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土地规划的概念 1
一、土地规划产生的客观必要性 1
目 录 1
二、土地规划的研究对象 6
三、土地规划的科学属性 9
第二节土地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13
一、土地规划的任务 13
二、土地规划的内容 18
第三节土地规划的基本原则 20
第四节土地规划方案的编制程序 23
一、准备工作 24
二、制定规划 30
三、规划实施 37
一、地域分异规律 39
第二章土地规划的原理和研究方法 39
第一节土地规划的原理 39
二、生态经济规律 40
三、集约经营规律 42
四、区位规律 42
第二节土地规划的研究方法 43
一、系统分析法 43
二、统计分析法 44
三、比较择优法 45
第三章土地利用远景预测 47
第一节土地利用远景预测的客观必要性 47
第二节土地利用远景预测的程序和方法 50
一、土地利用远景预测程序 50
二、土地利用远景预测方法 51
一、趋势预测 53
第三节农用地常用的预测方法 53
二、回归预测 58
第四章居民点用地布局 64
第一节居民点分类及其作用 64
一、居民点的概念、类型及其划分的依据 64
二、各级居民点的作用 65
第二节我国居民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7
第三节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和原则 70
一、居民点布局的意义 70
二、居民点布局的形式 71
三、居民点布局的原则 74
第四节居民点用地的选择 77
一、便于生产 77
二、便于运输 77
三、宜于建筑 78
五、充分利用原有村庄的基础 79
四、有利环境卫生与安全 79
第五节居民点占地面积概算 80
一、居住人口的概算 80
二、居民点占地面积的概算方法 81
第六节居民点布局方案择优 83
第五章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85
第一节交通运输用地规划的意义和特点 85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 86
第三节远景交通量的预测 88
一、交通现状调查 88
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方法 89
三、远景交通量的预测程序 90
第四节交通运输的合理结构 91
一、各种运输工具的经济运距和服务范围 92
二、运输对象对运输条件的要求 93
三、运输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94
四、交通运输的合理结构 96
第五节公路用地的选择 98
一、公路的分级 98
二、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99
三、公路选线 104
四、选线方案择优 110
五、公路占地宽度的确定 113
第六节其它交通线的布局 113
一、水运航道的布局 114
二、铁路线路的布局 116
三、航空交通线的布局 119
第六章水利用地规划 123
第一节水利用地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123
第二节水资源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 124
一、地表水及其开发利用 124
二、地下水及其开发利用 129
三、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再利用 131
第三节水土资源平衡 132
一、水土资源平衡的概念和作用 132
二、水土资源平衡计算 135
第四节水利骨干工程用地选择 143
一、水利工程的分类 143
二、水利工程系统的类型和组成 146
三、水利骨干工程的用地要求 149
四、水利骨干工程的布局与用地选择 154
五、水利骨干工程用地规划方案择优 168
第五节水利骨干工程用地面积概算 171
一、水库工程用地面积概算 171
二、渠道工程用地面积概算 173
二、土地保护工程的类型及特点 178
一、土地保护工程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178
第七章土地保护工程用地规划 178
第一节土地保护的概念和类型 178
第二节不同地区的土地保护工程用地规划 179
一、水土流失地区的土地保护工程用地规划 179
二、风沙干旱地区的土地保护工程用地规划 195
三、沿海滩涂地区的土地保护工程用地规划 199
四、其它地区的土地保护工程用地规划 205
第八章农业生产用地规划 211
第一节农业生产用地的概念及其特点 211
一、农业生产用地 211
二、非农业生产用地 212
第二节农业生产用地分析 213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14
二、评定土地等级 218
三、土地改良和用途的改变 223
一、确定农业生产用地组成与比例的主要依据 227
第三节农业生产用地的组成与比例的确定 227
二、确定各类农业生产用地面积的方法 230
三、编制土地利用平衡表 234
第四节农业生产基地的配置 236
一、农业生产基地的配置原则 236
二、农业生产基地的配置 237
第五节农业生产用地规划方案择优 248
一、经济结构改善情况 248
二、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249
三、生态条件改善情况 251
第九章耕地规划 252
第一节耕地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252
一、我国耕地概况 252
二、耕地利用原理 254
三、耕地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256
一、作物布局 258
第二节耕地利用的时空组织 258
二、耕地利用时空组织 259
三、作物种植区的类型和数量 261
四、方案择优指标 264
第三节耕地田块的规划 264
一、耕作田块规划 265
二、轮作田区规划 282
三、田块规划的地区特点 283
第四节田间灌排渠道规划 286
一、平原地区 287
二、丘陵山区 291
三、不同灌溉方式下田间渠道规划的特点 293
第五节护田林带规划 300
一、林带结构的选定 301
二、林带的方向 303
三、林带的间距 304
四、林带的宽度 305
第六节田间道路规划 307
第七节耕地规划方案择优 313
一、评价指标 313
二、评价方法 314
第十章园林地规划 315
第一节园林地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315
一、我国园林地概况 315
二、园林地利用原理 317
三、园林地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319
第二节果园规划 320
一、果树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320
二、果园小区规划 326
三、果园道路网及防护林带规划 328
四、果园灌排渠系及辅助建筑物规划 331
五、果树行列的配置 333
六、果园水土保持 335
第三节桑园规划 339
第四节茶园规划 342
第五节桔园规划 344
一、柑桔对环境条件要求 344
二、各省柑桔主栽次栽品种分布 345
三、柑桔良种区域化 345
四、柑桔园内部规划 348
五、柑桔园防护林规划 351
第六节橡胶园规划 352
一、橡胶树的基本习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53
二、林段的规划 354
三、品系的合理配置 359
四、橡胶树种植密度与形式 360
五、橡胶园水土保持规划 362
六、橡胶园灌溉排水设施 365
七、橡胶园附属建筑物及道路规划 367
第七节林场规划 368
一、林地区划 368
二、林场道路及附属建筑物规划 372
三、各种林地的树种选择与苗木需要量的计算 373
第十一章牧草地规划 376
第一节牧草地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376
一、我国牧草地概况 376
二、牧草地利用原理 377
三、牧草地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383
第二节放牧地规划 386
一、季节牧地的划分 386
二、畜群放牧地段的配置 387
三、轮牧小区的设计 391
四、制定牧场轮换制度 395
五、放牧地生产设施的规划 396
第三节割草地规划 400
一、割草地的选择 400
二、制定轮割制度与轮割区的划分 401
三、贮草场的配置 402
第四节牧草地综合利用和改良规划 404
一、围建草库伦规划 404
二、林网草田轮作规划 405
三、建立人工草地 406
第五节牧草地规划方案择优 411
一、牧草地规划方案择优指标 411
二、方案择优实例 411
第十二章水面规划 414
第一节水面利用的重要性及其利用原理 414
一、水面利用的重要性 414
二、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 415
三、水域污染对水生物的影响 417
第二节水面资源的合理利用 418
一、水面资源分类及其利用特点 418
二、水面资源的评价 420
三、因地制宜地利用水面资源 423
第三节养殖场规划 425
一、人工养鱼池的规划 426
二、水生植物栽培规划 434
三、海水养殖规划 437
四、各种附属设施的配置 444
第四节水面规划方案择优 446
一、择优原则 446
二、择优指标 447
三、方案择优实例 447
第一节沿海地区土地规划的特点 449
第十三章土地规划的地区特点 449
一、海涂土地资源利用的原则 450
二、围涂造田规划 452
三、水产养殖基地规划 454
四、芦苇田规划 455
五、综合防护林地的配置 456
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土地规划的特点 457
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458
二、土地改良规划 461
第三节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规划的特点 465
一、调整黄土高原的农、林、牧用地的结构 466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 470
三、基本农田建设 471
四、林地和草地规划 473
第四节黄淮海平原盐碱土地区土地规划的特点 475
一、水盐运动状态的调控 476
二、排灌系统用地规划 477
三、土地改良规划 480
第十四章土地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与实施 483
第一节土地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483
一、土地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意义 483
二、土地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486
三、土地规划方案综合评价实例 495
第二节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 500
一、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500
二、可行性研究 501
三、有关可行性研究的几个问题 504
第三节土地规划成果资料的编制和方案实施 505
一、土地规划成果资料的编制 505
二、土地规划方案的实施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