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伟大的宝库 1
二、中药的起源 2
三、中药的来源 5
四、本草经 7
五、历代本草概况 11
六、从药物论博物 16
七、中药的命名 18
八、常用中药的统计 21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23
一、药性概说 23
二、四气 25
三、五味 27
四、性味组合 31
五、归经 34
六、升降浮沉 37
第三章中药的生产 40
一、中药的栽培 40
(一)中药生长的要素 41
(二)中药的栽培技术 42
二、中药的产地 44
(一)生长环境 44
(二)道地药材 45
(三)引种与驯养 48
三、中药的采集 49
四、中药的贮藏 52
五、中药的鉴定 53
第四章 中药的用法 56
一、中药的炮制 56
(一)炮制的意义 57
(二)炮制的方法 58
二、汤液与煎药 61
三、煮散 66
四、饮食疗法 68
五、中药的剂量 71
第五章中药的制剂 77
一、中药制剂概说 77
二、丸散膏丹及其他 79
三、常用的丸散膏丹 82
四、制剂的中西结合 87
五、近年新创的剂型 91
第六章 中药的配伍 99
一、配伍的意义 99
二、七情 102
三、配伍后的变化 104
四、配伍原则 106
(一)主辅佐使 106
(二)配伍新则 107
五、药理与配伍 115
第七章中药的成分 119
一、中药成分概说 119
二、分离成分的意义 122
三、生物碱 123
四、甙类 124
五、鞣质及其他 126
六、预试提取与分离 127
第八章 中药中毒及防治 130
一、中药中毒概说 130
二、诊治撮要 132
(一)中药中毒的症状 132
(二)中药中毒的治疗 133
三、各种药物的中毒与解救 134
(一)阿托品类药物中毒 134
(二)抗阿托品类药物中毒 136
(三)雷公藤中毒 137
(四)乌头类中药中毒 139
(五)含氰药物中毒 141
(六)含强心甙药物中毒 142
(七)四叶对中毒 142
(八)红茴香中毒 143
(九)斑蝥中毒 144
第九章植物类药的应用 146
一、植物基本知识 146
二、植物类药研究近况 149
三、活血化瘀治则 152
四、扶正固本治则 156
五、关于免疫功能 160
六、关于物质代谢 164
七、抗癌的中药 166
八、抗菌的中药 168
九、杀虫的中药 171
十、关于心血管系统 172
十一、关于神经系统 174
十二、关于呼吸系统 176
十三、关于泌尿系统 177
十四、关于血液系统 178
第十章 动物类药的应用 180
一、历史的回顾 180
二、动物药鸟瞰 183
三、紫河车与坎气 186
四、兽角的药用 189
五、兽骨的药用 192
六、关于动物胶 194
七、脏器疗法 196
八、胆汁的药用 199
九、虫类的药用 204
十、蛇类的药用 206
十一、贝类的应用 211
十二、动物的排泄物 214
十三、动物的病理产物 217
十四、总结与展望 219
第十一章矿物类药的应用 223
一、矿物及其药用 223
(一)矿物的性质 223
(二)矿物的形成 225
(三)矿物的药用 226
二、水与土 228
三、铜与铁 230
四、钙与钠 232
五、砷与汞 233
六、铝与硅 235
七、铅及其他 236
第十二章 中药功效分类表 238
一、解表药 238
二、泻下药 240
三、清热药 242
四、芳香化湿药 247
五、利水渗湿药 248
六、祛风湿药 250
七、温里药 251
八、安神药 252
九、芳香开窍药 253
十、平肝熄风药 254
十一、理气药 255
十二、止血药 256
十三、活血化瘀药 258
十四、补益药 260
十五、消导药 264
十六、化痰止咳药 265
十七、收敛药 267
十八、驱虫药 269
十九、外用药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