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1.3 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的攻关目标和关键技术 3
1.4 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 4
1.5 有关道路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 4
2 交通流数据采集与处理 10
2.1 数据采集设备和方法 10
2.2 观测数据要求 14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7
3 车辆折算系数 20
3.1 概述 20
3.2 车型划分和标准车型确定 20
3.3 车辆折算系数的计算标准 25
3.4 车辆折算系数一般分析方法 26
3.5 车辆折算系数的理论分析 31
3.6 车辆折算系数的确定 33
4.2 基本路段 36
4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36
4.1 概述 36
4.3 匝道 72
4.4 交织区 82
4.5 收费站 88
5 不控制进入多车道公路通行能力 97
5.1 概述 97
5.2 标准道路条件 97
5.3 不控制进入多车道公路交通特性分析 98
5.4 横向干扰对车辆运行速度的影响 104
5.5 道路横断面形式对速度的影响分析 106
5.6 大型车及两轮摩托车对速度的影响分析 107
5.7 观测数据的拟合 108
5.8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113
5.9 应用实例分析 116
6 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 118
6.1 概述 118
6.2 理想道路条件 118
6.3 双车道公路的交通特性 119
6.4 延误分析 120
6.5 通行能力分析 126
6.6 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 128
6.7 实例分析 129
7 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 133
7.1 概述 133
7.2 无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133
7.3 信号灯控制交叉口 147
7.4 环形交叉口 156
7.5 立体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162
8 公共交通线路通行能力 167
8.1 公共交通概述 167
8.2 公共交通种类及其特性 167
8.3 公共交通客流调查 168
8.4 公共交通客运量预测 169
8.5 公共汽车交通线路的通行能力 170
8.6 轻轨交通的客运能力 171
9.2 行人交通流特性 172
9.1 概述 172
9 行人通行能力 172
9.3 行人交通流基本原理 174
9.4 人行道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177
10 自行车通行能力 181
10.1 自行车道的设置标准 181
10.2 自行车交通特性 182
10.3 自行车道的服务水平 183
10.4 自行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186
10.5 实际通行能力 190
11 交通流模拟与仿真 194
11.1 计算机仿真技术简介 194
11.2 计算机仿真在交通流研究中的应用 194
11.3 计算机微观仿真原理 195
11.4 交通流仿真的不确定性问题 198
11.5 公路路段模拟模型 200
11.6 交叉口仿真模型 202
11.7 交通流微观仿真系统的实现 203
参考文献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