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中医学基础 3
第一篇基础理论部分 3
第一章 祖国医学发展史概况 3
目 录 3
荆芥紫苏(附:苏子苏梗)防风白芷麻黄(附:麻黄根) 4
二、发散风热药 21 4
桂枝细辛辛夷花苍耳子生姜葱白 4
一、原始社会时期医药知识的萌芽 4
二、奴隶社会时期医疗实践的初步发展 5
(一)战国、秦汉至隋 8
三、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 8
(二)唐宋至元 13
(三)明清至鸦片战争以前 17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中医西医两个体系 21
五、社会主义社会开展中西医结合,为创立统一的新医药学而努力 23
结束语 25
第二章 阴阳与五行 27
第一节阴阳 27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28
二、阴阳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29
第二节五行 32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33
二、对五行学说的看法 34
三、五行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36
第三章脏腑与经络 41
第一节脏腑 41
一、五脏 42
(一)心(附:心包络) 42
(二)肝 43
(三)脾 44
(四)肺 45
(五)肾(附:女子胞) 46
二、六腑 48
(一)胆 49
(二)胃 49
(三)小肠 49
(四)大肠 49
(五)膀胱 50
(六)三焦 50
三、脏腑组织间的关系 51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51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54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54
四、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及其表现 55
(一)精 55
(二)气 57
(三)神 59
第二节经络 59
一、十二经脉 60
化脓性中耳炎 11 71
二、奇经八脉 78
第四章病因与病理 82
一、六淫 83
第一节病因 83
(一)风 85
(二)寒 86
(三)暑 87
(四)湿 87
(五)燥 88
(六)火(热) 89
二、疫疠 90
三、七情 91
四、饮食不节 91
五、劳逸过度 92
附:痰饮 93
一、表里出入 95
第二节病理 95
二、上下升降 96
三、寒热进退 97
四、邪正虚实 98
五、气血失调 99
六、阴阳盛衰 102
第五章 诊法与辨证 103
(一)一般观察 103
第一节诊法 103
一、望诊 103
(二)局部观察 105
二、闻诊 113
(一)听声音 114
(二)嗅气味 114
(一)问寒热 115
三、问诊 115
(二)问汗 116
(三)问头身 117
(四)问胸腹 119
(五)问饮食 120
(六)问二便 121
(七)问睡眠 123
(八)问妇女经、带、胎、产 123
(九)问小儿 124
四、切诊 124
(一)切脉 124
(二)触诊 132
第二节辨证 133
一、八纲辨证 133
(一)表里 134
(二)寒热 135
(三)虚实 136
(四)阴阳 137
二、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138
(一)《伤寒论》六经病辨证 139
(二)温病之卫、气、营、血病和三焦病辨证 142
三、脏腑辨证 146
(一)心病 146
(二)肝病 148
(三)脾病 152
(四)肺病 154
(五)肾病 157
(六)胃病 160
(七)小肠病 161
(八)大肠病 161
(九)膀胱病 162
附一:五脏气、血、阴、阳虚证鉴别简表 163
附二:五脏气、血、阴、阳实证鉴别简表 164
附三:十二经脉见证 164
第六章 治疗法则 168
第一节治法的特点 168
一、治病求本 168
二、标本缓急 169
三、正治与反治 170
四、祛邪与扶正 171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72
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73
七、虚实补泻 173
(一)汗法 174
一、八法的运用 174
第二节治法的运用 174
八、辨证论治与辨病治疗相结合 174
(二)吐法 176
(三)下法 177
(四)和法 178
(五)温法 179
(六)清法 179
(七)补法 180
(八)消法 182
(九)八法的配合运用 183
二、常用的治疗方法 184
药物部分 192
第二篇药物方剂部分 192
第一节中药的来源 192
第一章 中药的一般知识 192
第二节药物的性能 193
一、四气五味 193
二、升降浮沉 194
三、归经 196
第三节中药的炮制 196
第四节中药的用法 198
一、配伍 198
二、用药禁忌 199
三、剂量 200
第二章 临床常用药物 202
第一节解表药 202
一、发散风寒药 204
三、发散风湿药 222
豆豉薄荷桑叶菊花(附:野菊花)牛蒡子柴胡(附:银柴 222
胡) 葛根(附:葛花)升麻蝉蜕浮萍草 222
羌活独活秦艽桑枝苍术木瓜威灵仙五加皮海桐皮 231
豨莶草老鹳草藁本 231
第二节祛暑药 231
香薷藿香佩兰青蒿(附:青蒿子) 白扁豆(附:扁豆衣扁豆花)绿豆(附:绿豆衣)西瓜翠衣(附:西瓜)第三节泻下药 237
一、攻下药 239
大黄芒硝(附:玄明粉)黑白丑 242
二、润下药 242
火麻仁郁李仁蜂蜜(附:露蜂房) 245
第四节驱虫药 245
使君子槟榔苦楝皮鹤虱雷丸榧子南瓜子 250
第五节祛寒药 250
干姜(附:炮姜)高良姜吴茱萸薤白草豆蔻毕澄茄丁香 258
艾叶荔枝核小茴香川椒 258
第六节清热药 258
一清热泻火药 260
二、清热燥湿药 268
叶(附:竹叶)胖大海水红花子 268
石膏知母芦根栀子夏枯草青葙子决明子竹茹淡竹 268
三、清热解毒药 275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秦皮苦参白藓皮地肤子 275
金银花(附:忍冬藤) 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 288
青黛山豆根 马勃射干败酱草(附:苣荬菜花)马齿苋 288
白头翁草河车贯众漏芦 288
四、清热凉血药 288
第七节止咳化痰平喘药 296
紫草白薇犀角 296
地黄(附:鲜地黄) 玄参茅根(附:茅花)丹皮地骨皮 296
一、温化寒痰止咳平喘药 298
杏仁(附:甜杏仁)桔梗半夏百部紫苑款冬花白果旋复花 306
(附:金沸草) 白附子莱菔子(附:莱菔英地枯罗) 白芥子南星(附:胆星)二、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药 306
前胡 枇杷叶瓜蒌(附:天花粉) 桑白皮 白前马兜铃(附:青木香)葶苈子天竺黄竹沥瓦楞子牛黄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药 313
沙参麦冬天冬川贝母(附:浙贝母)百合 317
第八节理气药 317
第九节消导药 330
橘皮(附:橘红橘核橘络橘叶)青皮枳实(附:枳壳)厚 330
腹皮香橼皮沉香柿蒂(附:柿霜) 330
朴(附:厚朴花)香附木香乌药砂仁 白蔻仁川楝子大 330
山楂神曲麦芽稻芽鸡内金 334
第十节理血药 334
一、止血药 335
仙鹤草三七白芨血余棕榈乌贼骨大小蓟藕节槐花 344
(附:槐角)地榆侧柏叶蒲黄茜草 344
二、活血药 344
丹参赤芍川芎郁金姜黄五灵脂延胡索丝瓜络(附: 358
丝瓜藤丝瓜叶) 桃仁(附:桃叶桃花) 红花(附:藏红花)泽兰益母草(附:茺蔚子)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王不留行皂角刺(附:皂角、皂角子)第十一节渗湿利水药 358
茯苓(附:赤茯苓茯苓皮茯神) 猪苓泽泻车前子(附:车 373
前草)茵陈 防己 通草 木通 滑石薏苡仁(附:薏苡根)冬瓜皮(附:冬瓜子)萹蓄 瞿麦 赤小豆 金钱草 海金沙土茯苓冬葵子萆薢第十二节安神镇惊药 373
一、安神药 374
二、镇惊药 380
酸枣仁柏子仁草蒲远志合欢皮(附:合欢花)朱砂琥珀 380
磁石 380
钩藤天麻 白蒺藜僵蚕(附:蚕沙) 龙骨(附:龙齿)牡蛎代赭石石决明真珠母(附:真珠)地龙全蝎蜈蚣羚羊角第十三节固涩药 391
五味子莲子(附:莲子心石莲子莲须莲房荷叶荷梗) 401
诃子椿樗白皮肉豆蔻浮小麦金樱子桑螵蛸伏龙肝 401
赤石脂芡实乌梅米壳 401
第十四节补养药 401
一、补气药 404
党参黄芪 人参(附:人参芦人参叶) 白术 山药(附:山药藤)黄精甘草二、补阳药 411
附子(附:乌头)肉桂淫羊藿巴戟天 肉苁蓉 仙茅补骨脂 421
益智仁菟丝子狗脊杜仲续断鹿茸(附:鹿角鹿角胶鹿 421
角霜) 421
三、补血药 421
当归熟地 白芍阿胶紫河车(附:坎?)何首乌(附:夜交 428
藤)鸡血藤龙眼肉牛膝 428
四、补阴药 428
二、胆 437
一、肝 437
(附:龟板胶)鳖甲西洋参 437
附一:脏腑用药规律 437
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旱莲草女贞子桑寄生龟板 437
三、心 438
四、小肠 438
五、脾 438
六、胃 439
七、肺 439
八、大肠 440
九、肾 440
十、膀胱 441
附二:备用药 442
一、解表药 442
番泻叶芦荟甘遂大戟芫花续随子蜣螂虫松子巴豆 444
二、泄下药 444
三、驱虫药 444
柳芽柳叶柳枝 络石藤 芝麻叶 菝葜野葡萄根 追地风 444
虎骨千年健白花蛇伸筋草松节透骨草天仙藤徐长卿 444
芫荽地椒白菜头柽柳大豆卷蔓荆子土香茹海风藤 444
宽筋藤粘身草穿山龙凤仙透骨草石楠藤乌梢蛇茄根 444
芜荑石榴根皮 445
四、祛寒药 445
毕拨红豆蔻胡椒 445
五、清热药 445
绿萼梅谷精草枳棋子天葵子蜀羊泉蜜蒙花委陵菜翻白 448
草木贼草苦丁茶葎草山慈菇橄榄鸭跖草鬼针草蛇 448
莓白花蛇舌草铁树猪毛菜海蚌含珠白蔹仙人掌三棵 448
针半枝莲白屈菜唐松草 当药 金果榄 鸦胆子 胡黄连 448
猫爪草虎耳草石见穿龙葵酢浆草寒水石胡桐泪干蟾 448
鱼腥草夜明砂 448
六、止咳化痰平喘药 448
七、理气药 449
锦灯笼紫色棉花花向日葵盘天仙子凤凰衣洋金花黄荆 449
子 449
一轮贝母甜瓜子蛤壳 海藻昆布 杧果核 礞石 海浮石 449
檀香甘松梭罗子玫瑰花 代代花 祁木香 赤包 八月扎 450
臭橘叶 450
八、消导药 450
阿魏莱菔汁鱼枕骨白菜汁 450
九、理血药 450
卷柏地锦草黄药子山茶花 凤眼草 紫参 荠菜 鸡冠花 453
瓦松花蕊石羊蹄百草霜墨汁童便土三七卫矛虻虫 453
急性子刘寄奴红娘子路路通凤仙花月季花红曲土鳖 453
虫蛴螬水蛭降真香 凌霄花 自然铜 干漆 鼠妇苏木 453
酒 453
十、渗湿利水药 453
榆钱缬草花生叶玳瑁蛇蜕闹羊花金银生铁落 454
十二、固涩药 454
十一、安神镇惊药 454
石苇茶叶紫荆皮半边莲蟋蟀铃兰 454
水蓼玉米须抽胡芦 楮实子 灯芯草 凤尾草 椒目泽漆 454
禹余粮复盆子五倍子明矾 455
十三、补养药 455
冬虫夏草锁阳胡桃肉鸡子黄糯米红糖棉花根列当 456
麻雀钟乳石冰糖羊肉大枣粳米黑大豆陈仓米盘龙 456
参牛乳葱子韭菜子胡芦巴骨碎补淡菜阳起石海参 456
十四、芳香开窍药 456
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 457
十五、外用药 457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462
第一节方剂的组成和变化 462
第一章 方剂的基本知识 462
方剂部分 462
松香孩儿茶壁虎密陀僧硇砂藤黄食盐大青盐 462
皮蜂蜡蓖麻子蟾酥 血竭 硼砂 象皮 番木鳖木鳖子 462
水银斑蝥铅粉芙蓉叶狼毒砒石白降丹炉甘石木槿 462
硫磺醋皂矾雄黄石灰银朱樟脑大枫子轻粉铅丹 462
二、方剂的加减变化 463
1.药味加减的变化 464
2.配伍方面的变化 464
3.药量加减的变化 464
第二节方剂的剂型和服用方法 464
一、方剂的剂型 464
二、服用方法 467
第二章 临床常用方剂 468
第一节解表剂 468
一、辛温解表 468
荆防败毒散 470
2.葱豉桔梗汤 470
二、辛凉解表 470
〔附方〕 470
葱豉汤 470
1.葱白散(原名神白散) 470
桑菊饮 474
银翘散 474
竹叶柳蒡汤 474
三、补益解表 474
参苏饮 476
加减葳蕤汤 476
第二节祛暑剂 476
一、清暑 477
清络饮 478
一、祛暑解表 478
2.黄连香薷饮 479
藿香正气散 479
三、清暑利湿 479
香薷散 479
〔附方〕 479
1.新加香薷饮 479
六一散 481
〔附方〕 481
1.朱砂六一散(原名益元散) 481
2.薄荷六一散(原名鸡苏散) 481
8.青黛六一散(原名碧玉散) 481
三仁汤 481
四、清暑益气 481
清署益气汤 482
第三节祛风湿剂 482
一、宣散风湿 483
羌活胜湿汤 485
麻杏苡甘汤 485
川芎茶调散 485
二、疏风活络 485
第四节清热、泻火剂 488
牵正散 488
2.宣痹汤 488
1.三痹汤 488
〔附方〕 488
独活寄生汤 488
蠲痹汤 488
一、清气分热 489
石膏知母汤(原名白虎汤) 491
〔附方〕 491
1.石膏知母加人参汤(原名白虎加人参汤) 491
2.石膏知母加桂枝汤(原名白虎加桂技汤) 491
8.石膏知母加苍术汤(原名白虎加苍术汤) 491
竹叶石膏汤 491
二、清营凉血 491
清营汤 493
犀角地黄汤 493
三、气血两清 493
四、清热解毒 495
化斑汤 495
清瘟败毒饮 495
普济消毒饮 498
五味消毒饮 498
黄连解毒汤 498
五、解毒消痈 498
六、清脏腑热 500
醒消丸 500
〔附方〕 500
犀黄丸 500
消痈饮(原名仙方活命饮) 500
七、养阴清热 508
薏苡附子败酱散(汤) 508
大黄牡丹汤 508
白头翁汤 508
苇茎汤 508
泻肺散(原名泻白散) 508
清胃散 508
〔附方〕 508
左金丸 508
当归龙荟丸 508
〔附方〕 508
龙胆泻肝汤(丸) 508
导赤散 508
香连丸 508
第五节润燥剂 510
一、轻宣润燥 510
清骨散 510
〔附方〕 510
青蒿鳖甲汤 510
桑杏汤 513
清燥救肺汤 513
沙参麦冬汤 513
二、养阴润燥 513
第六节泻下剂 516
养阴清肺汤 516
麦门冬汤 516
百合固肺汤(原名百合固金汤) 516
一、寒下 517
大承气汤 521
〔附方〕 521
1.小承气汤 521
2.调胃承气汤 521
3.厚朴三物汤 521
4.石膏知母承气汤(原名白虎承气汤) 521
5.增液承气汤 521
6.导赤承气汤 521
7.复方大承气汤 521
甘遂通结汤 521
二、温下 521
五仁丸 522
四、补益攻下 522
温脾汤 522
三、润下 522
归参承气汤(原名黄龙汤) 524
第七节表里双解剂 524
葛根黄芩黄连汤 528
凉膈散 528
大柴胡汤 528
防风通胜散(丸)(原名防风通圣散) 528
第八节和解剂 528
一、和解少阳 528
小柴胡汤 531
蒿芩清胆汤 531
达原饮 531
二、调和营卫 531
2.黄芪桂枝五物汤 533
三、调和脏腑 533
1.小建中汤 533
〔附方〕 533
桂枝汤 533
四逆散 538
〔附方〕 538
柴胡疏肝散 538
解郁养血汤(原名逍遥散) 538
〔附方〕 538
丹栀解郁养血汤(原名丹栀逍遥散) 538
半夏泻心汤 538
舒肝和胃散 538
痛泻要方 538
第九节开窍剂 538
一、凉开 538
局方至宝丹(散、丸) 542
紫雪丹(散、丸)(原名紫雪) 542
二、温开 542
〔附方〕 542
安宫牛黄丸(散) 542
万氏牛黄丸 542
苏合香丸 544
玉枢丹(又名紫金锭) 544
第十节熄风止痉剂 544
镇肝熄风汤 550
天麻钩藤饮 550
羚角钩藤汤 550
地黄饮子 550
玉真散 550
第十一节止咳平喘祛痰剂 550
一、止咳平喘 550
定喘汤 558
化饮解表汤(原名小青龙汤) 558
麻杏石甘汤 558
平喘宁 558
苏子降气汤 558
二、祛痰 558
1.三拗汤 558
2.华盖散 558
〔附方〕 558
麻黄汤 558
清肺饮丸 558
止嗽散 558
杏苏散 558
(一)清热化痰 559
清肺化痰丸 563
止嗽化痰定喘丸 563
小陷胸汤 563
滚痰丸 563
消瘰丸 563
〔附方〕 563
消瘿气瘰丸 563
(二)燥湿化痰 563
6.清气化痰丸 566
7.半夏白术天麻汤 566
5.指迷茯苓丸 566
第十二节祛湿利尿剂 566
一、燥湿化浊 566
〔附方〕 566
4.归地二陈煎(原名金水六君煎) 566
8.涤痰汤 566
2.导痰汤 566
1.温胆汤 566
二陈汤(丸) 566
平胃散 569
〔附方〕 569
1.柴平汤 569
2.不换金正气散 569
浣带汤 569
二、清热利湿 569
茵陈蒿汤 573
〔附方〕 573
3.排石汤6号 573
1.栀子柏皮汤 573
2.茵陈四逆汤 573
三、利水化湿 573
胆道排石汤 573
2.大排石汤 573
1.三黄排石汤 573
〔附方〕 573
三妙丸 573
〔附方〕 573
二妙散(丸) 573
八正散 573
四、温化水湿 578
程氏萆薢分清饮 578
〔附方〕 578
萆薢分清饮 578
五皮饮 578
防己黄芪汤 578
猪苓汤 578
2.胃苓汤 578
1.茵陈五苓散 578
〔附方〕 578
五苓散 578
甘露饮 578
苓桂术甘汤 581
甘姜苓术汤(原名肾着汤) 581
实脾饮 581
第十三节理气剂 581
一、行气 582
金铃子散 586
暖肝煎 586
二、降气 586
瓜蒌薤白白酒汤 586
半夏厚朴汤 586
越鞠丸 586
良附丸 586
丁香柿蒂汤 589
第十四节理血剂 589
一、止血 589
旋复代赭汤 589
济生橘皮竹茹汤 589
〔附方〕 589
橘皮竹茹汤 589
十灰散 594
四生丸 594
咳血方 594
小蓟饮子 594
槐花散 594
黄土汤 594
二、活血祛瘀 594
补阳还五汤 602
养血柔肝丸 602
4.身痛逐瘀汤 602
8.少腹逐瘀汤 602
复元活血汤 602
活血主力丸 602
三、调经 602
1.血府逐瘀汤 602
失笑散 602
2.膈下逐瘀汤 602
生化汤 602
桃仁承气汤 602
通窍活血汤 602
桂枝茯苓丸 602
〔附方〕 602
清经汤 606
温经汤 606
定经汤 606
第十五节消导剂 606
〔附方〕 610
第十六节驱虫剂 610
3.香砂枳术丸 610
1.曲麦积术丸 610
2.橘半枳术丸 610
枳术丸(汤) 610
木香槟榔丸 610
越鞠保和丸 610
〔附方〕 610
保和丸 610
乌梅丸 612
连梅安蛔汤 612
肥儿丸 612
第十七节温里、回阳剂 612
一、温中祛寒 613
理中丸 615
〔附方〕 615
附子理中丸 615
吴茱萸汤 615
二、回阳救逆 615
独参汤 617
2.术附汤 617
三、温经通络 617
温阳化水汤(原名真武汤) 617
〔附方〕 617
参附汤 617
四逆汤 617
1.芪附汤 617
阳和汤 619
第十八节补益剂 619
一、补气 619
补中益气汤 624
二、补血 624
透脓散 624
〔附方〕 624
生脉散 624
人参胡桃汤 624
参苓白术散(丸) 624
4.归芍六味汤(原名归芍六君子汤) 624
8.香砂六味汤(原名香砂六君子汤) 624
2.六味汤(原名六君子汤) 624
1.异功散 624
〔附方〕 624
四味汤(原名四君子汤) 624
三、气血双补 628
大定风珠 628
〔附方〕 628
复脉汤(又名炙甘草汤) 628
归脾汤 628
当归补血汤 628
四物汤 628
八珍汤 629
〔附方〕 629
1.十全大补汤(丸) 629
2.人参养荣汤(丸) 629
8.泰山磐石散 629
四、补阴 629
一贯煎 635
补肺阿胶汤(原名阿胶散,又名补肺敞) 635
左归丸 635
〔附方〕 635
大造丸(又名河车大造丸) 635
五、补阳 635
〔附方〕 635
六味地黄丸(汤)(原名地黄丸) 635
4.麦味地黄丸 635
8.杞菊地黄丸 635
2.知柏地黄丸 635
1.都气丸 635
左归饮 635
肾气丸 639
〔附方〕 639
济生肾气丸(又名加味肾气丸) 639
右归饮 639
〔附方〕 639
右归丸 639
五子衍宗丸 639
二仙汤 639
第十九节安神剂 639
一、养血安神 640
酸枣仁汤 642
甘麦大枣汤 642
二、重镇安神 642
补心丹(丸) 642
安神丸(又名朱砂安神丸) 645
磁朱丸(又名神曲丸) 645
泻肝安神丸 645
第二十节固涩剂 645
一、敛汗固表 646
玉屏风散 647
牡蛎散 647
二、涩精止遗 647
三、涩肠固脱 649
缩泉丸 649
金锁固精丸 649
四、固崩止带 650
养脏汤(原名真人养脏汤) 650
固冲汤 652
附:备用方剂 652
一、解表剂 652
九味羌活汤五粒回春丸(丹) 652
二、祛暑剂 652
清署益气汤(李东垣) 桂苓甘露饮 藿朴夏苓汤 甘露消毒丹(汤) 时疫救急丹三、祛风湿剂 653
薏苡仁汤大秦艽汤 撮风散 苍耳子散 大活络丹 五虎追风散四、清热泻火剂 654
黄芩汤芍药汤秦艽鳖甲散泻心导赤汤黄芩清肺饮 脏连丸 654
石膏熟地煎(原名玉女煎) 654
五、润燥剂 654
七、表里双解剂 655
六、泻下剂 655
十枣汤舟车丸麻子仁丸黄芪汤 655
琼玉膏五汁饮增液汤 655
凉解汤石膏汤大两解汤(原名大青龙汤) 656
八、和解剂 656
六和汤清脾饮清肝汤 656
九、开窍剂 656
通关散开关散神犀丹 656
十、熄风止痉剂 656
羚羊角散建瓴汤生铁落饮二加龙骨牡蛎汤 657
十一、止咳平喘祛痰剂 657
顺气导痰汤桔梗汤 白前汤三子汤(原名三子养亲汤) 定痫丸十二、祛湿利尿剂 658
十四、理血剂 659
枳实薤白桂枝汤橘核丸四海舒郁丸小半夏加茯苓汤 参赭镇 659
气汤 六磨汤木香顺气散 659
汤 659
汤 白术散木通散易黄汤加味四苓散疏凿饮子 茯苓甘草 659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连朴饮 加味二妙丸赤小豆当归散木防己 659
十三、理气剂 659
十五、消导剂 660
养阴通痹汤大黄?虫丸 活络效灵丹得生丹艾附暖宫丸 茜 660
根散涌泉散代抵当丸 660
十七、温里、回阳剂 661
健脾丸 人参启脾丸鳖甲煎丸枳实导滞丸 661
十六、驱虫剂 661
一号驱蛔汤杀虫丸(原名化虫丸) 661
十八、补益剂 662
四神丸 当归四逆汤回阳救急汤黑锡丹 附子粳米汤 甘草干 662
姜汤 662
八珍益母丸二至丸虎潜丸寿胎丸加味金刚丸保真汤 补 664
肺汤月华丸鹿角胶丸温中补脾汤大补元煎大补阴丸 封 664
髓丹(原名三才封髓丹) 耳聋左慈丸 664
十九、安神剂 664
养心汤 半夏秫米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交泰丸二十、固涩剂 664
桃花汤桑螵蛸散固脬汤当归六黄汤 666
药名索引 666
方剂索引 671
第一章 内科部分概说 677
下册临床各科疾病 677
第三篇内科部分 677
目 录 677
第二章内科常见疾病 678
第一节传染病 678
感冒 (包括流行性感冒) 678
肺结核 681
传染性肝炎 684
(一)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685
(二)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687
肠伤寒 691
细菌性痢疾 695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 695
(二)慢性细菌性痢疾 697
支气管炎 698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 698
(一)急性支气管炎 699
(二)慢性支气管炎 701
支气管哮喘 702
(一)哮 703
(二)喘 704
肺炎 708
肺脓肿 711
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 714
急性胃肠炎 714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717
慢性肠炎 722
肝硬变 724
(一)早期肝硬变 724
(二)晚期肝硬变 728
高血压病 729
第四节心脏血管系统疾病 729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733
风湿性心脏病 738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741
心力衰竭 744
第五节泌尿系统疾病 748
肾炎 748
(一)急性肾炎 748
(二)慢性肾炎 751
(三)尿毒症 754
泌尿系感染 757
泌尿系结石 760
第六节血液系统疾病 763
贫血 76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66
白血病 768
(一)急性白血病 769
(二)慢性白血病 770
第七节神经系统疾病 772
脑血管意外 772
(一)脑溢血 773
(二)脑血栓形成 776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 777
癫痫 779
第八节精神疾病 781
神经官能症 781
(一)神经衰弱 781
(二)癔病 783
精神病 785
第九节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疾病 789
糖尿病 789
甲状腺机能亢进 792
第十节运动系统疾病 794
关节炎 794
低热 798
第十一节其他疾病 798
耳原性眩晕症 804
中暑 806
附:症状辨证施治表 810
头痛眩晕耳鸣、耳聋 失音 咳嗽哮喘心悸不 833
寐昏迷痉病(抽搐)厥逆咳血吐血衄血尿血 833
便血呕吐呃逆便秘泄泻胸痛胁痛胃脘痛 833
腹痛腰痛痿证黄疸水肿积聚消渴癃闭(小 833
便不利)淋浊遗尿遗精阳痿 833
第四篇妇科部分 833
第一章妇科特点 833
生理特点 833
病理特点 835
治疗特点 835
月经先期 837
第一节月经常见疾病 837
第二章妇科常见疾病 837
月经后期 839
月经先后不定期 841
月经量少 842
倒经 843
闭经 844
功能性子宫出血 847
绝经期症候群 854
第二节妊娠常见疾病 856
妊娠恶阻 857
先兆流产 858
痛经 859
妊娠水肿 860
妊娠高血压 861
先兆子痫 861
子痫 863
异位妊娠 863
第三节产后常见疾病 866
产后恶露不止 867
产后关节痛 869
产后缺乳 871
第四节妇科杂病 872
盆腔炎 872
子宫脱垂 876
癥瘕 877
不孕症 879
第五篇儿科部分 885
第一章 儿科特点 885
生理特点 885
病理特点 885
辨证特点 886
治疗特点 887
附:小儿四诊提要 887
上呼吸道感染 891
第二章 儿科常见疾病 891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 891
附:扁桃腺炎泡疹性咽峡炎 895
支气管炎 897
肺炎 900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 907
消化不良 907
厌食症 911
口腔炎 914
肠寄生虫病 916
疳积 917
第三节泌尿系统疾病 923
小儿肾炎 923
(一)急性肾炎 924
(二)过敏性紫瘢性肾炎 924
(三)迁延性肾炎与慢性肾炎 925
(四)肾病综合征 928
肾盂肾炎(包括其他泌尿道感染) 930
遗尿症 932
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舞蹈病) 933
第四节循环造血系统疾病 933
(一)风湿性关节炎 934
(二)风湿性心肌炎 935
(三)心力衰竭 936
(四)舞蹈病 937
贫血 938
(一)营养性贫血 939
(二)再生不良(障碍)性贫血 940
紫癜 942
(一)过敏性紫癜 942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43
第五节内分泌系统疾病 945
糖尿病 945
附:尿崩症 947
第六节神经系统疾病 948
惊风(附:痫、痉) 948
新生儿破伤风 954
麻疹 956
第七节传染病 956
流行性腮腺炎 960
水痘 962
百日咳 963
猩红热 965
急性细菌性痢疾 967
传染性肝炎 970
附:新生儿生理性黄疽先天性胆道梗阻 972
小儿麻痹 975
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977
流行性乙型脑炎 97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981
结核病 985
第八节其他 991
低烧的辨证治疗 991
第六篇外科部分 997
第一章 中医外科概要 997
第一节外科疾病的发病特点 997
第二节外科疾病的辨证特点 1000
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1001
二、抓住“阴证”、“阳证”的主要特点 1002
三、抓住局部辨证的特点 1003
第三节外科疾病的治疗特点 1005
一、整体治疗(内治法) 1006
二、局部治疗(外治法) 1008
第二章 一般外科疾病 1016
疖(疖、暑疖、多发性疖、手部疗疮、颜面疗疮、 1016
疔毒走黄) 1016
痈 1021
丹毒 1024
急性乳腺炎 1025
慢性囊性乳房病 1029
急性淋巴结炎 1030
淋巴结核 1031
化脓性骨髓炎 1033
骨与关节结核 103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037
血栓性静脉炎 1040
烧、烫伤 1041
下肢顽固性溃疡 1044
第三章急腹症 1047
第一节概说 1047
辨证要点 1047
治疗法则 1048
第二节常见的急腹症 1049
急性阑尾炎 1049
胆道蛔虫症 1051
急性胆囊炎与胆石症 1052
急性胰腺炎 1056
急性肠梗阻 1058
溃疡病急性穿孔 1061
痔 1064
(一)内痔 1064
第四章 常见肛门疾病 1064
(二)外痔 1066
(三)混合痔 1068
肛瘘 1068
直肠脱垂 1070
第五章 常见皮肤病 1072
荨麻疹 1072
(一)急性荨麻疹 1073
(二)慢性荨麻疹 1074
丘疹状荨麻疹 1075
神经性皮炎 1076
湿疹 1078
(一)成人湿疹 1079
(二)婴儿湿疹 1083
牛皮癣 1084
带状疱疹 1086
接触性皮炎 1088
概说 1091
第六章 恶性肿瘤 1091
食道癌 1094
胃癌 1096
肠癌 1098
肝癌 1099
肺癌 1100
乳腺癌 1101
子宫颈癌 1103
放射反应的中医治疗 1108
(一)胃肠道反应 1108
(二)放射性直肠炎 1108
(五)放射性白细胞减少症 1109
(四)放射后肢体浮肿 1109
(三)放射性膀胱炎 1109
(六)放射性血小板减少症 1110
(七)放射性肺炎 1110
第七章 骨科疾病 1111
第一节概说 1111
第二节基本手法与固定要点 1112
基本手法 1112
固定要点 1113
第三节治疗法则及用药规律 1114
第四节常见的骨折 1116
锁骨骨折 1116
肱骨干骨折 1117
肱骨外髁颈骨折 1118
肱骨髁上骨折 1119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肱关节脱位(孟特季阿氏骨折) 1120
前臂骨折(尺、桡骨骨折) 1121
桡骨远端骨折 1122
第一掌骨骨折 1123
小腿骨折(胫、腓骨骨折) 1124
踝部骨折 1125
下颌关节脱位 1126
第五节常见的关节脱位 1126
肩关节脱位 1127
肘关节脱位 1128
拇指掌关节脱位 1129
骶髂关节损伤 1129
髋关节脱位 1130
趾蹠关节脱位 1131
第六节新鲜软组织扭挫伤 1131
踝关节软组织损伤 1131
膝关节软组织损伤 1132
肘关节软组织损伤 1132
腕关节软组织损伤 1133
腰椎间盘突出症 1134
第七节骨科杂病 1134
腰部扭伤 1136
腱鞘炎 1136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1137
外伤性截瘫 1137
(一)中药治疗 1139
(二)针灸治疗 1144
(三)电针治疗 1146
(四)穴位注射 1147
睑缘炎 1151
第八章 眼、耳、鼻、喉科常见病 1151
麦粒肿 1152
霰粒肿 1153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1154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1155
角膜炎 1157
虹膜睫状体炎 1158
白内障 1160
青光眼 1162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1165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1167
视神经萎缩 1168
外耳道疖和外耳道炎 1170
过敏性鼻炎 1172
慢性鼻炎 1173
慢性鼻窦炎 1174
急性咽炎 1175
慢性咽炎 1176
急性扁桃体炎 1177
急性喉炎 1178
慢性喉炎 1179
第七篇针灸与新医疗法 1183
第一章概说 1183
针法 1184
第二章针灸疗法 1184
第一节刺灸法 1184
灸法 1187
第二节经络输穴简介 1189
输穴的分类 1190
输穴的定位与取法 1190
十四经输穴主治纲要 1193
第三节十四经常用输穴 1200
一、手太阴肺经 1200
二、手少阴心经 1202
三、手厥阴心包经 1205
四、手阳明大肠经 1208
五、手太阳小肠经 1212
六、手少阳三焦经 1216
七、足阳明胃经 1221
八、足太阳膀胱经 1228
九、足少阳胆经 1239
十、足太阴脾经 1245
十一、足少阴肾经 1249
十二、足厥阴肝经 1253
十三、督脉 1256
十四、任脉 1262
第四节经外奇穴及新穴位 1268
头面部 1268
背腰部 1271
胸腹部 1273
上肢部 1274
下肢部 1276
第五节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1278
选穴与配穴 1278
常见病的治疗 1280
(一)内科常见病 1280
狂痫证(癫痫) 脏躁 呃逆 呕吐泄泻(急、慢性肠炎)痢疾便秘脱肛遗尿尿闭淋证遗精 阳萎 疟疾黄疸水肿头痛胁痛胃脘痛腹痛 腰痛 腿股风(坐骨神经痛) 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 痹证 痿证(二)妇科、儿科常见病 1296
耳原性眩晕) 中风高血压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癫 1296
感冒(流行性感冒) 咳嗽哮喘 中暑 昏厥眩晕(附: 1296
月经不调 经闭 痛经 带下(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糜烂等)滞产阴挺乳少、回乳小儿急、慢惊风疳积(三)外科、五官科常见病 1300
发际疮丹毒疗疮痄腮乳痈肠痈瘰疬落枕荨 1305
麻疹瘿气 几种急腹症 耳鸣、耳聋 暴发火眼 近视 1305
鼻渊牙痛咽痛 1305
第三章 新医疗法 1305
第一节耳针疗法 1305
耳壳的解剖部位 1305
耳针的穴位 1306
治疗方法与步骤 1308
注意事项 1309
各系统参考穴位 1309
第二节手针疗法 1310
手背部穴位 1310
手掌部穴位 1312
第三节头针疗法 1312
刺激区的划分 1313
适应症 1314
第四节水针疗法 1314
腰腿疼常见的痛点部位 1314
操作手法 1314
治疗方法 1315
注意事项 1316
第五节埋线疗法 1316
穴位的选择 1316
操作方法 1317
体会 1317
第六节挑治疗法 1318
第七节经络综合疗法 1319
寻找阳性反应物的方法 1319
治疗方法 1321
第一节基本手法和操作原则 1324
基本手法 1324
附:按摩疗法 1324
操作原则 1325
第二节常见病症的治疗 1325
落枕 1325
肩关节周围炎 1326
踝关节扭伤 1326
胃炎(或成人消化不良) 1327
膝关节风湿症 1327
腰、背肌劳损 1327
跟腱炎 1327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328
腹泻或慢性痢疾 1328
小儿消化不良 1328
头痛 1329
偏头痛 1329
口眼歪斜 1329
坐骨神经痛 1329
颈椎病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