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背景 1
第一章 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的理论分析 1
第一节 对企业发展和银行融资的历史考察 2
对企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2
研究对象和主题 3
银行的起源、发展与银企融资关系的演进 6
研究的脉络和主要观点 7
银企融资关系的实质及银行与企业发展的互动 10
第二节 企业选择银行资本结构、治理结构与筹资决策 15
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目标 15
企业资本结构与筹资决策 16
企业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 22
企业对银行的选择 24
第三节 银行选择企业:信贷政策与风险管理 25
银行选择企业的原因:信息不对称 26
银行选择企业的方法:信贷风险管理 30
企业生命周期及成长类型 40
第四节 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的互动:企业生命周期与银行融资 40
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融资需求与银行融资选择 42
银行对企业的评价体系及进退策略 49
第五节 银企融资的效果和作用 52
银企高效融资的作用 52
银企合理融资行为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及制度保障 55
第二章 我国转轨时期的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 58
第一节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 58
经济运行的特征 58
企业发展及其筹资行为 59
银行制度及其融资行为 61
银企融资关系及其效率 63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企业改革与企业筹资方式的转变 66
对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 66
企业筹资模式的变化 69
对银行改革的简要回顾 69
第三节 金融体制改革与银行融资地位的强化 70
银行融资地位的强化 74
转轨时期企业与银行融资关系的特点 79
第四节 转轨过程中企业与银行融资关系 79
转轨时期国有银企融资博弈和还贷博弈 85
对转轨过程中银企融资关系变化的评析 88
第三章 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债务困境:存量矛盾与风险化解 91
第一节 国有企业高负债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高企 91
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与不良债务问题 92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97
国有银企债务困境的后果 100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103
第二节 国有银企债务困境的成因分析 103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109
国有银企债务问题的共性体制性原因 117
第三节 化解国有银企债务困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评析 122
关于破产兼并 124
关于债转股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130
第四节 体制创新与市场型银企融资关系的确立 145
第一节 企业发展及其筹资行为变化 145
国有企业的改革及其筹资行为变化 145
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及其筹资问题 150
第二节 银行业改革与银企融资关系的演进 155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 155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其他商业银行的发展与银行业市场格局 156
银企融资关系的演进与银行融资行为的变化 161
第三节 扩大内需中银企融资效率分析 166
扩大内需中的银行存差和惜贷 166
不同企业的融资差异与信贷配给 167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困难 170
社会信用环境不佳,银行融资缺乏制度保障 172
剥离不良资产后银行的增贷与信贷结构调整 174
第四节 我国市场型银企融资模式的构建 176
企业与银行真正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 176
银企融资模式的选择与变革 181
银行信贷经营机制的转变 188
银企融资的配套制度改革 199
主要参考文献 202
后记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