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五行 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6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7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9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0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1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
第二章 藏象 18
第一节 五脏 18
一、心 19
二、肺 20
三、脾 22
四、肝 23
五、肾 25
第二节 六腑 27
一、胆 27
二、胃 28
三、小肠 28
六、三焦 29
四、大肠 29
五、膀胱 29
第三节 奇恒之腑 30
一、脑 30
二、髓 30
三、骨 30
四、脉 30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31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31
五、女子胞 31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34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35
第三章 气血津液 36
第一节 气 36
一、气的概念 36
二、气的生成 36
三、气的分类 36
四、气的功能 37
五、气的运行 38
第二节 血 39
一、血的概念 39
二、血的生成 39
三、血的功能 40
四、血的循行 40
第三节 津液 40
一、津液的概念 40
一、气和血的关系 41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41
三、津液的功能 41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41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42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42
第四章 经络 43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和作用 43
一、经络的概念 43
二、经络的组成 43
三、经络的作用 44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及表里关系 45
第二节 十二经脉 45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45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47
第三节 奇经八脉 52
一、督脉 52
二、任脉 53
三、冲脉 53
四、带脉 53
五、阴跷脉与阳跷脉 54
六、阴维脉与阳维脉 55
第五章 病因 57
第一节 六淫、疫疠 57
一、六淫 57
二、疫疠 62
第二节 七情 62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62
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63
三、七情的致病特点 63
一、痰饮 64
第三节 痰饮、瘀血 64
二、瘀血 65
第四节 饮食、劳逸、外伤 65
一、饮食 65
二、劳逸 66
三、外伤 67
第六章 病机 69
第一节 发病原理 69
一、邪正斗争与发病 69
二、内外环境与发病 70
第二节 基本病机 71
一、邪正盛衰 71
二、阴阳失调 73
三、升降失常 76
第七章 诊法 78
第一节 望诊 78
一、全身望诊 78
二、局部望诊 81
三、望舌 84
第二节 闻诊 88
一、听声音 88
四、望排出物 88
二、嗅气味 90
第三节 问诊 90
一、一般情况 90
五、个人史 91
七、现在症 91
六、家族史 91
四、既往史 91
三、现病史 91
二、主诉 91
第四节 切诊 98
一、脉诊 98
二、按诊 106
第八章 辨证 109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09
一、表里辨证 110
二、寒热辨证 111
三、虚实辨证 115
四、阴阳辨证 117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119
一、气病辨证 119
二、血病辨证 120
三、气血同病辨证 121
四、津液病辨证 122
第三节 脏腑辨证 124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125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27
三、脾与胃病辨证 129
四、肝与胆病辨证 131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33
六、脏腑兼病辨证 135
第四节 六经辨证 139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 139
二、六经病的传变 141
一、卫气营血证候的分类 142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142
二、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 143
第六节 三焦辨证 144
一、三焦病证的分类 144
二、三焦病证的传变 145
第九章 预防与治则 147
第一节 预防 147
一、未病先防 147
一、治病求本 148
第二节 治则 148
二、既病防变 148
二、扶正祛邪 150
三、调整阴阳 151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52
第十章 病案 154
一、中医病案书写通则 154
二、中医病案书写格式 155
附一:《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159
附二:教学时数分配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