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唐诗学书系》总序 1
编纂说明 1
总论 1
盛况 3
盛况综说 3
诗人诗作众多 7
体制齐备 13
风格多样 15
风会普及 17
质性 24
六义诗教 24
情性才调 29
气象风骨 34
意兴神味 37
律吕声韵 42
文辞法度 45
渊源影响 48
前代渊源 48
后世影响 57
通论源流因革 66
外部关系论 87
唐诗与时政 89
国运隆替 89
言路通塞 96
君主倡扬 101
唐诗与科举 109
科举取士制度 109
科举对诗歌的影响 116
唐诗与社会风尚 123
功业自许与入仕从政 123
任侠使气与狂放不羁 125
从军入幕与漫游之风 130
山林隐逸与求仙佞佛 134
城市冶游与狎妓纵乐 142
文人交游与诗酒酬唱 150
唐诗与艺术文化 156
乐舞 156
书画 168
艺文 171
宗教 175
民族与国际交往中的唐诗 182
流变论 187
流变综说 189
唐诗分期 189
发展概貌 198
各期诗风比较 211
初唐 215
初唐诗概貌 215
初唐诗品评 219
盛唐 222
盛唐诗概貌 222
盛唐诗品评 229
中唐 235
中唐诗概貌 235
中唐诗品评 245
晚唐 252
晚唐诗概貌 252
晚唐诗品评 262
五代十国 267
各体论 271
各体综说 273
体制流别 273
各体比较 280
乐府 291
体制 291
流变 296
题名 304
作法 309
品评 314
新乐府 316
歌行 321
体制 321
流变 324
作法 329
品评 331
古诗 335
四言 335
骚体 340
五七古流变 343
五古 343
七古 361
五七古作法 374
五古 374
七古 381
五七古品评 391
五古 391
七古 398
“唐无五言古诗”之争 401
六言及其他 408
律诗 413
体制渊源 413
流变 427
综说 427
五律 436
七律 441
排律 455
作法 460
综说 460
五律 476
七律 481
排律 490
品评 497
五律 497
七律 504
排律 516
应制与应试诗 519
应制诗 519
应试诗 521
齐梁体与格诗 526
变体、拗律及其他 530
变体 530
拗律 534
其他 539
绝句 541
体制渊源 541
流变 549
五绝 549
七绝 552
作法 557
综说 557
五绝 562
七绝 566
品评 568
五绝 568
七绝 572
竹枝词与杨柳枝词 580
联句、和韵、集句 585
联句(附“柏梁体”) 585
和韵 590
集句 597
杂体 601
综说 601
杂字句类 604
杂声韵类 609
杂体格类 616
杂名物类 624
杂俳谐类 629
题材作法论 635
题材 637
台阁 637
荣遇 639
登览 640
行役 642
边塞(附游侠) 643
时事 644
节候 645
风土 647
怀古 648
咏史 651
隐逸 654
游仙 656
悼亡 657
艳情 658
宫词 661
咏物 663
题画 680
酬赠(附祝挽) 681
拟古 683
无题 685
作法 687
才器 687
境遇 695
运思 697
立意 701
情景 706
典故 715
议论 722
叙事 724
比兴 725
婉曲 728
对仗 734
声律 750
题目 769
篇章 775
造句 786
用字 795
体式 812
病犯 821
精工锻炼 828
自然天成 833
多师自得 836
推陈出新 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