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流行病学与传染病防制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流行病学定义 1
二、流行病学任务 2
三、关于疾病的分布 4
四、流行病学调查 15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18
一、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 18
二、传染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 22
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22
四、传染病的疫源地 24
第三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25
一、原则 25
二、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26
三、针对传播途径采取的措施 31
四、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32
五、检疫 35
六、疾病监测 37
七、传染病监督与执法 38
第四节 计划免疫工作 40
一、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41
二、计划免疫工作的内容与任务 43
三、计划免疫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实施 44
四、计划免疫工作的评价 46
五、免疫接种副反应及处理 48
第五节 消毒、杀虫、灭鼠 51
一、消毒 51
二、杀虫 56
三、灭鼠 63
第六节 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66
一、呼吸道传染病 66
二、消化道传染病 87
三、虫媒传染病 105
四、动物源性传染病 118
五、接触性传染病 134
六、性传播疾病 139
第二章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 150
第一节 概论 150
一、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基本概念 150
二、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工作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50
三、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对机体的影响 151
一、概述 153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153
二、矽肺 159
三、硅酸盐肺 163
四、煤工尘肺 166
五、混合性尘肺 167
六、测尘技术要求 169
第三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170
一、概述 170
二、金属与类金属毒物中毒防治 176
三、有机溶剂中毒防治 184
四、刺激性气体中毒防治 189
五、窒息性气体中毒防治 191
六、高分子化合物中毒防治 196
七、生产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采样原则 200
一、概述 203
第四节 农药中毒防治 203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防治 207
第五节 物理因素及其所致职业病防治 211
一、气象条件 212
二、高温与中暑 215
三、噪声与噪声聋 218
四、振动与振动病 223
五、电磁辐射 225
第六节 女工劳动保健 228
一、妇女的解剖生理特点 228
二、重体力劳动和不良体位对女工健康的影响 229
三、工业化学物对女工健康的影响 229
五、女工的特殊劳动保健措施 230
四、物理因素对女工健康的影响 230
第七节 劳动卫生调查 231
一、调查种类 231
二、调查步骤 233
第三章 食品卫生与食物中毒 235
第一节 绪论 235
一、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概况 235
二、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236
三、监督工作程序 237
第二节 细菌性污染与食品腐败变质 237
一、细菌性污染 238
二、食品腐败变质 240
第三节 主要食品的卫生 241
一、粮食的卫生 241
二、食用油脂的卫生 243
三、畜禽肉品卫生 244
四、乳品的卫生 245
五、蛋品的卫生 246
六、水产品的卫生 246
七、蔬菜、水果的卫生 248
第四节 加工食品的卫生 249
一、冷饮食品的卫生 249
二、罐头食品的卫生 250
三、酒类的卫生 252
四、糕点类食品的卫生 253
五、调味品的卫生 254
第五节 食品样品的采集 255
第六节 饮食行业的卫生 257
第七节 街头食品的卫生 260
第八节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卫生 261
第九节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管理 263
第十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264
一、概述 264
二、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265
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267
四、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269
五、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271
六、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272
七、椰毒假单胞菌毒素食物中毒 274
八、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 276
第十一节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277
一、河豚鱼中毒 277
二、鲐鱼组胺中毒 278
三、杏仁中毒 279
四、棉籽油棉酚中毒 280
五、毒蕈中毒 281
六、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283
七、赤霉病麦食物中毒 285
八、霉变甘蔗中毒 286
第十二节 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287
第四章 环境卫生与健康 292
第一节 绪论 292
第二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94
一、环境 294
二、环境影响的社会性 295
三、环境污染与公害 296
第三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97
一、环境污染的来源及种类 297
二、环境污染影响人群健康的基本特征 297
一、环境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 298
第四节 环境影响医学评价 298
三、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表现 298
二、环境影响医学评价 299
第五节 大气卫生与健康 300
一、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301
二、大气污染的来源 301
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301
四、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302
五、大气卫生标准 304
六、大气卫生防护 305
七、大气污染的监测 305
第六节 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306
一、室内空气污染来源 307
二、主要污染物及对健康的影响 308
一、饮水与健康 309
第七节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 309
二、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 310
三、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313
四、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 317
第八节 住宅卫生 319
一、住宅卫生的意义 319
二、住宅的主要卫生问题 319
三、城市住宅的卫生要求 320
四、农村住宅的卫生要求 322
第九节 公共场所卫生 324
一、公共场所的定义及分类 324
二、公共场所的特点与卫生 324
三、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325
四、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与监督 327
五、公共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 328
六、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329
七、公共场所的具体卫生要求 329
第十节 吸烟与健康 345
一、烟草的有害成分与作用 345
二、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347
三、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348
四、控制吸烟的措施 349
第十一节 化妆品卫生 350
一、化妆品概述 350
二、化妆品的作用 352
三、化妆品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352
四、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 354
五、化妆品的不良反应监测 354
六、化妆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 355
一、保健用品的概念 357
二、保健用品分类 357
第十二节 保健用品卫生 357
三、保健用品与药品药械的区别 358
四、保健用品的主要卫生问题 359
五、保健用品的卫生管理 360
第五章 学校卫生与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 362
第一节 概述 362
一、学校卫生的概念 362
二、学校卫生工作任务 362
三、学校卫生工作内容 362
四、学校卫生工作方法 363
五、学校卫生工作应掌握的基本资料 364
二、监测工作内容 367
第二节 学校卫生监测工作 367
一、监测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367
三、监测点校的选择 368
四、监测对象和数量 368
五、发育监测方法及指标 368
六、学生常见病监测方法及指标 371
第三节 学生常见病防治 374
一、学生近视眼 374
二、儿童弱视眼 378
三、沙眼 379
四、龋齿 381
五、牙周疾病 386
六、蛔虫症 387
八、营养不良 388
七、贫血 388
九、脊柱弯曲 390
十、神经衰弱 391
第四节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392
一、传染病在学校中流行的特点 392
二、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393
第五节 学校卫生监督和管理 393
一、学校建筑设备卫生监督 393
二、教育过程卫生指导 398
三、体育锻炼卫生监督 399
四、进校食品卫生监督 401
五、学校内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402
第一节 卫生宣传教育概述 404
一、卫生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404
第六章 卫生宣传教育 404
二、卫生宣传教育的基本原则 406
第二节 卫生宣传教育的基本内容 409
一、我国卫生工作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 409
二、常见疾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411
三、卫生工作方面的宣传教育 418
四、婚育知识的宣传教育 423
五、计划免疫知识教育 428
六、卫生防病工作的教育 429
第三节 卫生宣传教育方法 431
一、语言教育 431
二、文字教育 431
三、形象化教育 433
四、视听教育 434
五、综合性宣传教育 435
附录 防疫员培训大纲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