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及其对策》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克勤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24015172
  • 页数:178 页
图书介绍:

序 梁立栋 1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现代化与诈骗犯罪 1

目录 1

一、诈骗犯罪的古今中外 3

二、常规诈骗的新变化 6

三、高科技手段中的电脑诈骗 12

四、入境诈骗犯罪现状 13

第二节 当前诈骗犯罪增多的要因 14

一、经济领域的社会空隙 14

三、经济立法与司法的不完善 15

二、人口的大量流动 15

四、对诈骗犯罪打击不力 16

五、价值观念的变化 16

第三节 积极同诈骗犯罪作斗争 16

一、诈骗犯罪的严重危害性 16

二、积极同诈骗犯罪作斗争 18

第二章 诈骗本体论 21

第一节 诈骗犯罪的基本构成 21

一、诈骗犯罪侵犯的客体 22

二、诈骗犯罪的客观方面 22

三、诈骗犯罪的主体 22

四、诈骗犯罪的主观方面 23

第二节 诈骗罪与非罪及其它罪的区分 24

一、诈骗罪与非罪的区分 24

二、诈骗罪与其它罪的区分 25

三、经济合同纠纷与诈骗罪的区分 28

第三节 诈骗的基本类型和典型特征 30

一、诈骗的基本类型 30

二、诈骗的典型特征 33

第四节 诈骗犯罪人的特征 35

一、诈骗者的年龄 35

二、诈骗者的性别 36

三、诈骗者的职业 38

四、诈骗者的前科和前错 40

五、诈骗者的文化程度 41

六、流窜诈骗犯所占的比例 41

第五节 骗局的构成要素 42

一、骗局的基本类别 42

二、骗局的基本要素 42

第六节 诈骗的主要手法 45

一、冒充各种身份行骗 46

二、利用银行结算方式和信用卡行骗 47

三、投机诈骗 47

八、利用婚姻进行诈骗 48

七、利用迷信进行诈骗 48

四、以代购物资和推销商品为名行骗 48

六、以代换外汇券或兑换股票为名等行骗 48

五、以合伙经商、提供资金为幌子行骗 48

九、伪装不幸进行诈骗 49

十、以刊登假广告进行诈骗 49

第三章 诈骗犯心理 50

第一节 诈骗犯的个性心理特征 50

一、贪利私欲 51

二、知识技能 52

三、智力因素 53

四、侥幸冒险心理 54

五、个性心理特征 56

第二节 诈骗犯罪的人际交往心理 57

一、诈骗与人际交往 57

二、诈骗者与被骗者在交往中的心理 58

第四章 诈骗犯罪的被害人 60

第一节 诈骗犯罪被害人概述 60

一、刑事犯罪被害人的概念 60

二、诈骗犯罪被害人的范围 61

三、诈骗犯罪被害人的条件 63

第二节 诈骗犯罪被害人的类型 65

二、从被骗主体上划分 66

一、从有无过错上划分 66

四、从被骗真假上划分 67

三、从被骗状态上划分 67

五、从被骗次数上划分 68

六、从其它角度上划分 68

第三节 被害人的被骗要因 69

一、被害人的被骗要因界说 69

二、应该或能够谴责的被骗要因 70

三、不应该或不能谴责的被骗要因 73

四、女性被骗的心理因素 74

一、被害人积极的行为反应 77

第四节 被害人被骗后的行为反应 77

二、被害人消极的行为反应 79

第五节 诈骗犯罪被骗人的赔偿与补偿 82

一、损害赔偿与补偿的意义 82

二、诈骗犯罪被骗人损害的赔偿 83

三、诈骗犯罪被骗人损害的补偿 84

第六节 被骗人与犯罪人的双重聚合性 86

一、被骗人构成诈骗罪 86

二、被骗人构成受贿罪 87

五、被骗人构成诬告陷害罪 88

三、被骗人构成玩忽职守罪 88

四、被骗人构成特殊窝赃罪 88

第五章 诈骗犯罪的防范 89

第一节 诈骗犯罪防范的原则 89

一、犯罪防范与被害防范相结合 89

二、惩治治标与防范治本相结合 90

三、群众性预防与专门工作预防相结合 90

四、超前防范与现实防范相结合 90

五、综合防范与个体防范相结合 91

第二节 诈骗犯罪的社会防范 91

一、诈骗犯罪社会防范的意义 91

二、诈骗犯罪社会防范的环节 93

第三节 诈骗犯罪的法律防范 94

一、有法可依 健全法律体系 94

二、有法必依 堵塞漏洞 94

三、违法必究 从严惩处 95

四、执法必严 加强监督 95

五、加强普法宣传自觉守法 96

六、提高诈骗罪的法定刑 96

第四节 诈骗犯罪的制度防范 96

一、制度防范概述 96

二、制度防范的功能 97

一、个本防范概述 98

第五节 诈骗犯罪的个体防范 98

二、个体防范常识 99

第六节 企事业单位对诈骗犯罪的防范 100

一、企事业单位发生诈骗犯罪的特点 101

二、企事业单位被诈骗的原因 101

三、企事业单位防范诈骗犯罪的措施 102

第六章 诈骗犯的识别 105

第一节 识别诈骗犯的依据 105

一、人际交往中可疑迹象的暴露 105

三、人们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106

二、骗伎的局限性 106

第二节 识别诈骗犯的方法 107

一、从神态表情和举止动作上识别 107

二、从语言内容上识别 108

三、从个性特征上识别 110

四、从冒充的身份上识别 110

五、从个人一般特点的多变性上识别 111

六、从伪造的证件和有关文字材料上识别 112

第七章 诈骗案件的侦查 114

第一节 诈骗案件概述 114

一、诈骗案件的概念 114

二、诈骗案件的基本特点 115

第二节 诈骗案件的基本侦查方法 116

一、详细询问 准确立案 116

二、分析案情 划定范围 117

三、采取措施 查缉案犯 117

四、收集证据 认定犯罪 120

五、追赃退赃 妥善结案 121

第三节 经济诈骗案件的侦查要点 121

一、经济诈骗案件的特殊性 121

二、经济诈骗案件的侦查要点 122

一、正确确定诈骗案件的性质 130

第一节 审讯诈骗犯的基本要求 130

第八章 对诈骗犯的审讯 130

二、全面查清诈骗犯罪的事实 131

三、认真核实收集犯罪的证据 131

第二节 审讯诈骗犯的主要对策 132

一、认真分析诈骗犯的独特个性 132

二、准确把握对象的心理状态 134

三、针对被告的性别和年龄差异 137

四、综合运用审讯的策略方法 138

五、审讯诈骗犯应注意的问题 142

一、行为人个性的可塑性 143

第一节 对诈骗犯矫治的依据 143

第九章 对诈骗犯的矫治改造 143

二、罪犯心理和行为的可变性 144

三、矫治环境条件的有利性 145

第二节 诈骗犯矫治的措施 146

一、了解改造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146

二、运用各种有效的矫治方法 147

第三节 诈骗惯犯恶性的矫治 152

一、诈骗惯犯的主要特征 153

二、诈骗惯犯的矫治方法 154

一、诈骗再犯的预测概述 158

第一节 诈骗犯重新犯罪的预测 158

第十章 诈骗再犯的预测和预防 158

二、诈骗犯重新犯罪预测的依据 160

三、个体再犯预测的资料基础 162

四、预测的具体方法、步骤 164

第二节 诈骗犯重新犯罪的因素 167

一、诈骗犯重新犯罪的外在因素 167

二、诈骗犯重新犯罪的内在因素 168

第三节 诈骗犯重新犯罪的预防 169

一、诈骗犯重新犯罪的起始类型 170

二、诈骗犯重新犯罪的预防措施 171

后记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