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绪论 1
第一编文学运动 15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发展 15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 15
二 二十年代新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 24
第二章 三十年代的文学运动与 35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35
一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与 35
“左联”的成立 35
二 左翼文艺运动的开展 40
三 其他作家与社团的文学活动和 48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8
第三章 抗战的民主的文学运动 54
一 抗战初期的文学运动 54
二 国统区的文学运动与论争 62
三 延安文艺座谈会与解放区的文学运动 66
第二编小说创作 77
第四章 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发展概述 77
一 现代小说的诞生 77
二 二十年代小说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80
三 三十年代小说创作的繁盛 88
四 国统区的小说创作 98
五 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崭新局面 104
第五章 鲁迅及其小说 112
一 生平和思想发展 112
二 《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119
三 《阿Q正传》 127
四 《伤逝》 135
第六章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作家小说选讲 142
一 叶圣陶及其《潘先生在难中》 142
二 冰心的《超人》和王统照的《湖畔儿语》 149
三 郁达夫及其《沉沦》 156
四 鲁彦的《菊英的出嫁》和 163
台静农的《红灯》 163
第七章 茅盾及其小说 169
一 生平和创作道路 169
二 《子夜》 176
三 《林家铺子》和《春蚕》 188
第八章 巴金及其小说 198
一 生平和创作道路 198
二 《家》 204
第九章 老舍及其小说 215
一 生平和创作道路 215
二 《骆驼祥子》 221
一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 232
叶紫的《丰收》 232
第十章 三十年代其他作家小说选讲 232
二 艾芜的《山峡中》 239
三 沈从文及其《边城》 246
四 施蛰存的《春阳》和 253
穆时英的《上海狐步舞》 253
第十一章 国统区小说选讲 261
一 张天翼及其《华威先生》 261
二 沙汀及其《在其香居茶馆里》 268
三 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和 275
钱钟书的《围城》 275
第十二章解放区小说选讲 284
一 赵树理及其《小二黑结婚》 284
二 丁玲及其《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92
三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302
四 孙犁的《荷花淀》 309
一 草创期的新诗 315
第三编诗歌创作 315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诗歌创作发展概述 315
二 二十年代流派纷呈的新诗 323
三 三十年代的新诗坛 331
四 抗战爆发后诗歌创作的发展 336
第十四章 郭沫若及其诗歌 344
一 生平和创作道路 344
二 《女神》 351
三 《凤凰涅槃》 359
第十五章 二十年代自由体诗选讲 365
一 朱自清、冰心的诗 365
二 汪静之、冯至的诗 372
第十六章 二十年代新格律诗选讲 379
一 闻一多及其《红烛》《死水》 379
二徐志摩的诗 387
一 殷夫、蒲风的诗 394
第十七章 三十年代诗歌选讲 394
二 臧克家及其诗歌 401
三 戴望舒的诗 407
第十八章 抗战时期自由体诗选讲 414
一 艾青及其诗歌 414
二 田间的诗 424
第十九章 四十年代民歌体诗选讲 429
一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 429
河水》 429
二 《马凡陀的山歌》 438
第四编散文创作 443
第二十章 中国现代散文创作发展概述 443
一 现代散文的勃发与开拓 443
二 三十年代散文的繁荣 449
三 抗战爆发后散文创作的发展 457
一 杂 文 464
第二十一章 鲁迅的杂文和散文 464
二 《春末闲谈》和《拿来主义》 470
三 《野草》和《朝花夕拾》 478
第二十二章 二十年代散文选讲 487
一 周作人及其《乌篷船》 487
二 朱自清的《背影》和《荷塘月色》 490
三 冰心的《寄小读者》 498
第二十三章 三四十年代报告文学和其他散文选讲 501
一 夏衍的《包身工》 501
二 李广田的《山之子》 505
三 陆蠡的《囚绿记》 509
四 茅盾的《白杨礼赞》 513
第五编戏剧创作 516
第二十四章 中国现代戏剧创作发展概述 516
一 现代话剧的兴起 516
二 左翼戏剧运动和话剧艺术的成熟 523
三 国统区戏剧的开拓 527
四 解放区戏剧的繁荣 533
第二十五章曹禺及其话剧 538
一 生平和创作道路 538
二 《雷雨》 543
三 《日出》 550
第二十六章左翼剧作家话剧选讲 558
一 田汉及其《名优之死》 558
二 夏衍及其《上海屋檐下》 565
第二十七章 国统区和解放区戏剧选讲 573
一 郭沫若的《屈原》 573
二 陈白尘的《升官图》 580
三 《白毛女》 585
四 《同志,你走错了路!》 591
后 记 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