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小斐,李宝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1733899
  • 页数:497 页
图书介绍:

0.导论 1

0.1.从“国民经济”说到“宏观经济” 1

O.2.“五维一体”的宏观理论构架 5

0.3.一条红线、“三结合”的广义分析 11

0.4.中国宏观经济学科建设与创新 16

Ⅰ.体制分析篇 22

第1章 经济体制比较分析 22

1.1.经济体制原理 23

1.1.1.经济体制指的什么 23

1.1.2.经济体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25

1.1.3.评价经济体制的标尺 32

1.2.市场经济体制 36

1.2.1.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史实概述 36

1.2.2.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一种理论说明 39

1.2.3.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43

1.3.若干国家经济体制简析 46

1.3.1.有宏观协调的市场经济体制:美国 46

1.3.2.计划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国 49

1.3.3.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日本 53

1.3.4.“福利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瑞典 56

第2章 经济体制改革分析 60

2.1.1.体制改革:从体制非均衡到体制均衡 61

2.1.体制改革要义 61

2.1.2.收益与成本: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65

2.1.3.两种改革成本:实施成本与摩擦成本 69

2.2.体制改革取向 72

2.2.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 72

2.2.2.市场化改革: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解释 76

2.2.3.市场取向改革的战略焦点 81

2.3.体制改革方式 83

2.3.1.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 83

2.3.2.诱致性改革与强制性改革 88

2.3.3.中国式改革:总体特征述要 90

第3章 总量流程描述分析 96

Ⅱ.总量分析篇 96

3.1.概念与方法 97

3.1.1.总量分析的部门分类 97

3.1.2.流量、存量及节点网络定律 101

3.1.3.衡量体系:SNA与MPS 104

3.2.总量流程图 106

3.2.1.两部门经济总量流程图 106

3.2.2.三部门经济总量流程图 110

3.2.3.四部门经济总量流程图 116

3.3.总量指标解析 119

3.3.1.总量指标核算的原则和方法 119

3.3.2.GNP:生产、收入与支出 120

3.3.3.五大总量指标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122

3.4.1.中国GNP的总量测算问题 129

3.4.中国经济总量简析 129

3.4.2.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及其演变 134

3.4.3.GNP的使用和支出结构 139

第4章 总量供求关系分析 143

4.1.总供求意义 144

4.1.1.总供求核算平衡与总供求均衡关系 144

4.1.2.总供求分析的内容及理论假定 146

4.1.3.总供求关系与经济体制背景 148

4.1.4.均衡概念与总供求状态 150

4.2.1.国民收入分配与总需求形成 154

4.2.总需求形成 154

4.2.2.消费需求:“收入幻觉消费理论” 158

4.2.3.投资需求的形成和决定 165

4.2.4.储蓄、利率与投资 170

4.2.5.货币供给机制与总需求形成 173

4.3.总供给决定 176

4.3.1.总供给函数: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 176

4.3.2.潜在总供给与实际总供给 179

4.3.3.公有制经济中的潜在总供给 183

4.4.总供求关系 187

4.4.1.总供求缺口或总量短缺 187

4.4.2.总量短缺成因:需求决定论 189

4.4.3.超额总需求函数 191

4.4.4.总供求缺口的弥合:非均衡的事后平衡 195

4.4.5.短缺下的增长与过度增长 197

Ⅲ.结构分析篇 202

第5章 产业经济结构分析 202

5.1.产业结构分类 203

5.1.1.产业结构分类的基本方法 203

5.1.2.三次产业分类法 204

5.1.3.标准行业分类法 206

5.1.4.产业结构的其他分类方法 207

5.2.1.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210

5.2.产业结构演变 210

5.2.2.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动差异 217

5.2.3.先行国与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差异 226

5.2.4.大国与小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差异 229

5.3.产业结构高级化 232

5.3.1.主导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制 232

5.3.2.产业结构高级化运动形态 238

5.3.3.中国产业结构成长所处的阶段 241

5.3.4.中国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 245

第6章 区域经济结构分析 252

6.1.几个基本问题 253

6.1.1.区域及区域经济问题 253

6.1.2.区域经济结构分析的角度和内容 255

6.1.3.区域经济结构分类的基本方法 256

6.1.4.中国经济区划问题 258

6.2.区际关联 262

6.2.1.区域分工:意义、机制、动因 262

6.2.2.区际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266

6.2.3.中国区际关联的实证分析 269

6.3.区域差异 275

6.3.1.区域差异分析:内容概述与方法解释 275

6.3.2.中国区域差异变动的基本态势 281

6.3.3.区域差异变动态势的理论说明 286

6.4.1.关于“梯度推移”的理论与实践 290

6.4.区域结构优化思路评介 290

6.4.2.“点线面”协同优化的区域发展模式 293

6.4.3.若干非梯度发展模式和思路简介 297

Ⅳ.动态分析篇 301

第7章 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301

7.1.经济增长原理 302

7.1.1.经济增长及其量度方法 302

7.1.2.经济增长:因素、理论及模型 305

7.1.3.经济增长模式与经济效益 310

7.2.经济增长实证考察 313

7.2.1.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概况 313

7.2.2.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315

7.2.3.传统体制下经济增长的特征 319

7.3.增长模式转换 322

7.3.1.改革以来增长模式的演变及效果 322

7.3.2.速度问题:高速增长还是适度增长 324

7.3.3.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条件和途径 328

第8章 经济周期波动分析 332

8.1.周期波动原理 333

8.1.1.经济周期波动的界定 333

8.1.2.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抽象刻划 335

8.1.3.经济周期波动长度的分类 338

8.1.4.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般机理 343

8.2.1.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形态 346

8.2.周期波动实证描述 346

8.2.2.短波表征:无规则的强波震荡 350

8.2.3.总量波动的结构特征:工业决定型 353

8.2.4.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商业循环性 355

8.3.周期波动成因 357

8.3.1.经济周期波动的投资决定 357

8.3.2.强周期波动与政令计划经济体制 362

8.3.3.经济周期波动的“发展”背景 366

8.3.4.新增长阶段的周期波动及其成因 369

8.4.周期波动监测 371

8.4.1.经济周期波动监测的由来与意义 371

8.4.2.经济周期监测指标的选取 374

8.4.3.基准循环与景气指标时差分类 377

8.4.4.扩散指数及其监测意义 380

Ⅴ.调控分析篇 386

第9章 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386

9.1.基本问题阐释 387

9.1.1.什么是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387

9.1.2.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 388

9.1.3.发展战略分析与西方发展理论 390

9.1.4.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在中国 392

9.2.战略目标确定 394

9.2.1.目标回归:从经济增长到基本需要 394

9.2.2.目标选择规则:最优目标还是现实目标 398

9.2.3.战略目标的衡量指标及其选用 400

9.3.宏观战略重点 403

9.3.1.工业化:经济现代化的主题 403

9.3.2.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 408

9.3.3.科学技术:具有第一推动力的精神产业 411

9.3.4.基础部门:瓶颈约束问题说明 414

9.4.发展策略选择 417

9.4.1.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的策略 417

9.4.2.国际经济环境中的发展策略 422

第10章 政府宏观调控分析 429

10.1.1.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 430

10.1.宏观调控体系 430

10.1.2.政府:宏观调控主体 432

10.1.3.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436

10.1.4.宏观调控手段及其与目标的关系 442

10.2.宏观计划 449

10.2.1.宏观计划调控的一般意义 449

10.2.2.计划调控与中长期资源配置 451

10.2.3.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计划调控 453

10.2.4.指令性计划:宏观调控的备用手段 454

10.3.货币政策 457

10.3.1.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457

10.3.2.货币政策工具 459

10.3.3.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及选用 463

10.4.财政政策 470

10.4.1.财政政策及其目标 470

10.4.2.财政政策工具 474

10.4.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 480

10.5.宏观调控效应 482

10.5.1.政府行为特征与宏观调控 482

10.5.2.政府宏观调控的局限性 486

10.5.3.体制转轨时期的宏观调控 488

附记 492

主要参考文献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