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风温 1
病因 1
目 录 1
主证 2
治则 4
(一)上焦证 5
1.风温客表 5
辨证论治 5
2.风邪犯肺 6
3.热郁胸膈 7
4.痰涎内扰 8
5.无形热盛 9
6.气血两燔 10
7.热烁营阴 11
8.逆传心包 11
2.邪实正虚 14
(二)中焦证 14
1.热结肠腑 14
3.邪入营血 17
4.胃热发斑 17
5.肺热发疹 19
(三)下焦证 20
善后调理 20
禁忌 20
附:风温归纳表 23
第二章 春温 24
病因 24
主证 25
治则 26
辨证论治 29
(一)上焦证 29
(二)中焦证 29
2.热结胃腑 30
1.气分热盛 30
3.液干便闭 34
4.痰热壅结 36
(三)下焦证 37
1.热与血结 37
2.热入血室 39
3.热烁真阴 41
4.正胜邪却 47
6.虚火咽痛 49
5.邪伏阴分 49
7.误治变证 50
善后调理 51
禁忌 54
预后 57
附:春温归纳表 59
第三章 暑温 62
病因 62
治 则 63
主 证 63
辨证论治 65
(一)上焦证 65
1.暑邪伤气 65
2.津气欲脱 66
3.内燔营血 67
4.暑入肺络 70
5.暑挟水湿 70
6.暑兼寒邪 73
(二)中焦证 74
1.暑湿弥漫 74
2.湿化热结 76
3.水结在胸 77
(三)下焦证 78
1.气阴两伤 78
2.热深劫阴 78
禁忌 81
3.误治伤胃 81
附症 82
(一)暑瘵 82
(二)暑痫 83
附:暑温归纳表 84
第四章 湿温 86
病因 86
主证 87
治则 90
辨证论治 91
(一)上焦证 91
1.湿遏卫气 91
2.邪入心包 92
3.肺胃痹郁 94
(二)中焦证 95
1.升降失司 95
2.湿热胶结 97
3.湿困神昏 98
4.湿阻机窍 99
5.湿郁发? 99
6.湿热发黄 101
7.湿热成痹 103
8.湿阻气逆 104
(三)下焦证 106
湿阻肠道 106
禁忌 106
预后 108
附:湿温归纳表 109
第五章 伏暑 112
病因 112
主证 113
治则 114
辨证论治 114
(一)上焦证 114
1.表实邪闭 115
2.表虚里热 116
(二)中焦证 117
暑湿弥漫 117
(三)下焦证 118
水饮互结 118
附:伏暑归纳表 120
第六章 秋燥 121
病因 121
主证 122
治则 123
辨证论治 124
(一)上焦证 124
1.凉燥犯肺 124
2.温燥伤肺 124
3.燥伤气阴 125
1.燥伤胃阴 127
(二)中焦证 127
2.燥传阳明 129
3.气血两燔 129
(三)下焦证 130
燥烁肝肾 130
附:秋燥归纳表 131
第七章 温毒 132
病因 132
主证 133
治则 134
辨证论治 134
(一)上焦证 134
1.邪袭卫气 134
2.毒陷营血 137
(二)中焦证 137
温毒外发 137
(三)下焦证 138
附:温毒归纳表 138