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宪鸿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307006472
  • 页数:579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上编 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和初期传播 3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形成(1837-1847) 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前提 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前提 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12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及其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转变 15

第一节 马克思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及其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转变 15

第二节 恩格斯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及其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转变 31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新哲学的理论探索和理论斗争 45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新哲学的理论探索 46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新哲学的理论斗争 57

第一节 唯物史观的确立 69

第四章 唯物史观的确立及其公诸于世 69

第二节 科学世界观的首次公开运用与问世 81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验证和发展(1848-1871) 95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在欧洲两次革命中对唯物史观的验证和发展 95

第一节 欧洲1848年革命对唯物史观的验证和发展 95

第二节 巴黎公社经验对唯物史观新的验证和发展 107

第六章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对唯物史观的科学验证和发展 114

第一节 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经典表述 115

第二节 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 119

第三节 社会经济形态和自然历史过程理论 125

第七章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发展 134

第一节 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一致 135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统一 145

第三节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 151

第一节 批判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进一步阐明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 161

第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1872-1895) 161

第八章 马克思恩格斯在反对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斗争中对国家学说和共产主义理论的深化 161

第二节 批判拉萨尔的右倾机会主义,论述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理论 169

第九章 恩格斯在反对杜林的论战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和全面论述 176

第一节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176

第二节 提出和论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180

第三节 对唯物辩证法及其基本规律的系统论述 185

第四节 论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192

第五节 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系统阐述 195

第十章 总结自然科学新成就,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论证 200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 200

第二节 物质及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207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一般性质及其基本规律和范畴的自然科学基础 210

第四节 阐明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14

第五节 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217

第十一章 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阐述和发展 220

第一节 论两种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阐述婚姻家庭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及其发展 220

第二节 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详尽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231

第三节 全面论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40

第四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期传播及其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249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发展 24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德国的传播。狄慈根、梅林、考茨基的贡献 24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法国的传播。拉法格的贡献 26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大利的传播。拉布里奥拉的贡献 268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普列汉诺夫的重大贡献 276

第一节 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贡献 277

第二节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贡献 281

第十四章 列宁在俄国1905年民主革命前和革命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292

中编 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 292

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阶段的形成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 292

第一节 批判民粹派,捍卫和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293

第二节 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客观主义,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 297

第三节 批判经济派的经济主义,阐述上层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能动作用 300

第四节 批判孟什维克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 304

第十五章 列宁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的反动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308

第一节 批判马赫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308

第二节 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新成就的哲学总结 316

第三节 在反对经验批判主义斗争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论哲学的党性原则 323

第十六章 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准备时期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331

第一节 “辩证法的要素”和对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构想 332

第二节 两种发展观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的原理。反对社会沙文主义诡辩论 340

第三节 在反对社会沙文主义斗争中论述认识辩证法和逻辑、辩证法、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的统一 347

第一节 提示帝国主义的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357

第十七章 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准备时期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357

第二节 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361

第三节 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捍卫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368

第十八章 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发展 373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进一步发展 373

第二节 在同“左”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发展辩证法与逻辑学 378

第三节 制定新时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斗争纲领 387

第十九章 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391

第一节 论过渡时期的社会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91

第二节 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及其历史任务 395

第三节 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探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 400

第二十章 布哈林和德波林的哲学思想 408

第一节 布哈林对过渡时期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讨及其哲学思想 408

第二节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哲学论战中的德波林及其哲学思想 417

第二十一章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426

第一节 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和阐述 427

第二节 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和发挥 434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国家和社会发展规律、动力问题的阐述 440

Ⅱ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17-1949) 450

第二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45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条件和概况 450

第二节 李大钊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中的贡献。毛泽东世界观的根本转变 457

第二十三章 中国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萌芽和形成 471

第一节 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萌芽 471

第二节 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 478

第二十四章 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487

第一节 在武装斗争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 487

第二节 开展整风运动,制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498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在抗日统一战线中革命战略、策略中的运用和发展 504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人民民主专政学说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510

下编 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1949-1987) 518

第二十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续发展 518

第一节 分析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开创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特殊道路 518

第二节 运用唯物辩证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规律 525

第三节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532

第四节 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541

第二十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549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篇章 5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53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论断的提出及其意义 565

第四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想的丰富内容 571

后记 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