、心脏手术病人应用高胸段椎管内镇痛 144

二、PCA在治疗晚期癌痛病人中的应用 147

三、产科镇痛 149

四、无痛人工流产 153

五、胸椎旁间隙阻滞镇痛 155

六、关节内镇痛 158

七、小儿镇静与镇痛——非静脉途径给予阿片类药物 159

第四章 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167

第一节 疼痛传导途径的发育生理学研究进展 167

一、疼痛发育生物学进展 168

二、婴儿的早期疼痛和组织损伤对以后的感觉处理过程的影响 169

第二节 疼痛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 170

一、疼痛的新机制 171

二、疼痛治疗的新观点及新方法 171

三、新型镇痛药的前景与临床 172

四、“总疼痛”的新概念及其对疼痛治疗的影响 173

第三节 术后疼痛的外周和中枢敏化机制 174

一、术后疼痛的外周敏化机制 174

二、术后疼痛的中枢敏化机制 175

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175

第四节 前列腺素的致痛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179

一、前列腺素的生理功能 180

二、前列腺素的致痛机制 180

三、前列腺素与环氧化酶 181

四、环氧化酶抑制剂与炎性疼痛 182

五、非类固醇抗炎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83

六、环氧化酶抑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 183

七、应用前景 184

第五节 阿片受体研究的重大突破 185

一、阿片与阿片受体 185

二、阿片受体与依赖成瘾机制 187

三、结束语 188

第六节 氯胺酮镇痛的研究进展 188

一、氯胺酮的镇痛机制 189

二、氯胺酮的临床应用 191

一、正常体液平衡 194

第一节 围术期体液疗法 194

第五章 休克研究进展 194

二、疾病、麻醉、手术创伤对体液平衡的影响 195

三、围术期体液疗法的生理基础 196

四、围术期输液量和输液方法 196

五、围术期各种液体的应用与选择 197

六、围术期体液疗法的监测 199

第二节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抗介质策略 200

一、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基本概念 200

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 200

三、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抗介质治疗 201

四、展望 203

第三节 小容量复苏 203

一、小容量复苏的临床意义 203

二、小容量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 205

一、双阿司匹林交联分子血红蛋白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 210

第四节 双阿司匹林交联分子血红蛋白 210

二、双阿司匹林交联分子血红蛋白在出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212

第五节 围术期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的研究进展 214

一、围术期输血诱发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的机制 214

二、围术期输血与术后感染 216

三、围术期输血与肿瘤复发 216

四、对策与展望 217

第六节 人工氧载体的治疗新进展 218

一、改良的血红蛋白溶剂 218

二、氟碳乳剂 219

三、血红蛋白溶剂和氟碳乳剂的比较 220

第七节 过激性炎症反应的信号调制机制 221

一、创伤、感染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221

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与细胞因子 221

三、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226

四、介质中和及抗介质治疗 227

五、抗介质治疗评价与局限性 234

六、脓毒症的胞内信号转导 236

七、急性相反应蛋白的细胞因子调控及信号转导 240

八、炎症介质信号转导——胞质信号分子的调制策略 241

九、炎症介质信号与转录因子 242

十、炎症介质信号转导——靶性转录因子的调制策略 243

十一、转录活化核因子的调控及意义 244

十二、结束语 245

第六章 全麻机制与全麻深度监测 246

第一节 脂质学说与蛋白质学说的新进展 246

一、脂质学说 246

二、蛋白质学说 247

第二节 离子通道水平的全麻机制研究 252

一、配体门控型离子通道 252

二、电压门控型离子通道 257

三、中枢神经突触传递 261

四、脊髓外周传入系统 262

附:全细胞记录膜片钳技术与麻醉学研究 266

一、膜片钳技术 266

二、在麻醉学领域中的应用 267

三、小结 268

第三节 γ-氨基丁酸受体与全麻机制的研究进展 268

一、γ-氨基丁酸受体及其亚单位组成 268

二、γ-氨基丁酸A受体及其亚单位的区域分布 269

三、全麻药物影响γ-氨基丁酸A受体的电生理学研究 270

四、麻醉药物影响γ-氨基丁酸A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71

五、γ-氨基丁酸A受体复合体是全麻药物作用的重要靶位 272

六、前景及展望 273

第四节 全麻本质的创造性思维 274

一、历史回顾:乙醚麻醉分期的意义 274

二、哲学思辨:意识丧失是否是麻醉惟一标志? 275

三、“麻醉深度”监测进展:脑电双频指数和心率变异指数 276

四、“理想麻醉状态”的达成 277

第七章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防治 279

第一节 心肌预适应与心肌保护 279

一、心肌预适应与心肌保护研究进展 279

二、缺血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283

第二节 K?通道开放剂与心肌保护 288

一、K?通道的发现及特点 288

二、K?通道开放剂对K?通道的作用 288

三、K?通道开放剂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289

四、K?通道开放剂应用于心肌保护的局限性 291

五、临床意义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292

第三节 挥发性麻醉药物对心脏预适应作用 293

二、心肌缺血预适应的机制 294

一、心脏缺血预适应的特征 294

三、挥发性麻醉药物对心脏预适应作用的表现 295

四、挥发性麻醉药物模拟缺血预适应的机制 296

五、结束语 297

第四节 凋亡在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98

一、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及基因调控 298

二、引起心肌细胞发生凋亡的因素 298

三、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凋亡 298

四、缺血及再灌注导致凋亡的机制 299

第五节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 300

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 301

二、参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几种因素 301

三、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303

第八章 心血管手术麻醉 306

第一节 体外循环与血液保护 306

一、体外循环中血小板活化及其功能异常 306

二、体外循环中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310

三、血液保护与“血液麻醉” 313

四、心血管手术血液保护的3年回顾 316

第二节 心脏手术中的肾脏保护 320

一、心脏手术中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 320

二、心脏手术中肾脏损害的机制分析 321

三、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321

四、肾功能衰竭的预防 322

五、结论 324

第三节 心血管麻醉新技术 325

一、穿心肌激光血管重建术的麻醉处理 325

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围麻醉期管理及进展 328

三、快速周转技术带来的心血管麻醉用药观念的转变 331

第四节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与冠状动脉疾病 336

二、心脏的神经支配与心绞痛 337

一、胸部硬膜外麻醉处理心绞痛的效果 337

三、应激反应与交感神经及心肌缺血 338

四、硬膜外麻醉镇痛的价值 338

五、胸部交感神经阻滞(TESB)治疗冠心病的机制 339

六、硬膜外麻醉/镇痛的临床应用 340

七、胸部交感神经阻滞的操作及管理 340

八、硬膜外麻醉/镇痛需注意的问题 342

第九章 缺血性脑损伤机制及其防治 344

第一节 脑循环特点及麻醉的影晌 344

一、脑循环的病理生理基础 344

二、麻醉对脑循环的影响 346

三、麻醉技术及麻醉管理对脑循环的影响 348

第二节 缺血性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350

一、腺苷与缺血性脑损伤 350

二、自由基与缺血性脑损伤 350

三、神经递质与缺血性脑损伤 351

四、细胞凋亡与缺血性脑损伤 352

五、展望 353

第三节 钙平衡与缺血性脑损伤 354

一、细胞内游离钙及其生理功能 354

二、正常细胞内钙稳态的维持 355

三、低氧引起的钙超载 356

四、钙超载引起脑损伤的机制 356

五、通过防止[Ca2+]i过度升高来保护神经细胞的药物 357

第四节 细胞因子、粘附分子与缺血性脑损伤 359

一、肿瘤坏死因子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359

二、白介素-1β和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 361

三、白介素-6和白介素-10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362

四、对细胞因子在缺血性脑损伤中作用的整体思考 363

五、细胞粘附分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363

二、脑缺血预适应 367

一、缺血预适应及心肌缺血预适应 367

第五节 缺血预适应与脑缺血耐受 367

三、脑缺血预适应诱导形成及保护作用 368

四、脑缺血预适应机制 368

五、小结 369

第六节 脑复苏与脑保护的应用研究 370

一、低温在脑复苏和脑保护中的价值 371

二、麻醉药物在脑复苏和脑保护中的应用 374

三、血液稀释的脑保护作用 377

四、其他药物的脑复苏和脑保护作用 380

第十章 重症监测新进展 383

第一节 氧供需平衡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383

一、氧输送的生理 383

二、不同临床条件下的氧输送模式 384

三、整体氧耗与氧输送的关系 385

四、治疗原则 386

第二节 组织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387

一、组织PCO2监测的生物学基础 387

二、组织PCO2监测的临床应用 389

三、结束语 391

第三节 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392

一、脑氧供与脑氧耗 392

二、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393

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394

四、结束语 396

第四节 血容量测定进展 397

一、CO法 398

二、浓缩稳定性核素铬的红细胞标记法 398

三、羟乙基淀粉法 399

一、CO的概念、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400

第五节 心排出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400

二、创伤性CO测定方法概述 401

三、无创CO测定方法概述 402

四、总结 405

第六节 全麻深度判断及监测新进展 406

一、全麻深度判断的新概念 406

二、麻醉深度的监测新进展 409

第十一章 局部麻醉与麻醉并发症 416

第一节 新型局麻药——罗比卡因 416

一、物理化学性质 416

二、基础研究 416

三、临床研究 418

四、安全性分析 419

五、总结 419

第二节 局部麻醉新进展 420

一、静脉区域麻醉 420

二、关节腔内镇痛 422

三、椎管内麻醉新技术 423

第三节 麻醉前准备与处理 425

一、对麻醉前用药阿托品的再评价 425

二、气道困难的识别与处理 427

第四节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诊断与处理 431

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概念 431

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治疗 433

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治疗原则 434

第五节 围术期高血压的防治现状 435

一、高血压的标准和分期 435

二、围术期高血压的原因 435

三、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 436

四、围术期高血压的防治 436

五、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 437

八、术后恢复期高血压的处理 438

六、气管内插管期间高血压反应的防治 438

七、麻醉期间高血压的处理 438

第六节 麻醉并发症研究进展 439

一、局麻药惊厥 439

二、术后认知障碍 442

三、全麻术后病人低体温战栗问题的研究进展 445

四、器官移植与血液系统并发症 447

第十二章 重症监测与治疗 452

第一节 急性肺损伤 452

一、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452

二、急性肺损伤的病因学 454

三、急性肺损伤的肺容量变化 456

四、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 457

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62

一、粘附分子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62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示指标研究进展 464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特殊治疗研究进展 465

第三节 肝功能衰竭和肝功能保护 469

一、肝脏的功能 469

二、肝功能障碍病人的处理 474

三、暴发性和迟发性肝功能衰竭 475

第四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480

一、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480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482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485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 487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进展 488

六、甘露醇相关性急性肾功能障碍 492

一、历史回顾 495

二、多器官功能衰竭 495

第五节 内脏缺血/再灌注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495

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 496

四、内脏缺血/再灌注 497

五、内脏缺血/再灌注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499

六、肠源性中性粒细胞预激活介质 500

七、肠管缺血-再灌注治疗 501

第六节 重症监护病人的管理 503

一、术后营养支持 503

二、术后氧疗 505

三、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507

四、肺栓塞的诊治 512

五、外伤病人的管理 516

第十三章 专科与特殊病人的麻醉 521

第一节 产科病人的麻醉 521

一、产科生理变化 521

三、产科麻醉药理 522

四、分娩镇痛 522

二、产科病理生理 522

五、剖宫产麻醉 523

第二节 小儿麻醉 527

一、小儿麻醉前准备 527

二、小儿部位麻醉 529

三、小儿麻醉并发症的防治 534

第三节 小儿复苏 538

一、新生儿复苏 538

二、婴儿和儿童复苏 541

第四节 耳鼻咽喉科的麻醉 546

一、喉镜、显微喉镜和支气管镜手术麻醉 547

二、中耳手术的麻醉 549

三、扁桃腺、增殖体手术麻醉 549

四、头颈部肿瘤手术麻醉 550

六、颅底手术麻醉 552

五、面部创伤和整形手术麻醉 552

第五节 非住院病人麻醉 554

一、概述 554

二、非住院手术麻醉前准备 554

三、麻醉方法与麻醉用药 556

四、麻醉恢复期的管理 559

五、实施非住院麻醉的困难 561

第六节 单肺通气麻醉 563

一、开胸后对肺泡通气与血流灌注比率(V/Q)的影响 563

二、体位对呼吸的影响 563

三、单肺通气的适应证 563

四、单肺通气方法 564

五、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方法及定位 564

六、Univent导管的临床应用 565

七、单肺通气的低氧血症机制 567

八、单肺通气时呼吸管理的要求 569

九、单肺麻醉期间低氧血症的治疗 570

第七节 特殊病人的麻醉 574

一、老年病人的麻醉 574

二、糖尿病病人的手术麻醉 580

三、嗜铬细胞瘤麻醉近况 590

第十四章 麻醉与免疫 595

第一节 麻醉与免疫调节 595

一、先天性及获得性免疫力 595

二、围术期MHCⅡ型分子的免疫调节 595

三、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 596

四、靶细胞(激活的免疫细胞)活性各个阶段的药理调节 599

五、围术期NK细胞活性的调节 599

六、麻醉药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作用 600

七、麻醉药对淋巴细胞的作用 601

第二节 麻醉与细胞因子 603

一、概述 603

二、细胞因子的特性 604

三、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的地位 605

四、细胞因子的分类 607

五、与麻醉相关的细胞因子 607

六、细胞因子受体 611

七、信号转导路径 613

八、麻醉中的细胞因子改变 613

九、细胞因子与神经系统 613

十、细胞因子与妊娠 614

十一、细胞因子与超敏反应 614

十二、细胞因子与移植 615

十三、细胞因子的下调 616

一、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的内容 618

二、细胞因子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618

第三节 应激与细胞因子反应 618

三、手术创伤与细胞因子反应 619

四、感染的细胞因子反应 623

五、细胞因子拮抗剂 624

六、展望 625

第四节 一氧化氮与麻醉 626

一、NO的生化特性 626

二、内源性NO的生理作用 628

三、NO的病理生理学 630

四、NO的吸入治疗 631

五、NO吸入的不良反应 633

六、NO吸入装置和监测 634

七、NO与麻醉药 634

八、NO与疼痛机制 634

一、内皮细胞对维持血液流动性的作用 636

第五节 内皮细胞与血小板对维持血液流动性的作用 636

二、内皮细胞功能不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637

三、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的研究 641

第六节 热休克蛋白——新一类凋亡抑制基因 643

一、热休克蛋白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643

二、热休克蛋白抗凋亡的作用机制 644

三、热休克蛋白与bcl-2的关系 646

第十五章 麻醉与肝脏 648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及麻醉 648

一、肝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变化 648

二、术前肝功能的评估 651

三、肝脏病人的麻醉 654

四、各种肝脏疾病病人的麻醉 657

第二节 肝移植手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662

一、概述 662

三、肝移植病人受体的术前评估和治疗 663

二、肝移植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 663

四、肝移植病人的麻醉实施 667

五、肝移植病人的术中管理 668

六、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的应用 670

七、凝血弹力图在肝脏移植术中的应用 673

八、肝移植病人的术后处理 676

九、婴幼儿肝移植的麻醉与管理 681

第三节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684

一、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征表现 684

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685

三、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与预防 689

第四节 卤代类吸入麻醉药肝毒性研究进展 692

一、氟烷性肝炎抗原的研究 692

二、氟烷性肝炎抗原的用途 693

四、卤代类吸入麻醉药肝毒性免疫应答的研究 694

三、库普弗(Kupffer)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 694

附:卤代类吸入麻醉药代谢与氟烷性肝炎 696

一、卤代类吸入麻醉药在体内的代谢 696

二、P450 2E1催化氟烷氧化代谢 696

三、P450 2E1酶抑制剂预防氟烷性肝炎的发生 697

四、P450 2E1酶对其他卤代类吸入麻醉药的影响 698

第五节 肝细胞色素P450酶与麻醉药物代谢 699

二、影响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活性的因素 700

一、P450系统的组成、分布及命名 700

三、影响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表达的因素 703

四、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与麻醉药的代谢 704

五、常用的P450酶研究方法 706

第六节 转录活化核因子-кB及其介导肝脏炎症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708

一、转录活化核因子-кB及其抑制分子家族 708

二、转录活化核因子-кB的激活机制 709

三、转录活化核因子-кB介导肝脏组织细胞炎症损伤反应的可能机制 710

四、转录活化核因子-кB与肝脏炎症损伤反应的防治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