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西藏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西藏卷)编委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371672X
  • 页数:51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人口发展的回顾 1

一、1990年人口现状与特点 1

(一)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 1

(二)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 3

(三)年龄构成较年轻,汉藏差别大,藏族人口年龄构成具有代表性 4

(四)性别比偏低,分布不均 6

(五)高出生、高增长 9

(六)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 9

(七)入学率低、文盲率高 9

(八)家庭规模大,两代户为主,不婚率高 11

二、人口总量的变化 12

(一)西藏1952年以前人口的回顾 12

(二)新中国成立后西藏人口总量的变化 18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31

第二章 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 42

二、人口性别构成 42

(一)人口性别构成的变化及特点 43

(二)分年龄人口性别比 48

(三)人口性别构成的地区、城乡及民族差异 49

二、人口年龄构成 53

(一)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 53

(二)人口年龄构成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 61

(三)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及对口再生产的影响 65

三、老年人口养老与社会生活 67

(一)老年人口的基本现状 68

(二)老年人口的养老与社会生活 70

第三章 人口文化素质 74

一、人口文化构成状况 74

(一)人口的文化构成 75

(二)不同年龄人口的文化构成 79

(三)人口文化程度的性别差异 84

(四)不同民族人口文化程度的差异 88

(五)城乡人口文化程度的差异 91

(六)各地区人口的文化程度 94

(七)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 96

二、文化素质与教育 99

(一)人口文化素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 99

(二)基础教育发展状况 101

三、文化素质与人口控制 105

四、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 107

第四章 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状况 113

一、婚姻状况 113

(一)未婚状况 113

(二)有配偶状况 116

(三)丧偶状况 119

(四)离婚状况 120

(五)夫妻年龄差 123

二、家庭规模与类型 127

(一)家庭规模 128

(二)家庭类型 130

(三)家庭立户模式 131

(四)单身家庭户状况 137

三、婚姻家庭与生育 139

(一)婚姻与生育 140

(二)家庭与生育 144

四、婚姻家庭变化与社会经济 145

(一)婚姻变化与社会经济 146

(二)家庭变化与社会经济 151

第五章 生育水平与人口控制 156

一、生育水平现状及变化趋势 156

(一)育龄妇女现状及其变化 156

(二)人口出生数与出生率 158

(三)年龄别生育率 163

(四)总和生育率 172

(五)育龄妇女活产子女状况 176

(六)人口再生产 180

二、影响生育水平的因素 182

(一)社会经济因素 183

(二)人口内在因素 189

(三)计划生育政策与生育率 190

三、人口控制效果与难点 190

(一)人口控制的效果 190

(二)人口控制的难点 192

第六章 死亡水平与平均预期寿命 195

一、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化及其现状 195

(一)死亡率呈大幅度下降 196

(二)与全国人口死亡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198

(三)死亡模式正处于转变阶段状态 199

(四)婴儿死亡率下降较为迅速 202

(五)生育高峰期女性死亡率仍高于男性 203

二、死亡水平的地区差异 205

(一)死亡率拉萨市最低,那曲地区最高 205

(二)不同类型的死亡模式并存,地区间差异十分明显 208

(三)城乡人口死亡水平的差距十分突出 210

三、影响人口死亡水平的因素 213

(一)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213

(二)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215

(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216

(四)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 219

(五)社会习俗因素 222

四、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223

(一)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及现实特征 224

(二)平均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异 231

第七章 人口分布与城镇化 246

一、人口分布状况 246

(一)人口分布状况及特点 246

(二)人口分布的成因分析 256

二、人口城镇化 262

(一)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 263

(二)影响人口城镇化的因素 268

(三)城镇人口变化与乡镇经济发展的关系 272

(四)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275

第八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280

一、人口迁移状况 280

(一)人口区际迁移状况 281

(二)人口区际迁移的原因 285

(三)人口区内迁移状况 289

二、人口流动状况 290

(一)人口流动状况 292

(二)人口流动的特点 294

(三)人口流动的类型 297

三、人口迁移与流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00

(一)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300

(二)人口迁移和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02

第九章 劳动力资源构成与配置 307

一、劳动力资源构成 307

(一)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变化及特点 307

(二)劳动力资源的性别、年龄和文化构成及特点 309

(三)劳动力资源的分布 315

二、在业人口状况 317

(一)在业人口的规模及其变化 318

(二)在业人口的性别、年龄和文化构成 322

(三)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327

(四)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337

三、不在业人口状况 346

(一)不在业人口的规模及一般特征 346

(二)不在业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349

(三)不在业人口的文化构成 350

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52

(一)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352

(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53

(三)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途径 355

第十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361

一、人口与自然资源 361

(一)人口与土地资源 362

(二)人口与矿产资源 370

(三)人口与动植物资源 371

二、人口与食物资源 373

(一)人口与粮食资源的关系 373

(二)人口与畜产品资源 376

(三)人口与其他食物资源 378

三、人口与能源 378

(一)人口与水能 379

(二)人口与地热能源 381

(三)人口与太阳能源 382

(四)人口与风能源 384

四、人口与环境 384

(一)人口生存的自然环境特征 384

(二)自然环境与人口地域分布 388

(三)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391

第十一章 人口与消费、积累 394

一、人口与消费 394

(一)消费的含义及其地位 394

(二)人口与消费变化的特点 395

(三)人口消费水平提高的原因 403

(四)改善人口消费关系的措施 418

二、人口与积累 421

(一)人口与积累的一般关系 421

(二)人口与积累基金变化的特点 421

(三)对1990年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的分析 427

(四)人口与消费基金的合理使用 429

三、总人口分母效应--人均水平 432

(一)人均经济指标及其意义 432

(二)人均经济指标变化的特点 434

(三)提高人均经济水平的途径 435

(四)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 436

(五)人口与经济关系不断改善与协调的措施及对策 440

第十二章 宗教与人口 443

一、宗教发展与人口 443

(一)宗教概况 443

(二)宗教与人口关系的各种见解 445

二、宗教与人口总量的历史变化 446

三、宗教对人口的影响 461

(一)宗教与人口分布 461

(二)宗教与人口生育观和生育率 462

(三)宗教与人口的死亡观和死亡率 466

(四)宗教与人口素质 470

(五)宗教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影响 472

第十三章 人口发展与前景展望 476

一、未来总人口发展预测 476

(一)未来出生人数预测 478

(二)未来死亡人数预测 479

(三)未来人口数预测 483

二、未来人口的主要构成分析 486

(一)总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486

(二)育龄妇女人数预测 493

(三)劳动适龄人口预测 493

(四)负担人口预测 499

(五)少年儿童人口预测 500

(六)老年人口预测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