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1
第一节 金融化 3
第二节 退休金与生产至上论 6
第三节 股东价值 8
第四节 资本家—管理者的反动 11
第五节 别紧张,放松点吧! 13
第六节 金发经济:日本的模型 17
第七节 ……还有德国 18
第一部分 日本模式 20
第一章 长期承诺的社会 20
第一节 公司 20
第二节 辅助环境 20
第三节 关系贸易 33
第四节 政府的角色 39
第五节 一种体制? 42
第一节 经济参数的变化 47
第二部分 日本的变化和论争 47
第二章 变化之根源 47
第二节 美国模式的再生力量 48
第三节 价值观的长期转变 53
第四节 性别和家庭 55
第五节 阶级和平等 60
第三章 企业管理:从雇员至上的公司到股东至上的公司 68
第一节 来龙去脉 68
第二节 改革的争论 71
第三节 立法上的变化 96
第四节 变化中的压力:变化中的实践 106
第五节 保卫雇员至上公司 132
第四章 贸易关系 137
第一节 破坏关系贸易的因素 138
第二节 强化? 141
第三节 显见的行为趋势 142
第四节 企业集团 146
第五章 作为共同体的工业: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合作的平衡 148
第一节 合作与共谋:公共契约 148
第二节 “自己的公司优先” 151
第六章 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角色 163
第一节 松绑运动的背景 163
第二节 观点 167
第三节 实际变化 169
第四节 政府作用的展望 171
第三部分 德国模式 176
第七章 德国金融经济 176
第一节 德国的金融 178
第二节 变化的征兆 181
第八章 联合决议公司 188
第一节 攻与防 193
第二节 发展中的转换——管理策略 198
第三节 发展中的转换——与雇员的关系 203
第四节 是什么被置于危险之中 214
第九章 有组织的共同体 216
第一节 分崩离析? 220
第四部分 结论 226
第十章 好人一定没好报吗? 226
第一节 效率?竞争? 233
第二节 资本:长线还是快捷? 235
第三节 周期性因素 237
第四节 商业策略:垄断权 238
第五节 技能、文化和组织 239
第六节 理想和资金何处会合? 241
第七节 产业方针? 247
第八节 智力资源 247
第九节 结论? 248
附录 股票资本主义及其普及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