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推拿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骆竞洪
  • 出 版 社:重庆市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
  • 出版年份:1980
  • ISBN:
  • 页数:36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推拿”在祖国医学史上的成就 1

1.推拿名称的由来 1

2.推拿的产生和发展 1

3.推拿配合药酒治疗疾病 1

4.用推拿治病的医家扁鹊 1

5.对推拿治病机理的认识 1

6.医学教育中的推拿和对外交流 1

7.广传民间的推拿著作 1

8.推拿的衰退和新生 1

第一篇 绪论 1

4.下蹲固盘 4

8.弓步潜力 4

7.拗身回望 4

6.虚步钩手 4

5.上撑下垂 4

第二章 练功 4

3.撑掌扩胸 4

2.按掌翘指 4

1.静立集神 4

第一节 徒手静式 4

5.坐步推挤 7

4.马步旋臂 7

7.俯卧屈撑 7

8.起踵挠臂 7

6.跳步冲顶 7

2.对掌柔韧 7

1.呼吸伸展 7

第二节 徒手动式 7

3.攀援屈体 7

第三节 器械练功 12

1.臂力的练习 12

2.握力的练习 12

3.指力的练习 12

第三章 推拿前后 13

第一节 临床知识 13

第二节 治疗时的几点注意 13

第三节 推拿后的反应 14

第四章 推拿的手法 15

第一节 推法 15

第四节 推拿疗程的探讨 15

第二节 拿法 18

第三节 按法 19

第四节 摩法 21

第五节 揉法 23

第六节 捏法 25

第七节 搓法 26

第八节 摇法 27

第九节 引法 28

第十节 重法 31

(附)推拿手法操作简表 32

第二篇 诊断 32

第一章 一般诊断法 37

第一节 望诊 37

第二节 闻诊 38

第三节 问诊 39

第四节 切诊 40

第二章 腹诊法总论 40

第一节 概论 40

1.腹诊法的来源和诊断上的价值 40

2.古代医家对腹诊的八纲辨证 40

3.腹诊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40

4.腹诊的主要部位和意义 40

第二节 腹诊各论 45

一、全腹部 46

二、上腹部 48

三、下腹部 51

四、侧腹部 53

五、动气 54

六、其它 55

第三篇 推拿治法 59

第一章 概述 59

第一节 推拿治法的命名、配伍和用量 59

第二节 推拿“治则”和“八法”的运用 61

1.推拿的治则 61

2.推拿的八法 61

17.推正顶法 65

18.推偏顶法 65

19.掐四神聪法 65

20.按百会法 65

21.头颈扭转法 65

22.按肩旋颈法 65

23.颈牵引法 65

24.按完骨法 65

16.额前分推法 65

25.揉风池法 65

26.枕后分推法 65

27.枕后斜推法 65

28.头顶推法 65

29.捏颈肌法 65

30.按缺盆法 65

31.按天突法 65

6.掐鱼腰法 65

7.掐四白法 65

第二章 推拿治法各论 65

第一节 头颈部 65

1.面部摩掐法 65

2.揉太阳法 65

3.摩印堂法 65

4.掐睛明法 65

5.推攒竹法 65

15.头对按法 65

8.按巨窌法 65

9.推颊车法 65

10.掐人中法 65

11.掐地仓法 65

12.按下关法 65

13.按上、下关法 65

14.聪耳法 65

28.按髂骨肉侧法 76

29.按天枢法 76

27.推腹外侧法 76

30.脐周团摩法 76

31.脐部挤推法 76

26.大消气法 76

25.小消气法 76

24.侧腹挤推法 76

23.推侧腹法 76

22.摩侧腹法 76

21.摩按季肋下法 76

32.脐旁横摩法 76

33.摩脐旁法 76

34.按腹中法 76

35.按气冲法 76

36.耻骨上横摩法 76

37.推下腹法 76

38.下腹横摩法 76

39.下腹摩按法 76

40.斜摩下腹法 76

41.按下腹法 76

8.按中府云门法 76

10.拿腋下法 76

第二节 胸腹部 76

1.宽胸法 76

2.分肋法 76

3.束胸法 76

4.按胸骨法 76

5.点按侧胸腹法 76

6.扩胸法 76

7.顺气法 76

9.拿肩井法 76

20.分摩季肋下法 76

11.按肩井法 76

12.腹直肌横摩法 76

13.腹部斜摩法 76

14.束腹法 76

15.腹肌拿提法 76

16.按上腹法 76

17.上腹摩按法 76

18.上腹横摩法 76

19.推上腹法 76

29.垂直推腰补气法 93

30.腰部补消兼施法 93

28.拿腰肌法 93

32.腰部机械牵拽法 93

33.旋腰法 93

27.揉腰眼法 93

26.掌分腰法 93

25.指分腰法 93

24.腰部直摩法 93

23.叠掌按腰法 93

22.腰横摩法 93

34.按腰后扳腿法 93

35.推按棘突旋腰法 93

36.揉腰骶法 93

37.髋上围按法 93

38.横摩骶法 93

39.揉长强法 93

40.揉臀法 93

41.臀部直摩法 93

42.推臀法 93

43.臀部重压法 93

31.布缚腰部牵拽法 93

10.重压肩胸法 93

第三节 背、腰、骶部 93

1.揉大椎阳关法 93

2.推膈俞法 93

3.指揉曲垣法 93

4.背部分推法 93

5.按肩胛内缘法 93

6.掌推肩胛法 93

7.肩胛下重推法 93

8.点按背肋法 93

9.按脊中法 93

21.背部重压法 93

11.揉命门法 93

12.点肋补气法 93

13.推背法 93

14.脊背拿提法 93

15.背部直摩法 93

16.梳摩背肋法 93

17.背部挤推法 93

18.背部斜摩法 93

19.背部拳揉法 93

20.背部抚摩法 93

19.按神门法 111

18.内外关按法 111

20.分掌法 111

17.推前臂三阴法 111

16.推前臂三阳法 111

15.揉天井法 111

14.捏上臂法 111

21.梳手背法 111

22.揉劳宫法 111

23.捏合谷法 111

24.腕屈伸法 111

25.摩指法 111

26.揉指法 111

8.捏腋后法 111

5.摇肩法 111

第四节 上肢部 111

1.肩周围按法 111

2.肩周拿提法 111

3.摩按肩周法 111

4.肩部牵引法 111

13.推上臂三阴法 111

7.捏腋前法 111

9.按肩髃法 111

10.按巨骨法 111

11.推按阳明三穴法 111

12.推上臂三阳法 111

6.按极泉法 111

34.小腿内侧按法 123

40.揉悬钟法 123

38.小腿内侧重按法 123

37.揉三阴交法 123

36.按阴陵法 123

35.小腿按法 123

30.膝引伸法 123

33.小腿内侧揉捏法 123

32.双屈膝旋髋法 123

31.单屈膝旋髋法 123

29.膝周揉法 123

28.腘上外拿法 123

27.腘上内拿法 123

41.揉委中法 123

42.揉承山法 123

43.按跟腱法 123

44.拿昆仑法 123

45.踝背屈法 123

46.推足外侧法 123

47.内外旋踝法 123

48.解溪掐法 123

49.按水泉法 123

50.掐太冲法 123

51.梳足背法 123

52.揉大趾法 123

53.揉涌泉法 123

39.揉足三里法 123

12.股上、下刨推法 123

第五节 下肢部 123

1.环跳按法 123

2.肩臀重压法 123

3.股内侧揉捏法 123

4.按股内法 123

5.拿股内肌法 123

6.股内抚摩法 123

7.下肢重压法 123

8.股内侧重压法 123

9.股内侧重搓法 123

10.推股外侧法 123

11.股外刨推法 123

26.揉血海法 123

20.拿承扶法 123

25.揉膝上法 123

24.下肢外伸法 123

23.下肢牵拽法 123

22.股后重揉法 123

21.股后重压法 123

13.股外侧重推法 123

19.股后揉捏法 123

18.股后抚摩法 123

17.推股后法 123

16.股前抚摩法 123

15.股前重揉法 123

14.按股前法 123

第六节 周身推拿法 146

1.捏筋一法 146

2.捏筋二法 146

3.捏筋三法 146

4.捏筋四法 146

5.捏筋加减法 146

第一篇 内科病证 148

6.[附]推拿治法穴位参考表 148

(骆仲遥整理)各论 148

第一章 辨病论治 169

感冒 169

支气管哮喘 170

食管贲门失弛缓性 171

慢性胃炎 172

溃疡病 173

胃下垂〔附〕肾下垂 174

胃粘膜脱垂 176

胃肠神经官能症 177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178

慢性胆囊炎 179

慢性胰腺炎 180

高血压病 181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182

心脏神经官能症 184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185

面神经麻痹 186

三叉神经痛 187

臂丛神经痛 188

肋间神经痛 189

坐骨神经痛 190

隐性脊柱裂 191

神经衰弱 192

癔病 193

脑外伤后神经官能症 194

第二章 辨证论治 195

头痛 195

眩晕 197

耳鸣、耳聋 198

心悸、怔忡 199

失眠 201

胃脘痛 202

胸胁痛 203

呕吐 205

噎膈(附)反胃 206

腹胀 207

腹痛 207

便秘 209

慢性腹泻 210

遗精 211

阳萎 211

机能衰退症(虚?) 212

腰痛 216

痹证 217

痿证 218

郁证 220

第二篇 妇科 222

(骆仲遥整理) 222

厥证 222

第一章 妇科学概论 224

第一节 生理概说 224

一、胞宫 224

二、月经 224

三、妊娠 224

第二节 病理概说 224

一、气血失调 224

二、脏腑功能失调 224

三、冲任损伤 224

第三节 治法概说 225

一、滋肾补肾 225

二、调理气血 225

三、健脾和胃、?肝?肝 225

四、月经过多 226

二、经行先后无定期 226

二、月经后期 226

月经不调 226

第二章 妇科病证 226

一、月经先期 226

五、月经过少痛经 230

闭经 231

月经前?诸症 232

绝经期前后诸症 233

产后腹痛 234

(骆仲莲整理) 235

第三篇 儿科 235

产后小便异常 235

慢性盆腔炎 235

第一章 儿科学概论 237

第一节 生理概说 237

四、切诊 238

三、问诊 238

二、闻诊 238

一、望诊 238

第三节 诊断概说 238

第二节 病理概说 238

第四节 治法概说 240

第二章 儿科病证 241

疳症 241

惊风 242

积滞 243

小儿感冒 244

小儿呕吐 245

小儿泄泻 246

小儿夜啼 247

小儿腹痛 248

遗尿 249

初生儿不啼 250

肌性斜颈 250

产伤麻痹 251

(骆仲莲骆仲达整理) 253

小儿麻痹后遗症 253

第四篇 五官科病证近视眼 255

麻痹性斜视 256

慢性鼻炎 256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 257

迎风流泪*258++鼻塞 258

(骆仲遥整理) 259

第五篇 外科 259

牙痛 259

第一章 软组织损伤和疾病 260

第一节 颈部软组织损伤与疾病 260

一、颈部应用解剖 260

二、颈部检查法 261

三、颈部常见软组织损伤与疾病 261

颈部扭伤 261

颈椎病 262

前斜角肌综合症 263

(二)背腰部 266

(一)胸腹部 266

第二节 躯干部软组织损伤与疾病 266

一、躯干部应用解剖 266

二、躯干部(背腰部)检查法 267

三、躯干部常见软组织损伤与疾病 269

胸部肌肉拉伤 269

胸部挫伤 269

胸部迸伤 270

腹部肌肉拉伤 271

肩胛骨附近肌肉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 272

急性腰扭伤 272

慢性腰臀肌损伤 274

棘上韧带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 275

棘间韧带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 276

腰背筋膜劳损 277

髂腰韧带劳损 278

骶髂关节韧带损伤 279

腰骶关节韧带损伤 279

腰肌劳损 280

腰椎间盘脱出症 281

肥大性脊柱炎 282

第三节 上肢软组织损伤与疾病 283

一、上肢应用解剖 283

(一)肩部 283

(二)肘部 283

(三)腕与手部 283

二、上肢检查法 285

(一)肩部 285

(二)肘部 285

(三)腕与手部 285

三、上肢常见软组织损伤与疾病 286

肩部软组织 286

扭、挫伤 286

冻结肩 287

肩峰下滑囊炎 288

肱二头肌长腱滑脱 289

冈上肌肌腱炎〔附〕冈上肌肌腱钙化 289

肘部软组织 289

扭、挫伤 290

肱骨外上髁炎〔附〕尺骨鹰咀滑囊炎 291

前臂屈肌总腱损伤 292

桡侧伸腕肌群轧辄性腱鞘炎 292

腕部软组织 292

扭、挫伤 293

腕关节软骨盘破裂 293

腕关节劳损 294

腕关节背侧腱鞘囊肿 295

腕管综合症 295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296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297

(二)膝部 298

(一)髋部 298

(三)踝与足部 298

手指侧付韧带撕裂 298

一、下肢应用解剖 298

第四节 下肢软组织损伤与疾病 298

二、下肢检查法 301

(一)髋部 301

(二)膝部 301

(三)踝与足部 301

三、下肢常见软组织损伤与疾病 303

髋关节软组织扭、挫伤 303

小儿髋关节扭伤 304

髋关节滑囊炎 304

臀部筋膜损伤 305

梨状肌损伤综合症 306

股内收肌损伤*307++股后侧肌及肌腱损伤 307

股四头肌挫伤 308

股二头肌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 308

膝关节内侧付韧带损伤 309

膑上滑囊血肿〔附〕膝关节慢性损伤性滑囊炎 310

膑下脂肪垫损伤 311

膝腘窝囊肿 312

腓骨长短肌腱滑脱 312

腓肠肌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 313

自体压迫性腓总神经麻痹 313

小腿三头肌及跟腱拉伤 314

踝关节扭伤 315

踝部腱鞘炎 316

足舟骨子骨移位(副舟骨移位) 316

跖骨综合征 317

足部腱鞘囊肿 317

足底痛 318

第二章 脱位 318

第一节 脱位概说 318

第二节 脱位的治疗 319

肩关节脱位 320

第三节 人体常见的脱位 320

下颌关节脱位 320

肘关节脱位〔附〕肘部外伤性骨化性肌炎的治疗 321

桡骨头半脱位 322

桡尺远端关节分离伴韧带损伤 323

腕月骨脱位 323

掌指关节与指关节脱位 324

骶髂关节半脱位 324

髋关节脱位 325

趾关节脱位 326

第三章 外科其他病证 326

胃部手术后并发症 326

一、倾倒综合症(餐后早发综合症) 326

二、消化、吸收功能及营养障碍 327

手术后肠粘连 327

(骆仲达骆仲逵整理) 328

关节挛缩与关节强直 328

尿潴留 328

【附录】中医“按摩疗法”简介 331

四十六例扭伤十六例挫伤按摩疗效初步报告 333

“推拿”治疗骨与关节手术后关节僵硬22例初步观察 336

推拿法治颈椎病 339

中医推拿治疗颈椎病39例疗效观察 340

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114例 344

中医推拿对冻结肩的辨证论治与治法作用的探讨 345

采用中医“温肾补脾”的推拿手法治疗“慢性肠炎” 348

推拿呃逆治验 350

中医腹部推拿治疗功能性慢性腹泻的经验介绍 351

中医推拿对胃肠功能紊乱的辨证论治 352

西南医院推拿科推广“腹部推拿”法 357

推拿治疗脊髓灰白质炎后遗症73例疗效观察 358

用“推拿腹部”为主的方法治疗神经衰弱23例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