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论 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
1.1.1 历史的回顾 1
1.1.2 推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两大动力 3
1.1.3 局部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4
1.2 资源共享 5
1.2.1 资源分配和共享 5
1.2.2 资源共享定理 6
1.3 计算机网络分类 7
1.4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内容 7
1.5 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9
2.1 数据通信模型 14
第2章 数据传输 14
2.2 传输概念 15
2.2.1 时域概念 15
2.2.2 频域概念 16
2.2.3 数据率和频带的关系 18
2.3 模拟数据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 19
2.4 数据调制与编码 21
2.4.1 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 22
2.4.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 23
2.4.3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4
2.4.4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5
2.5 多路复用 26
2.5.1 多路复用技术 26
2.5.2 频分多路复用 28
2.5.3 时分多路复用 31
2.5.4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34
2.5.5 波分多路复用 35
2.6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36
2.7 传输介质 37
2.7.1 双绞线 38
2.7.2 同轴电缆 39
2.7.3 光导纤维电缆 40
2.7.4 无线介质 44
2.7.5 传输介质的选择 44
2.7.6 传输损耗 45
2.8 物理层接口及协议 46
2.8.1 物理层的特性 46
2.8.3 RS232C接口 48
2.8.2 数据通信设备 48
2.8.4 其他标准接口 53
第3章 数据交换 56
3.1 线路交换技术 56
3.1.1 空分交换 56
3.1.2 时分交换 58
3.2 分组交换技术 63
3.2.1 分组交换的原理 63
3.2.2 分组交换的技术 64
3.2.3 外部的和内部的操作 67
3.3 帧中继交换 68
3.3.1 帧中继原理 68
3.4.1 异步转移模式基本原理 69
3.3.2 帧中继的应用 69
3.4 信元交换技术 69
3.4.2 ATM交换和控制 72
第4章 数据链路控制 76
4.1 流控技术 76
4.1.1 停-等流控 76
4.1.2 滑动窗口流控 77
4.2 差错检测 79
4.2.1 奇偶校验 80
4.2.2 循环冗余检错 80
4.3.1 停-等ARQ 82
4.3.2 Go-Back-N ARQ 82
4.3 差错控制 82
4.3.3 Selective-Reject ARQ 83
4.4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84
4.4.1 基本特征 85
4.4.2 帧结构 85
4.4.3 HDLC操作 87
4.5 其他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90
4.5.1 LAP B 90
4.5.2 LAP D 91
4.5.3 逻辑链路控制 91
4.5.4 帧中继 91
4.5.5 异步转移模式 92
5.1 局域网的定义及特性 93
5.2 拓扑结构 93
第5章 传统局域网 93
5.2.1 星形拓扑 94
5.2.2 总线拓扑 95
5.2.3 环形拓扑 96
5.2.4 树形拓扑 97
5.2.5 星形环拓扑 97
5.3 环形网 98
5.4 总线/树形网络 100
5.4.1 基带系统 101
5.4.2 宽带系统 102
5.4.3 基带系统和宽带系统的比较 104
5.5 光纤局域网 104
5.5.2 有源星形结构 105
5.5.1 无源星形结构 105
5.5.3 光纤环网结构 106
5.5.4 光纤总线网结构 106
5.6 介质访问控制 108
5.7 争用协议 109
5.7.1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109
5.7.2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110
5.7.3 退避算法 111
5.7.4 争用协议的比较 112
5.8 标记环介质访问控制 113
5.8.1 标记环操作原理 113
5.8.2 优先级策略 114
5.9 标记总线访问控制 116
5.10 ANS X3T9.5介质访问控制 117
第6章 局域网协议 120
6.1 LAN参考模型 120
6.2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124
6.2.1 网络层/LL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125
6.2.2 LLC子层/MA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127
6.2.3 LLC协议数据单元结构 127
6.2.4 LLC协议的型和类 128
6.2.5 LLC协议的元素 128
6.3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32
6.3.1 MAC服务规范 133
6.3.2 介质访问控制的帧结构 134
6.3.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35
6.3.4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形式描述 136
6.3.5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邻近层的接口 137
6.4 标记环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40
6.4.1 MAC服务规范 140
6.4.2 介质访问控制帧结构 141
6.4.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43
6.4.4 MAC有限状态机 144
6.5 标记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44
6.5.1 MAC帧格式 145
6.5.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46
6.5.3 MAC层内部结构 149
6.5.4 访问控制机的状态 151
6.6 局域网协议标准 152
7.1.3 局域网特性 156
7.1.2 两种基本方法 156
第7章 网络性能评价 156
7.1.1 目的 156
7.1 模型和性能评价 156
7.1.4 单服务器队列 157
7.1.5 排队网络模型 157
7.1.6 基本结果 158
7.2 LAN的性能评价 161
7.2.1 基本参量 161
7.2.2 传播延迟和数据率的效应 162
7.2.3 吞吐率特性 163
7.2.4 最大数据率的计算 165
7.2.6 延迟-吞吐率特性 168
7.2.5 延迟特性 168
第8章 高速局域网技术 174
8.1 FDDI网 174
8.1.1 FDDI原理 174
8.1.2 FDDI系列 176
8.1.3 FDDI协议 177
8.2 快速以太网 181
8.2.1 快速以太网类型 181
8.2.2 快速以太网的应用 182
8.2.3 快速以太网协议 187
8.3 千兆位以太网 190
8.3.1 以太网的进展 190
8.3.2 千兆位以太网标准和参考模型 192
8.3.3 千兆位以太网的应用 195
8.4.1 交换式局域网的基本模块 199
8.4 交换式局域网 199
8.4.2 LAN交换器的特点 200
8.4.3 两种交换方式 201
8.4.4 第三层交换器 202
8.5 ATM网 204
8.5.1 ATM协议参考模型 204
8.5.2 ATM局域网 208
8.5.3 ATM LAN仿真 211
8.6.1 IEEE 802.11体系结构 212
8.6.2 物理介质规范 212
8.6 无线局域网 212
8.6.3 介质访问控制 213
8.6.4 分布协调功能 213
8.6.5 点协调功能 215
第9章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216
9.1 体系结构及协议 216
9.1.1 协议和体系结构 216
9.1.2 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 217
9.1.3 LAN协议结构 219
9.2 OSI传输层服务及协议 220
9.2.1 传输层服务 220
9.2.2 传输层协议机制 222
9.3 ISO传输层标准 229
9.3.2 协议格式 230
9.3.1 传送服务 230
9.3.3 协议机制 232
9.4 OSI会话层服务及协议 233
9.4.1 会话服务 233
9.4.2 会话层协议 235
9.5 OSI表示层服务及协议 237
9.5.1 表示层功能 237
9.5.2 表示服务 238
9.5.3 表示协议 239
9.5.4 抽象语法表示法及其编码规则 240
9.6 OSI应用层服务及协议 242
9.6.1 应用层模型 242
9.6.2 公共应用服务元素 243
9.6.3 特定应用服务元素 244
9.7 TCP/IP的分层 248
9.7.1 TCP/IP分层模型 248
9.7.2 TCP/IP分层工作原理 248
9.7.3 TCP/IP模型的分界线 249
9.7.4 复用和分解 250
9.8 IP协议 251
9.8.1 Internet体系结构 251
9.8.2 IP数据报 251
9.8.3 IP数据报选项 253
9.9 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 254
9.9.1 IP数据报的直接传送和间接传送 254
9.9.2 IP路由选择表与算法 254
9.10.2 ICMP报文格式 256
9.10.1 ICMP机制 256
9.10 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 256
9.11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258
9.11.1 UDP协议功能 258
9.11.2 UDP报文格式 258
9.11.3 UDP的协议分层与封装 259
9.11.4 UDP的复用、分解与端口 259
9.12 可靠的数据流传输 261
9.12.1 可靠数据流传输服务特性 261
9.12.2 可靠数据流传输服务的实现 261
9.13 传输控制协议(TCP) 262
9.13.1 TCP功能 262
9.13.2 TCP报文格式 263
9.13.3 TCP的操作 264
9.14 基本套接字的进程之间通信 266
9.14.1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通信 266
9.14.2 进程通信基本概念 266
9.14.3 进程通信的系统调用和库程序 268
第10章 网络互连 277
10.1 网络互连的要求和结构方案 278
10.1.1 网络互连的要求 278
10.1.2 结构方案 279
10.2 网桥 280
10.2.1 局域网互连的需要 280
10.2.2 网桥的工作原理 281
10.2.3 路径选择算法 283
10.2.4 性能评价 285
10.3 X.75协议 287
10.4.1 IP操作 289
10.4 网间协议(IP) 289
10.4.2 网间协议 292
10.5 协议转换 292
10.6 IEEE 802互连网络规范 294
10.6.1 单个局域网 295
10.6.2 两个局域网互连 295
10.6.3 局域网和远程网络互连 296
10.6.4 两个局域网通过远程网互连 297
10.7 核心路由器体系结构 297
10.8 路由选择算法 298
10.8.1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 298
10.9 自治系统 299
10.8.2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 299
10.10 内部网关协议 300
10.10.1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 300
10.10.2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302
10.11 外部网关协议 304
10.11.1 外部网关协议 304
10.11.2 边界网关协议 307
第11章 网络操作系统 309
11.1 操作系统概述及其发展 309
11.2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及其特点 310
11.2.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310
11.2.2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 311
11.3.1 Windows NT的系统结构 312
11.3 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 312
11.3.2 UNIX的系统结构 314
11.3.3 NetWare的系统结构 315
11.4 网络操作系统的内核 316
11.4.1 Windows NT的内核 316
11.4.2 UNIX的内核 320
11.5 网络操作系统的网络功能 321
11.5.1 Windows NT的网络功能 321
11.5.2 UNIX的网络功能 323
11.5.3 NetWare的网络功能 325
11.6 Linux操作系统 328
11.6.1 Linux的功能 329
11.6.2 Linux的常用软件 330
第12章 网络计算模式 332
12.1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332
12.1.1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332
12.1.2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332
12.1.3 小型化和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出现 333
12.2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 334
12.2.1 客户机的特点 334
12.2.2 服务器的特点 335
12.2.3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特点 335
12.3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337
12.4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中间件 338
12.4.1 中间件产生的背景 338
12.5 客户机/服务器类型 339
12.4.2 中间件的功能与作用 339
12.6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所要求的通信环境——一致通信环境 340
12.6.1 一致通信环境简介 340
12.6.2 跨平台的一致通信的重要性 341
12.7 一致通信环境的形式 343
12.7.1 基于开放系统环境的一致通信 343
12.7.2 路由器对一致通信环境的影响 344
12.7.3 一致通信环境的发展趋势 345
12.8 分布式计算环境 346
12.8.1 DCE的定义 346
12.8.2 DCE的特征 347
12.8.3 DCE提供的服务 347
12.8.4 线程服务 350
12.8.5 远程过程调用 351
12.8.6 安全性 353
12.9 BWD模式的特点及优点 355
第13章 环球信息网 357
13.1 环球信息网的基本原理 357
13.1.1 环球信息网的特点 357
13.1.2 环球信息网的基本概念 358
13.2 超文本传输协议 361
13.2.1 HTTP工作过程 362
13.2.2 HTTP协议 363
13.3 超文本标记语言 363
13.3.1 HTML的基本框架 363
13.3.2 在HTML文件中建立链接 367
13.3.3 在HTML文件中使用图像 369
13.3.4 多窗口应用 371
13.3.5 表单的应用 373
13.4 通用资源访问地址 375
13.5 动态Web文档与CGI技术 376
13.5.1 Web文档的三种基本形式 376
13.5.2 动态文档的实现 377
13.5.3 通用网关接口 377
13.6 活动Web文档和Java技术 378
13.6.1 活动文档技术 378
13.6.2 Java技术 378
第14章 网络管理技术 380
14.1.1 传统局域网管理 381
14.1 局域网管理技术 381
14.1.2 局域网管理工具 385
14.2 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387
14.2.1 网络管理功能 387
14.2.2 网络管理模式与管理体系 390
14.2.3 网络管理的标准 393
14.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395
14.3.1 SNMP网络管理模型 395
14.3.2 抽象语法表示(ASN.Ⅰ) 396
14.3.3 管理信息结构(SMI) 406
14.3.4 常用管理信息库(MIB Ⅱ) 409
14.3.5 SNMP协议数据格式与工作模式 410
14.4.1 HP的OpenView 412
14.4 网络管理系统 412
14.4.2 IBM的NetView 413
14.4.3 Sun的SunNet Manager 414
14.4.4 Cabletron的SPECTRUM 416
14.5 网络管理和维护 417
14.5.1 VLAN管理 417
14.5.2 WAN接入管理 419
14.5.3 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 419
14.5.4 网络管理工具 421
第15章 网络与信息安全 424
15.1 密码学 424
15.1.1 密码学的基本原理 424
15.1.2 私钥密码技术 425
15.2.1 鉴别的基本原理 426
15.1.3 公钥密码技术 426
15.2 鉴别 426
15.2.2 Kerberos鉴别 429
15.2.3 公钥基础设施 430
15.2.4 数字签名 431
15.3 访问控制 431
15.3.1 访问控制的基本原理 431
15.3.2 虚拟专网 433
15.4 防病毒 434
15.5 网络安全技术 435
15.5.1 网络安全层次模型 435
15.5.2 防火墙技术 436
15.5.3 IP层安全性 438
15.5.4 传输层的安全性 439
15.5.5 应用层的安全性 441
15.5.6 WWW应用安全技术 443
15.6 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 446
15.6.1 安全服务 446
15.6.2 安全机制 447
15.7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449
15.8 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准则 450
15.8.1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 450
15.8.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451
15.9 评估增长的安全操作代价 452
15.10.1 DCE安全服务概述 453
15.10 DCE安全技术 453
15.10.2 DCE安全模型 455
15.10.3 DCE安全服务器组成 455
15.10.4 凭据和身份认证标记 456
15.10.5 安全RPC 457
15.10.6 访问控制列表(ACL) 459
15.11 基于DCE的WebST技术 460
15.11.1 WebST的客户机和服务器模型 460
15.11.2 应用服务器 461
15.11.3 WebST网关和代理服务器 462
15.11.4 WebST RPC和防火墙 466
第16章 局域网的应用 468
16.1 网络服务器 468
16.1.2 终端服务器 469
16.1.1 打印服务器 469
16.1.3 磁盘服务器 470
16.2 文件服务器 472
16.2.1 文件服务器接口 473
16.2.2 设计文件服务器的若干问题 474
16.3 局域网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479
16.3.1 多用户应用 479
16.3.2 文字处理 480
16.3.3 电子表格 481
16.3.4 电子邮件 481
16.4 局域网在工厂自动化中的应用——MAP/TOP网 485
16.5 分布系统 487
16.5.2 分布操作系统的结构 488
16.5.1 分布系统的构造方案 488
16.5.3 分布操作系统的若干问题 489
16.6 企业网络计算 492
16.6.1 企业网络计算的背景和挑战 492
16.6.2 企业网络计算的组成和特性 493
16.6.3 开放系统 494
16.6.4 企业网络开放系统集成技术 497
16.6.5 开放系统环境应用可移植框架 500
16.6.6 向企业网络计算环境过渡 501
16.7 Intranet 502
16.7.1 网络化经济的新模式 502
16.7.2 Intranet的形成 503
16.7.3 Intranet建立的两种模式 504
16.7.4 建立Intranet 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