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世超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030104420
  • 页数:326 页
图书介绍:

第九章 气体吸收 1

9.1 概述 1

9.2 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4

9.2.1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4

9.2.2 亨利定律 5

9.2.3 气液相际传质过程的方向、限度及推动力 9

9.3 吸收传质理论及传质速率方程 11

9.3.1 吸收传质理论 11

9.3.2 传质速率方程 13

9.4 吸收塔的计算 20

9.4.1 物料衡算与吸收操作线方程 21

9.4.2 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23

9.4.3 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 26

9.4.4 低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28

9.4.5 高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34

9.4.6 吸收塔的调节与操作型计算 40

9.5.1 解吸塔的最小气液比 44

9.5 解吸塔的计算 44

9.5.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45

9.6 传质系数 46

9.6.1 传质系数的实验测定 47

9.6.2 传质系数的经验公式 47

9.6.3 传质系数的准数关联式 49

9.7 化学吸收 51

9.7.1 液膜中的浓度分布 52

9.7.2 化学吸收速率与增强因子 53

10.1 概述 60

第十章 蒸馏 60

10.2 双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 61

10.2.1 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拉乌尔定律 61

10.2.2 汽液相平衡图 63

10.2.3 汽液平衡关系式的表示方法 65

10.3 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 68

10.3.1 平衡蒸馏 68

10.3.2 简单蒸馏 71

10.4.1 精馏原理 73

10.4 精馏 73

10.4.2 理论板和板效率 75

10.4.3 板式塔精馏过程的基本计算式 77

10.5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80

10.5.1 物科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81

10.5.2 进料状态的影响 83

10.5.3 理论板数的求法 87

10.5.4 回流比的选择 91

10.5.5 其他类型精馏塔理论板数的确定 96

10.5.6 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 100

10.5.7 精馏塔的调节与操作型计算 102

10.6 间歇精馏 105

10.6.1 馏出液组成保持恒定的间歇精馏 106

10.6.2 回流比保持恒定的间歇精馏 108

10.7 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 111

10.7.1 恒沸精馏 111

10.7.2 萃取精馏 112

10.8 多组分精馏 113

10.8.1 多组分精馏流程方案的选择 114

10.8.2 多组分物系的汽液相平衡 115

10.8.3 多组分精馏的计算 118

第十一章 气液传质设备 129

11.1 概述 129

11.2 板式塔 130

11.2.1 塔板类型 130

11.2.2 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 135

11.2.3 浮阀塔的设计 140

11.3 填料塔 158

11.3.1 填料 159

11.3.2 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 163

11.3.3 填料塔塔径与塔高的计算 167

11.3.4 填料塔的附属结构 170

第十二章 干燥 176

12.1 概述 176

12.2 湿气体的性质 177

12.2.2 湿分的表示方法——湿分分压、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178

12.2.1 湿气体的干球温度和总压 178

12.3 干燥过程的基本规律 181

12.3.1 物料湿分的表示方法 181

12.3.2 湿分在气体和固体间的平衡关系 182

12.3.3 对流干燥的基本规律 184

12.3.4 影响干燥过程的主要因素 188

12.4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90

12.4.1 物料衡算 190

12.4.2 热量衡算 191

12.4.3 干燥系统的热效率和干燥效率 194

12.4.4 干燥过程中的物料温度 197

12.4.5 气体进出口状态的确定 201

12.4.6 露点温度及气体出口温度的校核 202

12.4.7 干燥过程中气体状态的变化 204

12.5 恒定干燥条件下物料的干燥时间 208

12.5.1 恒速干燥段的干燥时间 208

12.5.2 降速干燥段的干燥时间 210

12.6.1 空气湿度图的绘制 212

12.6 气体湿度图 212

12.6.2 空气湿度图的用法 214

12.7 干燥器 220

12.7.1 气流干燥器 221

12.7.2 流化床干燥器 223

12.7.3 转筒干燥器 226

12.7.4 喷雾干燥器 227

12.7.5 厢式干燥器 229

12.7.6 带式干燥器 231

13.1.1 萃取的基本概念 236

第十三章 萃取 236

13.1 概述 236

13.1.2 萃取操作的基本流程 237

13.2 液-液相平衡 239

13.2.1 三角形坐标图 239

13.2.2 三角形坐标图表示的液-液平衡关系 241

13.2.3 直角坐标系表示的相平衡关系 243

13.2.4 萃取在三角形坐标图上的表示法 244

13.3.1 液滴的分散、凝聚、界面扰动 245

13.3 液-液萃取的动力学特性 245

13.3.2 液滴的传质特性 246

13.4 萃取分离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47

13.4.1 萃取剂的选择 247

13.4.2 温度对萃取过程的影响 249

13.5 萃取过程的计算 250

13.5.1 单级萃取的计算 250

13.5.2 多级错流萃取计算 253

13.5.3 多级逆流萃取的计算 255

13.5.4 溶剂比对逆流萃取理论级数的影响 260

13.5.5 微分接触式逆流萃取 262

13.5.6 回流萃取 263

13.6 液-液萃取设备 264

13.6.1 概述 264

13.6.2 常见工业萃取设备 265

13.6.3 萃取设备的选择 270

13.7 超临界萃取 271

14.1.2 基本概念和操作原理 278

14.1.1 概述 278

14.1 结晶 278

第十四章 其他传质分离方法 278

14.1.3 结晶操作的一些特点 282

14.1.4 结晶动力学 283

14.1.5 结晶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85

14.1.6 结晶方法与设备 288

14.1.7 其他结晶方法 292

14.2 吸附 292

14.2.1 概述 292

14.2.2 吸附剂 293

14.2.3 吸附的基本规律 295

14.2.4 吸附过程的计算 299

14.2.5 吸附分离设备 306

14.3 膜分离 308

14.3.1 概述 308

14.3.2 膜分离过程 312

14.3.3 膜分离设备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