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概说 1
一、“五层楼”说及其它 1
二、科学一体化趋向 3
三、文艺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5
四、观念更新问题 10
第二章 历史的回顾 14
一、艺术的起源 14
(一)探索艺术起源的途径 14
(二)艺术起源说 18
(一)与生产相联系的美学观 31
二、中国古代艺术起源说的特点 31
(二)雕刻、绘画 38
(三)节奏、音乐、舞蹈 40
(四)“诗言志”说 48
三、中国几个重要时期文艺与社会的 50
关系 50
(一)概要 50
(二)远古社会 54
(三)奴隶主时代 55
(四)封建盛世的唐代 64
1.社会状况 64
2.艺术家状况 67
3.文艺向社会输入和社会反馈 67
(1)诗歌 68
(2)音 乐 75
(3)书法与绘画 81
4.文艺向国外输送 91
5.印刷术的发展与文艺 94
6.图书事业——公藏与私藏 98
7.出版与广告 102
8.文学艺术品的商品化 108
(五)封建社会回光返照的清朝 110
1.文艺与社会的关系 111
2.帝王权力的衰退,人民力量的进取 118
四、小结 121
一、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130
第三章研究对象的探索 130
二、文艺与历史 132
三、文艺价值与商品价值 135
四、研究的对象? 136
五、浅谈组合 139
(一)计划性 139
(二)目标明确而一致 140
(三)处理好“义”和“利”的 141
关系 141
六、实现最佳组合的社会条件 143
第四章 文学艺术向社会的输入 148
一、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差异 148
(一)投入的原料不同 149
(二)生产方式不同 151
(三)生产结果不同 152
(四)精神产品的超越性 153
二、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相同 154
之处 154
(一)都需要社会的共同协作 154
(二)都必须到达消费者手中 156
三、艺术 157
(一)艺术的界说 157
(二)艺术所包含的子类 163
1.表演艺术 163
2.造型艺术 164
4.建筑艺术 165
3.语言艺术 165
5.综合艺术 166
四、现代美学理论小议 167
(一)黑格尔美学 167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与 170
性文学 170
(三)美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 170
(四)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172
五、文艺的社会占有与为社会服务 176
(一)艺术家自我创作与自我占 176
有时期 176
(二)权力占有时期 179
(三)金钱占有时期 185
(四)人人占有时期 189
(五)一个艺术占有的新形式 191
六、文学艺术为社会服务 208
(一)直接为生产服务 209
(二)直接为权力服务 213
(三)间接为权力服务 218
(四)为全民服务 223
(五)文艺的社会占有与为社会 227
服务的规律 227
第五章社会和艺术家们 229
一、社会应如何对待艺术家们 229
(一)自然界对艺术家的诱导力 229
1.社会对文艺家的肯定 231
(二)社会对艺术家们的影响 231
2.社会对文艺家的关心 239
(1) 文艺家与评论家的心理异同 242
(2) 以人品定艺品的得失 248
(3)重视文艺人材的培养 251
二、文艺家要认识社会和科学 255
(一)文艺家要认识社会群体 256
1.认识社会的意义 256
2.认识群体的意义 258
(二)文艺家要认识民族群体 261
1.向民族学先辈学习 262
2 .重视少数民族文艺 263
1.青年期的界限 267
(三)文艺家要认识青年群体 267
2.青年对文艺的需求 272
3.武装部队青年群体 278
(四)文艺家要认识科学 279
1.社会心理学 279
(1)调查青年对艺术的爱好 280
(2)四个方面的分析 286
2.伦理学 293
3.文艺家要与现代科学结姻缘 300
第六章社会反馈与文艺系统工程 307
一、由文艺家到社会群体的全过程 307
(一)文艺家 309
(二)文艺品 310
(三)中介层次 311
(四)消费者 313
二、领导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315
(一)思想效益与经济效益的 316
矛盾 316
(二)矛盾产生的根源 319
三、建立新的系统观 322
(一)系统论的总体观 322
(二)信息科学 332
(三)概率运算的重要作用 335
四、一些想法 337
(一)克罗齐所谓“评论三态” 340
一、文艺评论的任务 340
第七章文艺评论 340
(二)评论的两种人 342
(三)现状种种 344
二、评论标准 346
(一)政治标准 346
1.民意测验和绝对主义 346
2.群体意志与自我表现 351
(二)艺术标准 352
1.印象主义和实证主义 353
2.恩格斯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355
3.心理学标准 357
三、评论家应有的品质和态度 361
(一)多建议,少批评 362
(二)“圈子”问题 366
四、评论家的层次 369
第八章 电影和电影院 375
一、电影事业要有宏观布局 375
二、电影院 383
(一)电影业现状 383
(二)原因所在 385
(三)把观众重新请回来的设想 390
三、电影观众们 397
第九章出版社和书店 399
(出 版) 399
一、我国出版事业落后的现状 399
二、文艺家的稿酬和版权 415
三、出版单位的结构和人事 418
四、图书定价问题 422
(书店) 423
一、书店不能仅仅卖书 423
(一)书店的必要设施 424
(二)书店必要的宣传和介绍 426
二、书店营业员的条件 431
三、书店应当兼营的业务 436
(一)旧书的收购与出售 436
(二)旧书交换 440
四、建议 442
一、图书事业的历史回顾 445
(一)档案与图书的分离 445
(图书馆) 445
第十章 图书馆博物馆 445
(二)图书馆的建立 449
(三)帝王藏书与私人藏书 451
1.帝王藏书的动机和作用 451
2.私人藏书的两种情况 452
二、现代图书馆的功用 459
(一)各国图书事业的比较 461
(二)中国图书事业的现状 462
(三)图书事业的改革 463
(四)图书馆沟通信息的作用 468
三、未来的图书馆 470
一、儿童博物馆 473
(博物馆) 473
二、一般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475
三、博物馆能存在下去吗? 478
第十一章听众、观众和读者 480
一、要真正认识群众 480
二、作为承受体的群众 484
三、作为消费者的群众 486
四、群众是文艺的社会反馈者 488
(一)两个条件 488
(二)各种反馈现象 490
五、从接受美学看群众 497
(一)文艺输入社会的全过程 500
(二)群众的主观条件 502
1.艺术的再创作 508
(三)群众参与创作的功能 508
2.艺术再创作的效用 511
3.艺术再创作的主观意识 519
(四)小结 523
六、一些想法 526
第十二章 文化市场及其它 530
一、关于文化市场的几点意见 530
二、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 532
三、改革的针对性措施 536
四、人才开发 538
五、文化市场要适应社会需要 542
尾声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